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公司引战投谋上市 估值超spaceX只是小目标

互联网小兵 2016-10-21

◎每经记者 岳琦 实习记者 张虹蕾

“坐长征火箭20万美元游太空”“推出太空专车、太空顺风车、太空班车等发射服务计划”……

当这些语句在新闻中出现时,人们发现:曾经颇显神秘的中国航天业,已悄然转变“画风”。而这背后,是中国航天商业化的大幕开启。虽然让公众兴奋的太空游还略显遥远,但作为交通工具的长征火箭其实已开始“专车”服务(指发射卫星等)。

与19日战略发布会上的宏伟计划相比,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火箭公司)位于一间普通写字楼的办公室颇显朴实。没有过多国企做派和军工的神秘,也还没有互联网企业足够的简明高效,但这家企业已经站上中国航天商业化的时代“风口”。

“对标SpaceX(一家美国太空运输公司)只是近期目标。”对马斯克(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和SpaceX颇为赞赏的中国火箭公司总裁韩庆平显得信心十足。10月20日下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韩庆平透露,中国火箭公司将成为国内航空商业化大平台,背靠强大的中国航天基础竞争力明显,将逐步注入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资产证券化也是目标之一,预计2020年在主板上市。

在韩庆平的描绘中,中国火箭公司的布局并不止于目前披露的商业发射服务、亚轨道飞行体验、空间资源利用三大业务板块。但被韩庆平反复强调的是,不能用搞国家重点工程的思路去搞商业航天。”

对于未来的战略投资引入,韩庆平透露,愿意投资的企业很多,但公司更看重投资者的业务、技术和市场支持。“互联网企业能有市场支持,我们很欢迎。”在他看来,中国火箭公司的空天通信网布局对互联网大咖也颇具吸引力。

  ●载人游太空约10年后实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下简称NBD):“20万美元游太空计划”大概何时可实现?

韩庆平:目前方案论证阶段基本完成,关键技术在别的型号也有所突破,现在正在寻求更多的资本,加大项目的投入力度,预计要在2019年能够做到样机的演示验证,再过两年进行商业飞行,真正的实现载人上天大概要十年左右。

NBD:20万美元的价格是怎么测算的?

韩庆平:这个价格目前没有完全确定,国际上美国、英国的相关公司的计划也是20万美元左右。想要达成一种能让大众消费的东西,价格制定不能太高昂,要在可承受范围内。

而实现亚轨道飞行体验,需可靠性更高,重复使用的次数更多。目前,我们经过分析,重复使用60次没有问题,倘若能做到100次,价格还下降空间,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得到体验。

NBD:商业化的关键问题是不断降低成本,在这方面中国火箭公司有何规划?

韩庆平:目前成本还是比较高,这和管理体制、运作模式有关系。军工企业内部的创新和研发都是相对封闭的状态,且内部有非常详细和明确的分工,缺乏市场竞争的要求。下一步想要降低成本,就要打破传统的模式,按照商业规则运作。

例如在某些环节上,要对外合作,遵循开放共享的理念,也有引入民营企业的可能,如今国家也在鼓励军民融合,因而航天也对民营经济中的研发成果、技术创新、成熟资本抱着开放的心态。

  ●SpaceX商业模式值得学习

NBD:目前,最为外界熟知的商业航天公司是SpaceX,您如何看待这家公司的崛起?

韩庆平:SpaceX公司从诞生起就是一个商业公司,靠着3亿美元起家,用13年的时间在飞船、火箭等航天方面布局,目前又开始做回收,整体而言都是在做市场化的运作,自身也善于宣传和营销。NASA航天计划和SpaceX公司很契合,SpaceX公司也赶上了成熟的时机。

SpaceX公司从3亿美元走到今天,其商业模式是值得学习的。

NBD:您认为中国火箭公司与SpaceX相比有何优势?

韩庆平:中国火箭公司推出面向商业市场的空间发射服务,并提供从搭载发射到卫星组网的全套系统解决方案,是将商业航天提到了战略层面进行运作。中国航天60年的沉淀基础,底子在这里,肯定远远超过(SpaceX公司)。

马斯克的事业很多,资金上有捉襟见肘的感觉,而中国的资本力量更强大。火箭的可靠性是“0”和“1”的问题,相对而言,目前SpaceX公司最近的事故使其可靠性受到质疑,而我们的可靠性是全球公认。

此外,SpaceX公司只有“猎鹰”两个型号,中国火箭拥有十几款的都在这里,重量从几百公斤到二十吨,型组非常完善的。

  ●计划2020年主板上市

NBD: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要求和具体方向是怎样的?

韩庆平:19日,我们引入了两个公司,一个是我们集团的公司,还是一个是北京市属国有企业。

在不同的的项目中,我们可能也会相应的引入民营资本,比如以后从太空旅游引入就不错;单纯考虑火箭的话,资本量可能比较大,民营资本进来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尚不清楚。

愿意给我们投资的很多,单纯从资金上讲,我们是不缺钱的。我们看重能不能在业务、技术、市场上带来支撑。

NBD:是否考虑引入互联网巨头企业?

韩庆平:像是“阿里”、腾讯(这类互联网平台)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话,我们也欢迎,当然大家需要有共识,相信空天通信网组织起来他们会感兴趣。这个和互联网结合很紧密,可以说是“天网地网”结合,对于互联网大咖肯定也是很有吸引力。

NBD:未来是否考虑上市?目前有上市时间表吗?

韩庆平:我们未来肯定要做成上市公司,打造这个平台,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高我们的火箭资产证券化率。我们集团也提出到2020年资产证券化率45%,这还有很大的空间。中国火箭公司计划在2020年在国内主板上市,今后的3年的时间完成准备工作。

NBD:未来估值会超过spaceX?

韩庆平:只能算是个近期目标,远期看的话,我们体量更大。

  ●借鉴互联网模式开放共享

NBD:中国火箭公司的商业运营战略是怎样的?商业航天与共享经济、互联网模式的结合点在哪?

韩庆平:首先我们要把火箭的基础夯实,再往高端技术发展,提升到卫星的组网、应用,再向媒体、电信,人们的生活消费不断延伸,提供一套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才是一种共享经济的体现。

商业航天的共享经济不局限于互联网,商业航空要有开放共享的理念。

不过,不论开放共享到哪种程度,火箭的是航天最基础的产业,火箭的优势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NBD:太空班车、太空专车的概念也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探索吗?

韩庆平:也算是,这个探索很有意义的。太空班车是做发射的标准化,也是在商业化。火箭也是一个运输工具,“太空专车”这类概念确实反响还不错。

NBD:对于互联网思维的借鉴还有其他方向吗?

韩庆平:现在有互联网+,我们也是提出航天+。航天不是神秘的,我的能力向社会开放,航天投入带动其他产业的产出,实现航天+。航天的美誉度、可靠度高,很多方面都愿意合作,形成航天+可能性很大。

NBD:和国内做卫星或航天的企业会有相关合作吗?

韩庆平:有可能,目前国内做航天的很多,中科院和很多大学也在做,我们下一步的计划,除了火箭运输,卫星制造和应用也在不断推动。在卫星运营的角度,我们现在正在探讨,要做一个卫星组网计划,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和手机结合起来,这样手机也能收到卫星信号,实现大众消费。

  ●商业化后将如何盈利?

NBD:目前航天商业化的盈利模式明确吗?

韩庆平:根据制造成本、管理成本,形成的火箭发射报价是有利润的。我们的系统集成项目也是一个盈利点。盈利方向主要在火箭、系统集成、终端设备的制造、卫星通信和导航。

NBD: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中国火箭公司如何考虑企业的盈利性?

韩庆平:盈利模式必须考虑,商业航天在发展的过程中,国家财政补贴少,更多靠自身的发展,此次提出的20万美元也是一种追求目标,能够达到略微的盈利。

NBD:对于中国火箭公司而言,未来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韩庆平:可能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设计对我们很重要。以前航天大部分是在国家计划经济状态下发展,管理人员对市场不完全熟悉,以前也有尝试,但是远远不够。互联网创新的商业模式,例如滴滴出行,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