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解读」无人驾驶之眼——激光雷达

happytofly 2017-12-28

新智元报道 微信公众号:新智元(AI_era)

【新智元导读】 随着无人驾驶汽车的持续升温,作为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激光雷达,则成了兵家必夺之地。除了激光雷达行业的带头大哥Velodyne,Quanergy、Innoviz等行业新贵也是势头日盛,而国内的速腾聚创、禾赛光电以及北科天绘等更是锐不可挡。面对后来者的尾追,以及汽车厂商巨头的堵截,Velodyne能否继续保持霸主地位?而后来者的行业新秀能否后来居上,取而代之,值得我们探究。

「史上最全解读」无人驾驶之眼——激光雷达

全球首家量产固态激光雷达亮剑:战幕拉开

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商用无人机和机器人的兴起,为这些AI产物配置高清传感器成了各家争宠的焦点。基于此,位于硅谷的激光雷达制造商Quanergy正计划通过产品大批量生产来成为行业佼佼者。

公司已经开始在加州桑尼维尔(Sunnyvale)的一家自动化工厂投产S3 激光雷达传感器,并宣称是首家量产固态3D激光雷达的公司。Quanergy表示,初期目标是到2018年下半年达到年产量20万台,从2019年开始,年产量将提升至100万台。截止目前,Quanergy已经获得1.5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三星、德尔福、Daimler 和 Sensata Technologies。

Quanergy联合创始人兼CEOLouay Eldada对福布斯说,新产线“是我们迄今为止最重要的里程碑。 相比机械式,固态激光雷达成本更低、更耐用。如果作为主传感器的激光雷达是机械式的,没有汽车厂商愿意部署4级或5级(高度自动化或全自动化)无人驾驶汽车。

顶级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厂商Velodyne生产的多线激光雷达每台售价约几千美元。与之不同的是,Quanergy预估其固态激光雷达量产价格约250美元/台,最终将降至100美元/台。Velodyne生产销售3D、360°的激光雷达已长达10年,主要得益于比竞争对手更高清的图像和更大的产能。

由LiDAR生成的“点云”图像,使得自动驾驶汽车在光线理想的状态下,能看到行人、探测出超过100米的路面情况和危险。摄像头结合雷达,假如成本和性能得到满足,这项之前数十年来主要用于3D测绘的技术,被认为是无人驾驶汽车安全行驶必不可少的。今年2月份,Waymo与Uber对簿公堂,争斗的核心就是激光雷达技术。

Velodyne最近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的一家新工厂扩大了其激光雷达产品阵容,包括更小的“Puck”传感器,最终每年至少会生产100万个。由David Hall掌舵的Velodyne也宣布了自家的固态雷达计划。

Quanergy在Sunnyvale工厂生产的大部分激光雷达大部分将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应用、无人机和机器人上,只有部分会用于无人驾驶汽车,Eldada表示。用于无人驾驶汽车上的激光雷达S3,将于明年在合作伙伴Sensata的麻省工厂开始生产制造。

自16年开始,当Quanergy宣布9000万美元融资时,Velodyne也获得了福特和百度1.5亿美元的联合投资。包括Ibeo、OryxVision, Luminar, Innoviz, LeddarTech, AEye, Strobe, Princeton Lightwave 和 Ouster(由Quanergy前工程师在旧金山创立),这些成立多年或新兴的企业,都获得了不菲的融资。据福布斯预估,融资总额至少8亿美元。

Velodyne的江湖地位:有无人驾驶的地方就有它

Velodyne在激光雷达界的地位,亦如芯片界的英特尔、搜索界的谷歌,绝对的盟主。

这家公司创立于1983年,起初只是一家无线电公司,2005年机缘巧合,专注研究激光雷达。07年便推出了64线激光雷达产品,2010年谷歌首测的无人驾驶汽车用的激光雷达就是Velodyne提供的。目前Velodyne全部员工为250人,80%是技术人员。去年8月份,Velodyne LiDAR 获得福特汽车与百度 1.5 亿美元的共同投资。

「史上最全解读」无人驾驶之眼——激光雷达

用Velodyne官方的话说,凡涉及自动驾驶研发投入的主机厂、地图厂商以及自动驾驶运营项目几乎都是Velodyne激光雷达产品的客户。

2015年,Velodyne激光雷达的出货量为3000多,而到了2016年,Velodyne激光雷达的出货量则激增至2万个。2017年预计的交货量在20万个。

据公开资料,不仅谷歌、百度、Uber、福特、通用、奔驰等知名的无人驾驶技术代表,四维图新、微软Bing、Here、高德、TomTom等高精度地图厂商,以及新加坡政府、台湾的智慧小镇等项目都采用了Velodyne的激光雷达方案。

国内激光雷达“三剑客”:速腾聚创、禾赛光电、北科天绘

速腾聚创

本月初,速腾聚创借着深圳无人驾驶公交试运行的事件又火了一把也让火了,这4辆让国人瞩目的智能驾驶公交车搭载的就是他们家的RS-LiDAR-16线激光雷达。这家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目前有员工约2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70%。创始人邱纯鑫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方向博士,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技术专家。首席科学家是朱晓蕊,她此前是大疆首席科学家,也是邱纯鑫哈工大的导师。CTO刘乐天是邱纯鑫哈工大的师弟。目前已完成了B轮融资,具体金额没透露,去年6月份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速腾聚创

今年6月份举办的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上,无人驾驶组19支赛队中就有4支使用了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及相关技术方案。京东无人配送车部分车辆上搭载的也是速腾聚创的 16 线激光雷达。

「史上最全解读」无人驾驶之眼——激光雷达

禾赛光电科技

禾赛光电科技成立于2013年,去年11月发布了国内首款32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并与今年9月份发布了40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产品Pandar 40。这家公司原本是做激光甲烷遥测仪用的激光传感器,公司目前有50人规模,去年A轮融资数千万美元。

CEO李一帆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智能机器人姿态控制方向,曾在硅谷LAM机器人公司、帕克集团、以及西部数据集团做过首席工程师和战略投资工作;CTO向少卿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也是斯坦福大学机械和电子双硕士,后在苹果做手机中的核心电路研发工作;首席科学家孙恺是国家千人计划、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

目前,包括智行者科技、驭势科技等在内的无人车公司已经采用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产品测试,禾赛也正在和国内外一些传统车企商讨合作,计划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

「史上最全解读」无人驾驶之眼——激光雷达

北科天绘

相比前两家,北科天绘是成立最早,也相对比较低调的公司。北科天绘成立于2005年,其最早研发的产品主要是激光测绘类产品,去年推出了16 线的导航避障型激光雷达——R-Fans-16,而近日,其更是进一步推出了 32 线以及布局 64 线的导航避障型激光雷达 R-Fans-32 和 C-Fans。北科天绘目前员工有 100 人,总经理张智武毕业于加拿大圭尔夫大学(Univ.of Guelph)。他同时也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激光雷达测试和科研成果评价中心副主任。公司已于 2014 年获得了联想之星千万级融资。

据官方的消息,R-Fans系列产品已出口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用于智能汽车和机器人领域,客户涵盖国际主流OEM和Tier1。

国外的激光雷达“八大金刚”

Quanergy

Quanergy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是一家开发小型固态廉价LiDAR 传感器的公司。据麦姆斯咨询消息,Quanergy有望成为首家公开募股(IPO)的自动驾驶汽车科技公司。截止到去年7月份,公司有40余名员工,超半数是美国名校的相关专业博士毕业生。于去年8月完成B轮融资9000万美元,其时估值15.8亿美元。

「史上最全解读」无人驾驶之眼——激光雷达

联合创始人兼CEO Louay Eldada,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光学工程博士。他是一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此前曾经创立了3家公司并出售给了财富100强企业,Quanergy是其创办的第四家创业公司。

2014 年 9 月 Quanery 第一款产品 M8-1 投入使用,当时已经应用在奔驰、现代等汽车厂商的实验车型上。目前已经和多家主要的汽车制造商和Tier1供应商建立了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DaimlerAG(戴姆勒集团)、RenaultNissan(雷诺日产)、Hyundai(现代)、Delphi(德尔福)、Sensata(森萨塔)等。

Waymo

其实把Waymo算作激光雷达公司有点牵强,毕竟它是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独立出来的公司,是第一家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做激光雷达是顺带的业务。作为知名度极高的新创公司,Waymo用事实告诉世界:这是个拼爹的时代。其从去年12月从谷歌分拆出来,据摩根士丹利分析,Waymo的估值可能已经达到700亿美元。其CEO约翰-科拉菲克(JohnKrafcik)是前现代汽车公司的北美地区高管。

「史上最全解读」无人驾驶之眼——激光雷达

Waymo为100辆菲亚特克莱斯勒Pacificas汽车配上了它的技术,并且计划今年再生产500辆这样的汽车。此外,Waymo最近还宣布与打车公司Lyft建立合作关系,目的是通过一些合作项目和产品开发将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带入主流市场。

Innovusion

Innovusion成立于去年11月,是本文做激光雷达企业中最年轻的一家公司了,由前百度无人驾驶事业部负责人创立。近期因推出一款300线激光雷达而出现在民众的视野中。公司在成立之初获得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鲍君威在光学精密测量仪器及传感器领域有近二十年工作和研发经验,2014 年加入百度美国研发中心,负责开发大规模数据中心硬件加速及高性能网络,在2015 年底加入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负责车载计算系统及传感器团队。李义民曾在Velodyne作为工程团队核心成员研发激光雷达,并于2016 年初加入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作为传感器团队技术负责人进行各类新型传感器技术的调研,目前担任Innovusion CTO 一职。

「史上最全解读」无人驾驶之眼——激光雷达

Innovusion现在使用了一台混动版的ChryslerPacifica作为工程样车。明年上半年会正式出售第一代产品的样机,陆续推出融合算法套件和开发者程序。

Innoviz

Innoviz成立于2016年1月,是以色列一家激光雷达传感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员工超过75人。今年9月份完成了6500万美元B轮融资。Innoviz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Zohar Zisapel曾担任以色列国防部电子研究主管,并在1979年获得以色列国防奖。公司的核心团队和技术来自以色列情报总队精英技术部门。

目前已推出两款固态激光雷达InnovizPro和InnovizOne,并与Tier 1供应商德尔福、麦格纳达成了合作。“InnovizOne”预计在2018年初可以投入生产,并在2019年左右能够满足车用雷达标准。

LeddarTech

成立于2007年的LeddarTech,是一家从加拿大视觉图像研究机构独立出来的公司,专长于固态激光雷达(光探测和测量)系统的研发,该系统可利用红外光监测周围环境。LeddarTech并非是要提供激光雷达,而是要提供固态激光雷达的关键元件之一,信号处理集成电路。目前已完成C轮1.01亿美元融资。

最近,有媒体报道与法雷奥达成合作,作为二级供应商向后者提供激光雷达技术。7月份,与德尔福汽车公司签署了一项商业合作协议。

TriLumina

Trilumina于2011年成立于美国,是从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 NationalLaboratories)独立出来出来的一家激光雷达供应商。今年 5 月,公司宣布了新一轮 900 万美元的融资。

TriLumina经过验证的固态LiDAR照明模组已经从初始技术开发迈向了出样阶段,并为汽车产业主流Tier1厂商提供样品。

Ibeo

来自德国汉堡的Ibeo,在激光雷达领域其实算不上新人了。Ibeo成立于 1998 年,2000年被传感器制造商SickAG收购。Ibeo 截止去年8月份,已用于 50 多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该公司计划将研发人员扩展至 250 名。被汽车零部件供应巨头采埃孚(ZF)收购了 40% 的股权。

2010 年和法雷奥合作开始量产可用于汽车的产品ScaLa,该产品首先可能会在奥迪上推出,装于奥迪A8车前。北京欧百拓信息科技是其在亚太地区的代理商。

SICK

西克总部位于德国,是工厂、物流和过程自动化领域智能传感器和传感技术解决方案的领先制造商之一.其无人驾驶汽车用的激光雷达是其业务线之一,早期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应用比较大,比如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现在则鲜有听闻,似乎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已经被边缘化。

「史上最全解读」无人驾驶之眼——激光雷达

深圳无人驾驶公交sick激光雷达

总结

面对众多激光雷达后起之秀的尾追,以及汽车厂商的堵截, Velodyne自然也无法稳坐钓鱼台,虽然其雄厚的技术积累一时无人撼动,但产能和价格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毕竟大家普遍对千元级激光雷达呼声愈高的情况下,7万刀售价的激光雷达是无法让无人驾驶汽车普及的。目前来看,对Velodyne构成最大威胁的当属刚融了9000万美元的Quanergy,而国内的速腾聚创、禾赛科技们也是前景无限,毕竟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近几年,Velodyne的霸主地位还是会岿然不动,但此后会不会出现群雄争霸或三足鼎立的局面就不得而知了。

附部分企业最新产品对照表

「史上最全解读」无人驾驶之眼——激光雷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