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封杀中兴是用“东芝事件”套路对付中国

扑克投资家 2018-04-19

美国封杀中兴是用“东芝事件”套路对付中国

飞鸿踏雪

美国以中兴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为借口对其“封杀”,中国不是美国的盟友,现在也不是冷战时代,中国公司并没有义务执行美方的决议。

当地时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理由是中兴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这给中美之间本已紧张的经贸摩擦添了把火。

很多人担心,美国将限制令设置到2025年,与“中国制造2025”计划时间吻合,目的就是打压中国搞技术企业发展,并认为这可能会波及其他中国企业,如华为等高技术公司。

未来不排除美国找新的靶子

在解答这个疑惑之前,先来看美国此次动作的背景。毫无疑问,美方在此时宣布禁令,与特朗普加剧对华贸易摩擦密切相关。说白了,这也是特朗普的一种谈判策略,通过层层加码,给中国不断施加压力,意欲逼迫中国政府让步,加速调整贸易关系。

2016年,美国制造业贸易品的赤字大约是6900亿美元,其中大约1700亿是汽车产品,这方面的主要对手是日本、欧盟和墨西哥。排第二位的是大约1100亿美元的电信设备,中兴公司属于这个序列中。排第三位的是服装类,中国也是这方面的出口大国。

因此,美国将中国列为重点考察对象,完全符合特朗普的贸易观,即要大量减少贸易赤字。由于中美贸易摩擦至少要到6月才见分晓,今后一段时期美方的确存在再找一些靶子的可能。

不过,现在的全球贸易,尤其是汽车、电子产品的贸易,多数都是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内贸易,中国公司、美国公司以及东亚其他国家的公司,共同组成了在亚洲组装、美国参与、全球消费电信设备的一个生产链条。特朗普如果只是打压中国公司,最终也不可能实现贸易平衡。

举个例子,美国公司在新加坡的大量投资就集中在电子等高技术产业方面,而新加坡对华投资同样集中于电子等高技术行业,所以很难说清楚,这到底是新加坡还是美国的。

中国并不像曾经的日本那样依赖美国

其次,从技术管控层面看,美国的担忧虽然可以理解,但现在的中国毕竟不是以前的日本。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日之间曾发生过“东芝事件”,美国对向苏联出口数控机床的东芝公司下了3年禁令,不让东芝机械公司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当时美方认为,美国在半导体技术、光纤技术、智能机械技术领域已落后于日本。

通过“东芝事件”给日本政府施压,美国获得了东芝在军工方面的一些技术,用于双方合作开发新型战斗机。当时的背景是冷战时期,而美日是盟友,双方曾签署过对苏联集团出口技术的协定,并加入了负责技术管控的巴黎统筹委员会。

与当年的日本相比,中美之间的通信技术差距依然不小,但中美关系的独立性、平等性要大大强于美日关系。美国以中兴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为借口,但中国又不是美国的盟友,现在也不是冷战时代,中国公司并没有义务执行美方的决议。特别需要强调的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之所以对美国让步,是因为日本出口额中大约35%是进入美国市场,而今天的中国完全没有这么依赖美国。此外,在全球分工链条很长的新时代,要限制中国公司的发展难度很大,一定会波及美国公司。

此外,从直接投资角度来看,中国在美国的投资主要还是在地产、娱乐等产业,技术领域虽然逐步提高,但还远不能与30年前的日本对美直接投资相比。那个时代,尽管日本也是在地产、娱乐领域投资占比很大,特别是一些并购交易曾引发了极大的争议,但是日本企业的技术性能占据优势地位也是事实。尤其值得强调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曾超过英国,变成了美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一度占比超过10%。而今天的中国对美投资数量上不到美国吸收外资存量的2%。

所以,美国“封杀”中兴,对中国整体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能否扩大“封杀”名单也未可知。此次将中兴作为靶子,可能更多在敲山震虎。

□钟飞腾(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