科学家劝阻对日本投原子弹:杜鲁门只问了一个问题,众人哑口无言

知识分子 2017-10-10

导读: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珍珠港发动了偷袭,原本保持中立的美国,果断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此后,美军先后与日军进行了多次较量,因底子比较厚,很快就占据了上峰。起初,美国认为凭借自己的实力,再加上其他盟国的合作,很快就能逼迫日本投降。

科学家劝阻对日本投原子弹:杜鲁门只问了一个问题,众人哑口无言

经过多次的交手后,美军也死伤惨重,并看出了日本绝不会轻易的投降。尤其是在硫磺岛一战中,损失了两万多士兵才将该岛拿下,此事彻底惹怒了美国,并决定动用杀手锏,也就是刚研究出的威力巨大的原子弹。

科学家劝阻对日本投原子弹:杜鲁门只问了一个问题,众人哑口无言

最早的时候,并不只有美国对原子弹进行研究,德国也曾想将它造出。后来,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来到美国,并根据《相对论》的原理,经过几年的时间,攻克了各种难关,终于取得了成功。本来美国仅将它作为一种威慑力,吓唬一下德日等法西斯国家,让他们知难而退。

科学家劝阻对日本投原子弹:杜鲁门只问了一个问题,众人哑口无言

但是,日本压根就不吃这一套,虽然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却一直负隅顽抗,丝毫没有投降的迹象。更可怕的是,日本还提出了“玉碎”的口号,这对盟军来说,无疑一种巨大的威胁。二战末期,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尽快逼迫日本投降,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使出杀手锏,即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科学家劝阻对日本投原子弹:杜鲁门只问了一个问题,众人哑口无言

爱因斯坦深知原子弹的威力,在得知此事后,就与其他科学家一起找到了杜鲁门,劝阻对日本投放原子弹。这些科学家认为,他们研究原子弹只是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并不是将它作为一种攻击性武器,毕竟一旦使用,不仅会瞬间摧毁日本的军事设施和城市建筑,也会伤及普通百姓。

科学家劝阻对日本投原子弹:杜鲁门只问了一个问题,众人哑口无言

对于爱因斯坦等人的做法,杜鲁门并没有生气,而是微笑着提出了一个问题:“对于日军的行为,想必你们也都有所了解,如果让战争继续下去,你们知道还有多少士兵和无辜的百姓因此而死亡吗?”此问题一出,众科学家全都保持了沉默,屋子里异常的安静,没有人再说什么。

科学家劝阻对日本投原子弹:杜鲁门只问了一个问题,众人哑口无言

不久后,美国先后在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一举摧毁了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几十万人死亡。日本天皇害怕到几点,若美国继续投放的话,估计下次就有可能是东京,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天皇果断宣布无条件投降。曾就有人问爱因斯坦,若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到时候将会有哪些威力巨大的武器呢?爱因斯坦笑着说道:“第三次用什么武器我不知道,但我能够猜到,第四次人们使用的肯定是棍棒和石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