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市值超9000亿, 国幸还是国哀? 不妨看看茅台的历史上的骗局与带血的故事

扑克投资家 2017-12-30

天禄君爱听故事,为了写茅台的稿子,天禄群搜索了一下茅台巴拿马获奖的事情。有这么一个说法,真假未经鉴定。供大家一乐。1915年获得巴拿马获奖的是王氏茅台,当年赖茅,王茅,华茅三茅被强制合并成茅台酒厂,王茅传人王秉乾不愿意合并,结果被判通匪叛变被直接枪毙,所有资产没收充公,1915年巴拿马金奖的王茅,后来三茅合并,茅台继承这份荣耀,这个荣耀,不说王秉乾的功劳,也要说沾着王秉乾的血。

茅台市值超9000亿, 国幸还是国哀? 不妨看看茅台的历史上的骗局与带血的故事

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贵州茅台(600519.SH)2017年度全国经销商联谊会在贵州仁怀茅台镇茅台酒厂举行。贵州茅台表示该公司2017年营收达600亿元以上,并宣布2018年起平均提价18%左右,即出厂价提高至969元/瓶。不过这一消息引起全国关注。

几乎每家企业都要招开经销商联谊会,茅台的联谊会如此受到关注,是因为一瓶茅台酒不但只影响到这家企业的生意,也会影响其他企业与官场的关系。

在政商关系如此紧密的时间,茅台就是紧密剂。茅台价格高,越体现出社会的病态。

一瓶酒9000亿市值背后的腐败链条

这个会对茅台来说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袁仁国透露,茅台酒产能扩建到5.6万吨后,或十年内不再扩建。

这个消息在资本市场上也掀起波澜,昨日,贵州茅台股价当日涨幅8.21%,报收于718.69元/股,市值再次破9000亿元。

2018年茅台集团要实施“跨八计划”,力争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以上,预计利润超过400亿元。他还对提高出厂价一事特别强调说,“出厂价和终端价格不存在同步上涨。”

袁仁国在会上透露了以下数据:2017年1-11月,白酒产量达11.56万吨,同比增长21%,其中茅台酒基酒产量4.27万吨,同比增长9%;白酒销量达10.59万吨,同比增长55%,其中茅台酒销量同比增长34%,实现销售收入654亿元以上,同比增长52%,完成增加值554亿元以上,同比增长约45%,实现利润同比增长58%左右。期间贵州茅台上交税收244亿元,同比增长40%。

茅台市值超9000亿, 国幸还是国哀? 不妨看看茅台的历史上的骗局与带血的故事

截至11月,茅台集团已全面超额完成全年度主要目标任务。此外,截至11月,贵州茅台利润总额突破300亿元,营收及利润均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李保芳在会上对提高出厂价一事特别强调“出厂价和终端价格不存在同步上涨。”他透露,此次茅台酒出厂价调整2012年4季度以来五年来首次提价,公司对此次提价研究了半年多;长远来看,调价是趋势,调整后终端价格要兼顾考虑市场承受力和经销商利益。

但会上,茅台集团高层并未具体明确新的终端价格,目前已公开的仍是今年4月确立的茅台酒每瓶1299元。业内人士分析,若终端指导价不变,出厂价提高将使经销商利益不如提价前。

李保芳指出,茅台酒市场今年最为重大的变化和特征就是从买方市场完全转变到了卖方市场,全年“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对于未来白酒市场发展,他认为,随着消费升级的持续发酵,中高端白酒仍将保持“量效齐升”的趋势。

“茅台酒供不应求的态势不会减弱,供求关系会更加紧张、更加显性,趋于表面化。明年乃至更长时间内,茅台市场仍有很大空间,还大有文章可做。”考虑此次产品提价因素,他预计2018年集团利润能超过400亿元。

会上,李保芳还透露了营销结构安排,2018年将安排2.8万吨左右营销总量,经销商计划不增不减,增量主要用于海外市场、电商渠道、生肖纪念酒和高附加值产品。

此外,他还透露,明年全年市场费用比例从2%降到1%之内,以及茅台酒主要原料红粮2018年收购价格将提高10%左右,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茅台在整个白酒的旺季发起新一轮的涨价,其实是应对整个白酒的旺季以及竞争对手的提价,在茅台产销两旺的当下,结合自身股价的宏观背景下做出的涨价调整。

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在茅台酒市场管理工作情况座谈会上表示,一定要守好“批发价不超过1200元、终端零售价不超过1300元”的这两条红线。

“2012开始茅台从官酒到民酒,价格推上去终端价超过2000元,在此次没有涨价之前的已经一瓶难求,整个终端就已经到1800多元了,现在再涨18%,终端价格不可能不上涨。”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袁仁国表示,目前,有经销商存在“让价格飞一会”,有的经销商囤积不卖,导致市场高价酒很多,平价茅台一瓶难求。经销商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市场形势,按照销售公司定的市场指导价,坚决抵制茅台酒市场价格过快上涨,充分认识到价格过高对品牌和消费者利益带来的伤害。

2012年,政府限制三公消费前,茅台价高冲高到2000元,谁都知道是腐败导致的,某些官员喝茅台成风,企业办事离开茅台开路无法成功,因此,企业都会想办法囤上几千瓶甚至上万瓶,以备不时之需,中石广东石油分公司总经理化鲁广余不是曾囤了数百万的茅台。虽然曾有关部门曾打击过腐败,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这风是否杀住,目前看要持怀疑态度。

从经济学角度讲,白酒尤其是天价酒不是刚性需求,消费者对此类产品价格非常敏感,只有需要他办事的企业人员宴请官员时才会如此不计价格。这种非理性消费导致社会问题重生。

此前社会的共识是茅台的高价并非是垄断而是腐败,那么现在腐败这个问题是否治好了?

同样,垄断这个问题也没有根本解决。 此前茅台因实施价格垄断行为将被国家发改委合计罚款2.47亿。

茅台的市值如此之高,这是我国实业的悲哀,中石化天价酒出事后,有评论说,“掺了茅台的油能不贵吗”,同样,掺了茅台的实业能不成本高吗?

茅台如此价高,体现的是社会的歪风邪气,有关部门应当杀杀这股歪风!

茅台历史涨价表

20世纪90年代之前,茅台酒价格是国家核定零售价,价格从最初的7元/瓶,涨到后来的140元/瓶;20世纪90年代引入市场竞争,茅台酒的零售价格在200元/瓶左右。

2000年之后茅台酒出厂价的已经经历了9次提价,本次提价既是茅台酒时隔5年再次提高出厂价,也是2000年之后其第10次提高出厂价。

2000年以来茅台酒历年价格变动:

2000年茅台酒出厂价为185元,零售价在220元左右;

2001年8月,出厂价提高18%,价格为218元,零售价在260元左右;

2002年,出厂价未涨,为218元,零售价在280元左右;

2003年10月,出厂价提高23%,价格为268元,零售价在320左右;

2004年—2005年,出厂价未涨,为268元,零售价在350元左右;

2006年2月10日,出厂价提高15%,为308元,零售价在400元左右;

2007年3月1日,出厂价提高16%,价格为358元,零售价在500元左右;

2008年1月12日,出厂价提高22%,价格为438元,零售价在650元左右;

2009年1月1日,出厂价提高13%,价格为499元,零售价在650元左右;

2011年1月1日,出厂价提高10%,价格为619元,当年市场成交价曾达到2000左右;

2012年1月1日,出厂价提高33%,价格为819元,之后至2017年底,茅台出厂价一直保持在819元,但有时市场上也曾2000元一瓶难求。

王秉乾的故事

王秉乾,亦写作丙乾,贵州仁怀市人,1916年农历5月初1日在其故居三官楼出生,小名运端。前妻赵明迪病故后,续娶陈在芬为妻。

茅台市值超9000亿, 国幸还是国哀? 不妨看看茅台的历史上的骗局与带血的故事

清光绪5年(1879年),其曾祖父石荣霄(本姓王,过继石家)在仁怀县茅台村与王立夫、孙全泰合股开办“荣泰和”烧房,民国初年,孙全泰退股,烧房改名为“荣和”。民国4年(1915年)贵州省选送“荣和”烧房生产的“荣和茅酒”参加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评,参展时用茅台酒名。结果被评为国际名酒,获奖牌奖状。此后所产出之酒称茅台酒。当时“荣和”烧房只有酿酒窖坑二个。“荣和”烧房旧址在今茅台酒厂一车间内。

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荣和”字号中的另一股东王成俊退出股份,“荣和”烧房由王秉乾之父王泽生独家经营。王秉乾是长子,贵阳读书毕业回家后,逐渐介入了“荣和”烧房的管理。1944年“荣和”烧房失火,厂房及设备尽毁。此时其父王泽生染鸦片成瘾,无有心思打理酒厂事,王秉乾尽其所能筹措资金重建厂房,购置酿酒设备,招收生产工人,很快恢复了生产。次年王泽生亡故,王秉乾主持“荣和”烧房直至1950年。

王秉乾在民国二十年代参与“荣和”烧房的经营管理,三十年代主事“荣和”烧房,扩大了生产规模,酿酒窖坑增至六个,年产酒达12000公斤左右。茅台酒产量逐步上升。所产酒主要销售重庆、遵义等地,扩展了茅台酒声誉,“荣和”字号成为仁怀籍人成功独办的知名企业之一。今茅台国酒文化城塑有王秉乾像。1951年11月,“荣和”烧房的土地、窖坑、马匹及一切设备进行逐一造册登记,然后划归贵州省专卖公司茅台酒厂所有。

王秉乾民国年间曾任茅台镇镇长,茅台镇中心国民学校(由原茅台小学更名)校长(主事),仁怀县治中枢镇中心小学校长,为发展桑梓教育做出了贡献。新中国建立后,其家庭定地主成份。1951年2月20日,仁怀县人民法庭第37号刑事判决书中称“王秉乾为首阴谋支持匪特武装判变”等罪行判以死刑。

主要成就

1879年(光绪五年),王荣(又名:石荣霄)、孙全太、"天和号"老板合股,三方各取一字,命名创建"荣太和(王茅)烧坊"。

1915年,"王茅"与"华茅"统称"茅台酒"参展"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使"茅台酒"一举成名。

1918年,石荣霄(石家养子),还宗姓王,还名:王荣,字太和。

1951年2月21日,王秉乾"离世",但仁怀县法院判决:王秉乾的"王茅烧坊" 予以保留。(到目前为止,该财产仍归属于贵州茅台酒厂一车间,至今尚未能归还"王茅"嫡传后人。)

1952年10月4日,"王茅烧坊"被强制没收并入贵州茅台酒厂,成为组建贵州茅台酒厂的三大烧坊之一。

1997年,茅台酒文化城为"王茅"第四代传人王秉乾塑像。

2009年8月17日,国家商标总局最终裁定:驳回贵州茅台酒厂的申诉,"茅台前身-王茅"嫡传后人拥有相关知识产权,并合法享有1915年巴拿马金奖荣誉。(参见:1951年《判决书》)

2013年,在1951年《仁怀县法院判决书》、2009年国家商标总局《裁定书》的基础上,"王茅"嫡传后人历经多年申诉,终于在2013年获取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成立"贵州王茅酒业有限公司"!由此结束了多年众多冒牌侵权"王茅"产品之乱象。"贵州王茅酒业有限公司"-唯一合法可与"国酒茅台"共享1915年巴拿马金奖荣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