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领域连曝“专利战” 争夺战背后是什么?

编程爱好者联盟 2017-05-11

5月8日,原本是永安行IPO之前的网上、网下申购日期。但由于几天前,顾泰来的专利诉讼,永安行不得不“暂缓后续发行”工作,“共享单车第一股”花落谁家再次成为未知数。

无独有偶,另外一个近期的创投风口“共享充电宝”也打起了专利战。4月,来电科技状告街电科技专利侵权,涉及的专利共计6项。

“专利侵权”大棒已经成为科技类公司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事实上,除了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其他行业的专利战同样打得如火如荼。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总量48916件,同比增长36.5%,其中,专利纠纷案件首次突破2万件,达到20859件,同比增长42.8%。

对于创业者而言,提前做好知识产权布局已变得异常关键,行业内也涌现出了一批专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

新一代创业者更重视知识产权

永安行暂缓IPO背后,是一位名叫顾泰来的“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早在2010年12月,他就申请了“无固定取还点的自行车租赁运营系统及其方法”的专利,如今这项专利也成为他狙击其他共享单车平台的“专利大棒”,不仅推迟了永安行的IPO计划,也让摩拜、ofo等平台都面临专利诉讼的风险。

近期大热的共享充电宝行业也是如此,创立于2014年8月的来电科技,很早就想打造一套共享充电的行业标准化,甚至在2015年10月份在广东省各大法院布局,将移动充电租赁设备设在法院服务大厅,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如今,专利也成为来电科技狙击同行竞争对手的重要武器,不管诉讼结果如何,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对方的扩张速度和融资速度。

随着整个社会对于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视,创业者正在表现出了和老一辈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态度。

三年以前,我们常调侃有些创业者有了一个好的点子,做个PPT就可以去融资了。现在,他们还增加了一个步骤,在做PPT之前,先申请一个专利保护。

如果说老一辈企业家对待知识产权有点被动和消极,那么今天的很多创业者则选择了主动拥抱,把知识产权固化成企业资产中的重要部分,在创业之初就开始谋篇布局。

“权大师”是一个知识产权移动服务平台,其创始人孟潭介绍称,这是因为老一辈的企业家更信人情和关系,如今的创业者更相信透明规则,“海外归国的创业者带回了对于知识产权重视的习惯,也影响了周围的创业者。”

在和创业者相关的众多知识产权中,商标和产权一直以来受重视程度较高。近些年,专利申请受到重视的程度提升显著。

相应地,也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专利作为武器,向竞争对手开火。以创业者最集中的北京为例,自从2014年11月成立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以来,已经成为相关国际诉讼的胜地。截至2017年2月28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专利案件3693件,占全部收案数的16.8%。同期,该院已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4317件,其中专利案件占比12.3%。与2015年相比,2016年专利案件审结数量增长率达70.5%。

在盈沃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欢看来,虽然较前几年有较大进步,但目前仍只有部分创业者特别重视专利申请,其他的CEO也有这个意识,但是由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申请专利的优先级还不高,“投资时,我们也会提醒一些涉及核心专利的创业者去申请注册专利。”

知识产权服务创业公司涌现

我国的专利申请数据也印证了前述说法。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33.9万件,同比增长21.5%,其中全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突破百万达110.3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就达8件。

中国成为专利大国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创新正在成为新的驱动力,创业者对于专利越来越重视,也使得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市场逐渐形成。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中国传统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数量尚未超过1500家,这些机构的服务接待能力有限,主要精力放在了大客户身上,大量创业公司的知识产权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由此,催生了一批专门为创业公司提供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公司,例如八戒知识产权、权大师、冰狗网、知产加、7号网、快智慧、专利众筹网、专利云等公司。

权大师创始人孟潭认为,和大公司相比,创业公司没有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和资金优势,往往是凭借好的创意去发展。但是在对外沟通中,任何一次对外的不恰当沟通都可能将其创新产品给泄露出去,所以,创业公司需要专业的知识产权代理人来服务。

不过,在王欢看来,这些互联网知识产权的服务平台生存状况并不太乐观,很多平台仅仅只能维系生存,没有雄厚的资源,要做成一个大平台很难,因为专业代理人还是掌握在传统代理所手中,谁都不愿意去得罪大所,“人才缺乏是很重要的瓶颈。”

专利争夺战的背后是什么?

创业公司疯狂抢注专利,然后利用“专利大棒”对竞争对手开火,早已不是新鲜事,很多创业公司甚至将矛头对准了国际巨头。

国内的创业公司上海智臻公司就曾状告苹果的“Siri”侵犯其“小i机器人”专利,案情几经反转,最终北京市高院宣布上海智臻公司败诉。虽然败诉,但在这次“诉苹果侵权案”中,上海智臻公司却赚足了眼球,这反而为其后来的很多业务合作提供了契机。

正如孟潭所指出的一样,创业公司申请专利绝对不是为了能让竞争对手赔偿多少钱,一般侵权赔偿的程度很难界定,也有较大的风险被认定专利无效,某种程度上,专利也可以是一个极好的PR(公关)手段和资本运作的手段。

“在正确的时机,以专利辅之以PR手段,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孟潭说。

此外,据孟潭介绍,其实现在很多创业公司在发展遇到困境或者倒闭后,回头看发现忽视了知识产权或者专利的作用,如果早期做好了知识产权的固化,商标、品牌、专利都是可以变卖或者带走的,“很多品牌是花了几千万砸出来的,但创业者根本就没有二次利用的意识。”

不可否认,对于初创公司而言,要进行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确实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

盈沃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欢建议,知识产权代理所或者互联网服务平台可以考虑以股权或者期权的方式向创业公司收取代理费,帮助创业公司深度挖掘有核心价值的专利点,并做好申请、维护。

孟潭则建议创业者要根据产品特性挑选申请时机,如果是竞争对手能够反向攻城的东西,需尽早去申请专利保护;反之,则可以晚一点再申请,“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就是可以反向攻城的,很容易被复制和学习。”

王欢认为,现在很多专利水分太大,市场上有核心技术的专利太少。国家政策、监管部门应该从制度上去防范“专利流氓”的出现和肆虐。作为投资人,则只能提醒创业提前谋划,做好申请保护,“申请专利要从保护公司利益的角度出发,恶意抢注没有意义。”

新京报记者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