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盟创业俱乐部:智能电视行业预演“应用革命”

自兴动脑人工智能 2012-08-13

智能电视,拼的是“软”实力

2012年的智能电视出货量将超越1000万台,这一数据在业内几乎无人怀疑。而赛迪顾问预测,到2014年智能电视销量将达2500万台左右,占国内平板电视50%至60%的市场份额,未来几年智能电视将呈现出爆发之势。

智能电视市场的快速发展,给行业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有变革。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看来,目前的电视智能化浪潮将引发一场大的行业洗牌,很多企业将无法避免被淘汰的命运。电视智能化的核心是用户体验,因此,企业需要作出由“硬件”到“软件”、由“外形”到“内容”、由“单一”到“组合”、由“复杂”到“简单”的自我革新。

一系列数据印证了业界领袖们的判断。新媒体对电视的冲击已然显现,艾瑞咨询最新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电视。北京地区电视开机率已经由3年前的70%下降至30%;全国电视收视率一年要下降13%左右。没有丰富的智能应用、完美的人机交互体验,电视便难以满足消费者越来越高的使用需求。

“软实力”,似乎是扭转“去电视化”的解决之道。

有数据显示,在未来一年内打算购买平板电视的消费者中,希望购买可以任意上网浏览信息、玩游戏、看电影等功能的消费者占到 40%。对于智能电视厂商来说,要避免同质化现象延续的现状,靠的就是其智能电视应用方面的“软实力”。据悉,在智能电视人机交互功能、VOD视频点播、软件应用等方面,家电厂商在2012年都加大了研发力度。

四强争渡

市场研究机构 NPDDisplaySearch 相关数据显示,智能电视出货量有望在 2015 年超过 1.3 亿,占据市场上平板电视数量的近一半。面对电视“智能化”的趋势,摩拳擦掌的不止是广电系,通信、IT、互联网巨头亦纷纷涉足,“四强争渡”的局面正在形成。

今年5月,国内IT巨头联想多款智能电视在国内上市销售,正式挺进智能电视领域。联想希望借助其全球资源优势,搅动整个彩电市场,影响彩电消费格局。而通信、互联网企业抢食智能电视市场,更多的是凭借其应用方面的积累。据悉,今年晚些时候,苹果公司将推出一款智能电视产品,而谷歌也宣布在智能电视产品线上加大对 Marvell 的支持,年底将升级谷歌电视服务。国内的家电企业面对机遇、挑战,除了加强智能电视的生产、营销,更开始“合纵连横”。TCL、海信、长虹三家智能电视巨头联合成立了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简称“中智盟”),旨在改变智能电视企业单一作战的局面,实现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共同合作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要推动产业链的整合,“中智盟”的当务之急是推动一系列标准的建立,这包括:智能电视应用程序商店技术标准、智能电视互联互通应用规范标准、智能电视操作系统技术规范标准。同时,整合开发者资源,推出大量具有吸引力的智能电视应用,同样是“中智盟”的使命。据中智盟执委会委员吴盛刚透露,“中智盟”将争取两到三年内培育千家以上独立的软件开发商,打造万个以上的精品的应用。

问道“开放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