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借壳江南嘉捷成功过会 这家收入增速放缓的公司未来还有多大想象空间

扑克投资家 2018-01-01

在201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360借壳江南嘉捷(601313.SH)完成最重要一步。

12月29日下午2点38分,360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微博晒出与团队在证监会门口的合影,并表示,“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感谢团队。”稍晚一些时候,证监会并购重组委2017年第78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称,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获有条件通过。

证监会要求,补充披露360的董事在报告期内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补充披露360涉诉情况及风险管理措施;补充披露360原企业安全业务的具体情况、分拆过程、分拆的必要性及合理性。这些补充材料及修改后的报告书应在10个工作日内报送上市公司监管部。

这则公告意味着,在江南嘉捷复牌累计422%的涨幅后,市场的期望终未落空。

江南嘉捷自6月9日开始停牌,11月2日即公布了交易预案,公司股票自11月7日起开始复牌。在短短一个多月之后的12月20日,江南嘉捷宣布停牌接受发审委审核,12月29日火速过会。360本次借壳前后花费时间仅为6个半月。

回顾江南嘉捷的交易细节,显然提前做过充分准备。公告显示,江南嘉捷全部资产作价18.72亿元,通过资产置换和现金转让方式置出;360的100%股权作为本次拟置入资产作价504.16亿元,与拟置出资产中的置换部分以等值置换方式抵消后,置换资产与置入资产差额部分由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方式向360公司全体股东处购买。

360借壳江南嘉捷成功过会 这家收入增速放缓的公司未来还有多大想象空间

交易完成后,天津奇信志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奇信志成)将持有上市公司总股本的48.74%,为控股股东。周鸿祎将直接持有上市公司12.14%的股份,通过奇信志成间接控制公司48.74%的股份,通过天津众信间接控制2.82%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63.70%的股份,为新的实际控制人。

360选择借壳的江南嘉捷,主营电梯整机及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和销售。公告显示,从2015年开始,其业绩连续两年下滑:2015年净利润2.25亿,同比下降3.66%;到了2016年净利润只有1.59亿,同比下降约30%。

另外,360同样作出了亮眼的业绩承诺。公告称,重组实施完毕后,公司2017至2019年度预测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2亿、29亿和38亿元。三年合计净利润达到89亿元人民币。

虽然360的借壳上市获得了并购重组委员会的通过,但是发审委在此前提出了12个问题,要求就360公司的商业模式、财务状况及业绩承诺、权属及历史沿革等三方面进行补充说明,尤其是对360的商业模式进行了详细询问。

交易所的问询内容包括360净利波动较大的合理性、未来是否具备持续增长性等核心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是不少投资者关注重点。

回归A股,周鸿祎和他的360公司将如何完成3年89亿元的扣非净利润允诺?360未来又有多少想象空间?

回归A股始末

从美股到A股,360的资本经历一波三折。

360的资本之路要追溯到2011年。2011年3月30日,奇虎360(QIHU.N)登陆纳斯达克市场。上市首日,较14.5美元的发行价大涨134.5%,市值达39.56亿美元。在随后的2年时间内,公司股价一路受追捧,并在2014年冲高至124美元的股价高点。尽管2013-2014年间经历做空机构香橼三次做空,但其股价并未受到影响。

不过,2014年3月之后,奇虎360股价持续下滑,再也没走出颓势。直到2015年6月17日,奇虎360董事会正式接到周鸿祎买方团的私有化要约。周鸿祎、中信证券、金砖丝路、华兴资本、红杉中国联合组成的买方团,拟以51.33美元/股(77美元/ADS)的价格,将奇虎360私有化。

这个私有化价格相较公告前一个交易日股价溢价了16.6%。以私有化价格计算,奇虎360估值作价约99.7亿美元。对应奇虎360的2014年净利润2.23亿美元、2015年净利润3.07亿美元,静态PE分别为44.69倍、32.46倍。

360借壳江南嘉捷成功过会 这家收入增速放缓的公司未来还有多大想象空间

需要留意的是,此次回归A股的360,和当初私有化时的奇虎360的主体上有些许差异,交易报告书披露的回归A股的360业务范围,仅包括个人网络安全业务、安全技术研发,将不会获得360的企业安全业务。美股公司奇虎360在2014年、201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85.09亿元、117.1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63亿元、19.93亿元。本次借壳标的360在2014年、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20亿元、93.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86亿元、9.43亿元。因此此次回归A股的360,是“缩水”后的360。

业绩增速遭遇瓶颈

细看360业绩并不像外界所认为的那么美好。收入增速放缓、核心业务市场容量缩小、缩减成本形成盈利,这些问题在360身上都有所体现。

公告内容显示,360是一家免费提供互联网安全和移动安全产品,为用户提供安全的互联网活动接入点和信息内容的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三年一期的时间内,360合计实现收入78.19亿元、93.57亿元、99.04亿元以及52.84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19.7%、5.8%以及6.7%。从收入总额的增速上来说,360的收入增速逐年放缓。

360借壳江南嘉捷成功过会 这家收入增速放缓的公司未来还有多大想象空间

要知道,360在纳斯达克上市之时的收入增速,是连续超过95%的。虽然其中有一部分是已经剥离的企业安全业务的收入,但是这部分业务收入占比并不大。从这些可以看出,私有化时的360,收入增速是遇到瓶颈的。

360借壳江南嘉捷成功过会 这家收入增速放缓的公司未来还有多大想象空间

再看具体的业务。

互联网广告及服务业务是360的核心业务,2014年以来该业务占总收入比重均超过50%。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业务占比分别为52.80%、62.98%、59.80%和72.44%。但是这一核心业务在2016年的收入增速也陷入了低谷,增速仅为0.5%。因此360也开始布局智能硬件以及游戏等互联网增值业务。自2014年以来,智能硬件的收入占比逐年增大,从2015年3%一路上升至9%。

除此之外,还有主要为游戏业务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报告期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67%、28.41%、26.38%和16.58%,逐年下滑。一同在下滑的还有收入的增速。按照预测,2017年全年该业务的收入增速为-32.9%,陷入负增长。

360借壳江南嘉捷成功过会 这家收入增速放缓的公司未来还有多大想象空间

不难发现,360收入增速遇到很大瓶颈。

互联网安全产品是360核心安全技术,是为360业务发展提供源动力的重要载体,也是360给用户提供的基础安全产品。主要包括五大类:互联网安全产品及服务(如360安全卫士、360杀毒)、信息获取类产品(360搜索、360导航)、内容类产品(360影视大全、360娱乐)、智能硬件(智能摄像机、智能手表)、国家安全及社会安全服务(猎网平台、360 Cert、威胁情报中心、DDoS Mon)。

自2006年起,360先后研发出PC安全产品360安全卫士、360杀毒、360手机卫士等基础安全产品。截至2017年6月30日,360PC安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94.77%,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5.09亿,处于垄断地位。360的安全产品可以说是多数中国网民的装机必备。

但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360安全产品的用户渗透率却并不及PC端那么活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360移动安全产品的活跃用户渗透率达66.7%,平均日活跃用户为到1.21亿。在目前国内人均手机持有量超过一台的前提下,360安全产品的手机端市场份额并不高。

究其原因,或许与目前手机端竞争格局有直接关系。近日发布的IDC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前五名手机出货量厂商分别为三星、苹果、华为、OPPO以及小米。随着手机逐渐智能化,移动端的360安全产品装载需求并不高。甚至有不少用户反馈,使用了360安全卫士之后手机明显感觉会变慢。

这也是为何360开始布局游戏、儿童智能手表、行车记录仪以及智能摄像机最主要的原因。从智能终端收入大增的结果来看,360目前的转型布局还算顺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科技型企业的360,研究支出正在逐年缩减。据披露,2014年至2016年,360的研发支出分别为28.81亿、31.85亿、22.72亿元,分别占当期营收的37%、34%、23%。

无论如何,这家陷入增速瓶颈的公司现在已经顺利回归A股。只是,在借壳公司股价涨幅超过400%后,二级市场还会对360继续追捧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