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国, 谁才是“中国制造”的最大赢家?

扑克投资家 2018-01-03

毋容置疑,近三十年,我国经济依靠商品出口快速崛起,中国制造响彻全球。对于我们自己,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富的物质、充分的就业,百万民众受益其中脱离贫穷;然而另一方面,我国的崛起给世界上其他经济体带来了什么,这也值得我们深思。换句话说,谁才是中国出口贸易的最大受益者,而又是谁因为“中国制造”走下神坛。

除了中国, 谁才是“中国制造”的最大赢家?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制造”对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可为是噩梦的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以英国和美国为例,由于中国制造的介入,廉价丰富的商品逐渐称霸市场,其本土制造业因为劳动成本过高无法与我们相抗衡,最终导致恶性循环,生产力下降,企业亏损,员工失业。

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快速发展必将带来国民需求的快速提升。也就是说,“中国制造”带来的不仅是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战,还有本国消费水平的提升,老百姓购物欲望的增强。大家试想一下,一个拥有世界1/5人口的国家,哪怕其平均消费水平只提高一个等级,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会是怎样。从国民财富的角度来说,当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中国大妈在疯狂购物时,试问还有谁会在意中国制造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制造”其实带来了一个全球性商品大繁荣时代,“旅游消费”其实只是这个大繁荣时代的一小部分,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制造”更带来了对原材料进口的大量需求,包括农作物、矿石和石油。

这里讲个数据,1995年到2015年,新兴市场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翻了12倍,相比之下,这些新兴市场对其他国家的出口仅提高了2倍,要知道,1995年,中国制造业仅有20%的原材料来自于这些国家,而到了现在,这个比例却上升到了80%。可以这么说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已经变成了不可或缺贸易伙伴,但有趣的是,这些国家从中国的进口却维持稳定,并没有什么增长。如图:

除了中国, 谁才是“中国制造”的最大赢家?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觉得,从“中国制造”中获益最多的莫过于这些新兴国家,但笔者想说,这些新兴国家可不这么认为。巴西前总统罗塞夫就曾说:“巴西的经济发展不应该仅仅依靠原材料出口,通过生产去加工这些原材料,提升巴西产品的价值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罗塞夫对于过度依赖出口基本物资而维持经济增长表示了担忧。所以,对于新兴国家而言,从“中国制造”中得到的巨大好处面临的必然是失去与“中国制造”抗衡的机会。

关于这方面,其实笔者还是想从国民财富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以巴西为例,巴西目前80%的出口额都是来自中国,但产品主要是大豆和铁矿石这类原材料。2000年至2010年间,巴西政府曾做过多次人口普查,研究国民财富在这段时间里的增长情况(即巴西对中国出口增长的黄金时段)。我们要知道,巴西对我们国家出口原材料的同时,他们也从中国进口半成品再次加工,人口普查表明,这些从事半成品加工的工人在此阶段的工资上涨并不快,每年0.8%的增长水平可以说是国民财富增长中倒数的。

但对于那些生产大豆和铁矿石的企业,这种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由于中国需求的增长,这些企业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盈利能力都大幅攀升,就业人数居高不下的同时,工人的工资增速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诚然,“中国制造”对新兴国家的下游产业造成了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但对他们上游产业,“中国制造”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和中国比较相像的是,在正规程度上,新兴国家的上游产业是远好于下游产业的,它们就相当于“国企”,这也就意味着,医疗保障、失业保障、慈善事业等社会福利随着这些“正规军”的崛起加速发展,“中国制造”其利远大于弊。

中国制造给世界带来的物质繁荣,笔者不想再去强调;它对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也不需要回避;更甚至,它给我们自己带来的产能过剩和空气污染我们也不要去否认。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让发达国家的商店老板爱上了“中国大妈”,让新兴国家的工人多了社会保障,让我们自己衣食无忧,让世界各地认识了中国!这时候,你会发现谁才是“中国制造”的真正赢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