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游窘境:数量多但赚钱少

新经济100人 2018-04-10

如今手游好像成了某个人人都能插足的市场:无论是做电商,还是社交甚至是做SP的人都能抛开原来的产品来“做”手游。所以我们看到的国产手游市场仿佛呈现出一片繁荣。然而,数据告诉我们这也许是假象。国内手游正在研发的超过五千款,进入测试阶段的大概有三千款,但其中能出现在玩家面前的仅有5%,真正赚钱的不到3%。

这是很尴尬的一件事情。很大的原因在于那些做手游的团队并不具备真正吸引人的创意和内容,“借鉴”其他手游是他们最常用的手段。不用说也能预见,这种没有自身特点的手游并不会有玩家买账。

游戏自身质量成谜导致无法盈利是一方面。在另外一方面,如果游戏开发者做出一款好的游戏又该如何盈利呢?

第一,付费游戏和游戏内支付。以App store内的手游为例,很多优秀的手游下载会收取1— 80 元的费用。同时有的游戏会让用户免费下载并免费开放部分章节,之后的章节会按一定价格收取费用,而是否付费开启后面的章节取决于玩家自己。以某款密室解谜类游戏为例,它向玩家开放两个免费章节,之后的章节以 20 元/章的价格收费。采用这种盈利方式的手游一般都是有过硬内容和独特的美感,比如说优秀的密室解谜类游戏。

第二,内置广告,按点击数收费盈利。事实上,P2F(Play to Free)游戏是数量更多,更为常见且拥有更多玩家的游戏类型。这类游戏支持免费下载,但一般会内置弹屏广告、视频广告或其他形式的广告以获得盈利。其中,激励视频广告是最受喜欢的广告形式——无论是玩家、游戏开发者还是广告主都对这类广告更有好感。

对于玩家而言,如果他们玩P2F游戏时一定要看到广告,他们大部分会更愿意看到激励视频广告。对于游戏开发者而言,激励视频广告带来的收益是最多的,占所有广告盈利的一半——激励性质的广告更有利于引导玩家点击,从而带来更高的收益。对于广告主而言,以激励视频广告形式在手游内进行产品推广可以获得更多的曝光和转化率,同时能有效地将用户反感度降到尽可能低。举个例子,汇量科技为很多手游进行推广时便根据游戏各自特点,制作相应素材和创意,采用了激励视频广告投放在手游中,获得了不俗的推广效果,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口碑。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如今国产手游虚假繁荣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专心做游戏的做得更好,通过“良币驱逐劣币”净化和提升国产手游的环境和质量;然后再用合理的盈利方式获取收益。

免责声明:本文为厂商推广稿件,企业发布本文的目的在于推广其产品或服务,安科网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安科网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等行为的建议。请读者使用之前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