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一间小屋 2013-03-29
本人也是程序员的实现,一枚。所以继承了程序员这个抽象的概念,同时也实现了其中的某些方法,如:少言寡语、喜欢看书、喜欢写代码等等,以下文章纯属对日常工作的人生感悟,如有雷同,纯属缘分。
1.写代码的思维
2.Word的编制思维
3.PPT的编制思维
好吧,我们是程序员,编码是我们的工作任务,不知道你属于以下思考问题方式的哪种?
场景一:初遇WCF..
某A在某软件公司工作,刚刚接手一个要使用WCF与外部系统整合的工作,但某A以前根本没有写过WCF,怎么办?
第一类人(得过切过):不就是与系统整合吗?找个同事问问什么是WCF,然后谷歌一下WCF的使用,简单理解后找到IIS宿主即简单又可以实现当前想要的功能,没问题了,直接上代码完成系统需要的功能。
第二类人(简单的系统学习):这整好是学习WCF的机会,简单了解什么是WCF,然后系统的学习服务间的通信过程,对各种通信(如:单向、双向、回调等)进行总结,对WCF的重点与难点进行归类分析。在完成了工作任务的同时,能过自己的努力在WCF方面也算是小有成就。但如果不问这类人的细节,我问WCF的是什么的?能够解决哪些问题?WCF框架提供了哪些系统的服务?
第三类人(成熟的系统学习--个人理解未必正确,仅供娱乐):首先,要深入的了解什么是WCF(从概念层面,而非代码层面),然后,详细查看WCF的作用,他能干什么?如:应用程序间通信?松耦合的应用程序?等等…再次,归纳性的总结WCF框架能够提供哪些服务,哪些是支持的?哪些是不支持的?等等…在这个层面了解了以后,再去了解一些细节的问题,如:我要开发这个功能需要做什么?根据接口的参数提供数据?最后才落实到编码的细节。
Word?如果你觉得他不是程序员工作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那么你错了。文档支撑着各种代码、各种流程、各种思路。
场景二:初遇HTML编码规范…
第一类人(从细节开始):
HTML?相当简单,但是从哪下手呢?ok,想到哪写到哪吧,然后开始执笔,如:所有字母都要小写、标签不能嵌套、要有文档定义等等等…细节一个一个写出来,最后出来个目录结构可能如下:
一、字母不要小写
二、标签不能嵌套
三、……..
第二类人(整体有大概的思路,但容易陷入细节):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啊,浏览器识别…有思路,按照面而加载的顺序也许应该是这样:
心想:先是文档定义、然后是标题、标题中是Meta和文件引用等等等…开始动笔...在写的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直接修改。
最后出来的文章可能是这样的:
一、文档定义规范
二、标题规范
三、……
第三类人(从整体到细节):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啊,浏览器识别…有思路,按照页面的加载顺序应该是这样的:
开始动手写目录:
一、文档定义规范
二、Head规范
三、Head中的Title规范
等等!Title应该是Head中的一部份,这样写有问题,要重新修改目录
一、文档定义规范
二、Head规范
2.1 Head中的Title规范
三、Head中的Title规范
当目录结构清晰之后,才开始编制规范的详细内容,并且在生成初稿的时候反复排查(2至3遍及以上),后形成初稿进行评审形成版本v1.0
由于PPt与Word相仿,正确的方式也应该是从目录结构开始。简单描述每一页ppt的内容,描述ppt要表达的内容,要站在听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把脑海中要表达的内容思路搞清楚。一遍遍的思路整理后加以描述再细化成页。
在你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那么几个人影响着你的人生轨迹,我的直属领导就是其中的一个。把我从程序员的细节思维中拉了出来,让我顿悟到自己在思考问题上的狭隘。感谢他给我的批评指正。
公司正常是5点半下班,之所以今天在单位加班到8点钟就要完成这篇文章(原计划今天把《无废话MVC系列教程》写完,又没按计划完在任务,汗颜!!@#¥%……&),领导在下班时和我们的简单聊天:
故事一:昨天领导面试了一个有多年开发***经验的同学,在面试过程中问了几个技术经节,但这个同学的答案相当混乱。有些会、有些不会、有些似会非会。我理解:这个小故事提醒我们不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系统,学习要扎实。
故事二:领导讲了一个他多年前的面试的故事,说他多年前去了一家大公司,上午面试的时候是一个人,这个面试官不确定我们领导的技术水平,然后下午又找了几个人一起群面,到最后的时候,其中一个面试关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觉得在你这个阶段的技术水平怎么样?
我们领导的回答:****。然后面试结束,晚些时候面试关打来电话,说他们公司不招人了。后来我们领导说:年轻的时候一定不能骄傲,不要太高调。
故事三:每个人在达到了一定的阶段后都会遇到一个瓶颈,自己可以突破,但是需要的时间更长,例如有些人10年了,还站在10年的轨道上。这样的人,也许就差一句话就能突破自己,过去这个槛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在达到瓶颈之前,你要努力达到这个瓶颈才行,要么即使有人提前告诉你怎么迈过这道槛,你也是过不去的,因为基础的高度不够。
最后我们领导说:今天就说这些吧,这些够你理解的了,再多了怕你乱。。还给我说了最后一句话:人有多聪明,就有多高的高度。基于我当前的层次,这句话我还不能立刻理解。留做以后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