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再有4千亿内地资金南下 看好中资金融、消费股

扑克投资家 2017-12-16

2018年再有4千亿内地资金南下 看好中资金融、消费股

客户端

新浪港股讯 12月12日消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今年倒数12个交易日,北水均可进行买卖,投资界预期明年北水继续撑起港股市场,包括大摩、高盛及基金等估计,明年料有4,000亿元北水继续南下,科网、消费、银行等成力捧对象。

港股通(沪及深)年内净流入3,246亿元,其后传出内地开始截流,市场普遍认为并非限制北水南下,而是调控南下节奏,所以估计中央底线约在目前水平,成为市场预期明年资金南下的参考。

中资金融消费股成黑马

目前北水主要靠险资及其他公私募基金组成,中保监在年中曾提及,内地险资经沪港通投资规模达1,744亿元人民币,占当时北水买货规模约33%。另外值得留意的是,逾万亿的内地私募基金规模,数据显示,2014年可投资港股私募公司仅占证券私募的1%,2016年提高至41%,2017年至今已达52%,反映已普遍成为其投资“标的”。

龙头科网股方面,由于基金已重仓,再增持的空间亦有限,反而内地资金继续高举港股“估值洼地”,落后的中资金融及消费股,便成为明年黑马。特别是外资一直看淡内银股,北水争夺话语权后,将内银股变成优质资产,建立市场信心,或成另一番景象。事实上,北水目前仍主力买入中资金融股。

此外,荷宝亚太区股票联席主管兼中国首席投资总监缪子美相信,在美元回升、人民币重拾贬值的预期下,内地投资者仍有庞大的南下配置需求,尤其港股中不乏与美元资产关联度较高的选择,如国际金融股,将有利北水明年继续大规模南下。不过,因应MSCI指数明年中将纳入A股,内地资金的买股焦点或重返A股市场,变相摊分南下的动力,故明年全年的南下资金规模,按年未必有显著增长。

“我们近期到上海进行路演,内地机构投资者已经适应港股市场,明年的买货范围可能会由大型蓝筹股扩大至中小型股,目标将会更加分化。”她建议投资者要关注内地南下买港股的监管规限,例如上月底颁布的资管新规,但长远而言仍难阻止北水南下分散投资组合的需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