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闪电战”中的重型轰炸机!

AllaboutCars 2018-01-08

二战德国“闪电战”中的重型轰炸机!

He 177 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成批量生产的重型轰炸机,一共制造了 1,094 架。尽管产量不算太小,但由于设计和使用思想上的错误(德国空军部和航空技术局要求其在保持水平轰炸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以 60 度角进行俯冲轰炸的能力),使得该机没有发挥重型轰炸机应有的作用。此外,动力装置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 He 177,由于该机使用的 DB606 发动机是由两台 DB601 发动机合成的,而该发动机一直在可靠性上存在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了该机结构超重、发动机经常起火。在西线,He 117 主要用于对英国的报复性轰炸,其次是挂上 FX1400 滑翔制导炸弹和 Hs 293 反舰导弹等武器执行反舰攻击以及海上巡逻任务。在东线,该机主要用于夜间轰炸,但也执行反坦克和对地支援任务。

He 274(原 He 177A-4)是由 He 177A-3发展而来的高空轰炸机,虽然德国空军对其不感兴趣,但亨克尔公司仍在法国舒斯尼斯的法曼工厂继续发展。二战结束后,该型机仍在法国生产并使用到 1953 年。

He 277 则是 He 177B-0 的发展型,装有四台 1,750 马力的 DB603A 发动机,一共制造了 8 架。

两种主要机型性能对比

二战德国“闪电战”中的重型轰炸机!

战后法国空军使用的 He 274,该机在法国称为 AAS.01A 型轰炸机

二战德国“闪电战”中的重型轰炸机!

He 277 远程轰炸机

容克斯 Ju 290 和 Ju 390

Ju 290 由 Ju 90 运输机发展而来,准备用于取代 Fw 200“秃鹰”,但由于生产能力所限,仅仅制造了 65 架(实际投入使用的更是只有大约 20 架,而 Fw 200 共生产了 276 架)。后来,为了报复盟军的大规模空袭,德国急需一种能飞越大西洋对美国本土进行空袭的远程轰炸机,因此容克斯公司尝试以 Ju 290 为基础,在其每侧机翼上再插入一台发动机并延长机身,这就是后来的 Ju 390。在试验飞行中,该机从法国起飞抵达了距离纽约 20 千米的地方,显示出良好的续航能力。但由于战况的发展对第三帝国越来越不利,保卫本土领空已经取代战略报复轰炸成为德国空军的首要任务,因此该机最终未能批量生产。

二战德国“闪电战”中的重型轰炸机!

飞行中的 Ju 290

二战德国“闪电战”中的重型轰炸机!

Ju 390 原型机,一共制造了两架,照片上六台发动机清晰可见

梅塞斯密特 Me 264

早在 1937 年,梅塞斯密特公司就开始设计一种四发远程战略轰炸机(代号为 P1061)。由于当时 Bf 109 和 Bf 110 战斗机的生产占据了优先地位,导致 P1061 的设计工作进展缓慢。直到 1940 年,考虑到美国参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德国空军部才向各飞机制造厂发出招标书,要求设计一种航程超过 12,000 千米的轰炸机(这样就能够从法国基地起飞,达到美国东部的目标),这使得看似奄奄一息的 P1061 计划终于看上去又有了一线生机。不久,该方案被赋予 Me 264 的编号。

1942 年 7 月中旬,Me 264 原型机,准备经过试验后就在 10 月投入批量生产。但由于生产起落架和发动机的配套厂商在交付时间上出现了耽搁,导致 Me 264 直到该年底才首次试飞。此后,德国最高统帅希特勒又改变了轰炸美国东海岸的想法,认为用少数飞机轰炸美国东海岸的目标,不能在军事上产生有价值的作用,只能激起平民的愤怒和增加抵抗意志(这倒是一点没错!),因此命令将其用途转为海上运输机。这样,虽然 Me 264 计划仍在继续发展,但作为一种远程轰炸机实际上已经是不可能了。

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德国军方决定生产 3 架原型机,作为转型研究之用。但由于研发进度的一再拖延,战局的发展留给 Me 264 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少。随着法国被盟军占领,继续研制该机已经没有太大意义。更为不幸的是,仅有的一架 Me 264 的原型机又在 1944 年 7 月 18 日的空袭中被炸毁。因此,德国军方随即下令梅塞斯密特公司停止 Me 264 的发展,以便集中力量生产 Me 262 喷气式战斗机。

二战德国“闪电战”中的重型轰炸机!二战德国“闪电战”中的重型轰炸机!

仅有的一架 Me 264 原型机照片

除了上述几种飞机之外,德国在二战后期还计划研制几种更为先进的轰炸机,但由于战局的发展,这几项计划都先后胎死腹中,我们也仅仅能从战后幸存的图纸上对它们作大致的了解。

Ju 488 是德国在 1944 年初才开始设计的一种四发远程重型轰炸机。为加快研究进度,该机在设计时尽量采用一些现成的部件,包括 Ju 388K 型的增压座舱、Ju 188E 的前机身,Ju 388K 的主翼外段以及 Ju 288C 的双垂尾,重新设计的部分主要是中部机身和中段机翼。在设计时有两个原形机设计方案——Ju 488V401 和 Ju 488V402,为了对比试飞,两种原型机都在法国德占区的图鲁兹开始制造。1944 年 7 月,由于盟军已逼近图鲁兹,德军准备将已经完成的部分用火车迁移至德国本土继续完成,但迁移计划在执行前夕被法国抵抗运动成功破坏,使得 Ju 488 最后在 1945 年被迫放弃。

二战德国“闪电战”中的重型轰炸机!二战德国“闪电战”中的重型轰炸机!

Ta 400 是福克-乌尔夫公司 1943 年开始设计的一种战略轰炸机,同时也可作为远程侦察机和执行德国潜艇的供应任务。该机采用上单翼、双垂尾、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装 6 台 BMW801D 发动机(单台功率 1,700 马力),乘员 9 人。Ta 400 可共携带 27,000 升燃料,因此具有较强的续航能力,即使携带 10,000 千克炸弹,航程也可达到 4,800 千米。由于进度时断时续,直到战争末期设计都未能完成。

Ju EF-132 是容克斯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的喷气式轰炸机计划。该机具有 35 度后掠的机翼,每侧机翼根部装三台喷气发动机,起落架为自行车式。为适应高空飞行,还设有一个五人密封增压座舱。1945 年初,该机已完成模型风洞试验,并制成了 1:1 木制模型。战后,工厂被苏军占领,与该机有关的图纸、模型、部件、设备以及设计人员也被强制带回苏联,继续进行研制。有意思的是,数年之后出现的苏联图-16 轰炸机与该机在大小、气动布局上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当然,由于航空动力技术的进步,图-16 无需再像 Ju EF-132 那样使用六台发动机,只用了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直至今天,年过半百的图-16 仍在俄罗斯空军中服役,如果从堪察加半岛起飞,图-16 完全可以在北冰洋上空用巡航导弹打击美国本土——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分析。事实上,今天俄军的图-16 已经不再承担轰炸职能。但不管怎么说,轰炸美利坚的设想终于在半个世纪后的地球另一端实现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