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研制的B-2轰炸机采用自动化操作

深圳湾 2017-12-24

来源企鹅号:东方一号

各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欢迎来到我的大鱼号~我会每天给大家推送各种优秀的文章。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可以在文章的下面任意评论和吐槽!

80年代研制的B-2轰炸机采用自动化操作

由于B-2复杂的气动力特性,与低雷达截面积的特殊要求,它的设计与制造阶段大量的使用当时仍在启蒙阶段的电脑辅助设计跟电脑辅助制造工程。

80年代研制的B-2轰炸机采用自动化操作

除了主要制造商诺斯洛普公司之外,波音公司、休斯飞机公司(现雷神公司)、GE航空与沃特飞机公司均参与了B-2的发展与制造工作。

80年代研制的B-2轰炸机采用自动化操作

在外型上B-2与20世纪中期所发展的YB-35跟YB-49极为相似[10],但这两架轰炸机最终都因为政治理由而停止发展。

80年代研制的B-2轰炸机采用自动化操作

波音公司负责钛合金的飞翼后中段、外机翼、燃油系统、武器发射系统和起落架,为此波音公司增加了一万名职工。LTV公司负责飞翼中段,铝与钛合金结构及复合材料结构,雇用4000人。

80年代研制的B-2轰炸机采用自动化操作

操作B-2轰炸机只需要两名成员:位于左侧的飞行员与右侧的任务指挥官。如果任务需要,B-2也可以搭载第三名组员。

80年代研制的B-2轰炸机采用自动化操作

相比之下,B-1B则需要四名飞行组员,而B-52是五名。

80年代研制的B-2轰炸机采用自动化操作

事实上,由于B-2大量的自动化的操作,大多数的飞行过程中它只需要一名飞行员即可,而另一名机组人员同时则可以进行休整。

80年代研制的B-2轰炸机采用自动化操作

这种特性使得B-2在长程任务中得以保持机组人员的操作效率。

80年代研制的B-2轰炸机采用自动化操作

B-2的低可视度,即俗称的隐身能力使它能安全的穿过严密的防空系统进行攻击。B-2的隐身必非仅局限于雷达侦测层面,也包括降低红外线、可见光与噪音等不同讯号,使受到侦测与锁定的可能降到最低。

80年代研制的B-2轰炸机采用自动化操作

B-2的机体大多都是由复合材料所制造,以达成高强度与低重量的要求,同时复合材料也可以吸收大部分的雷达讯号,使其雷达截面积降低至极低的程度。一般认为,B-2轰炸机的雷达截面积仅为0.1 平米。

一颗孤独寂寞的心需要关注来抚慰,我需要关注,因为关注让你我更亲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