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 耶路撒冷迟早是要还的! 30年内, 欧洲将与以色列开战

世界说 2017-12-15

昨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进行了一场会谈,马克龙苦口婆心劝说内塔尼亚胡不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咄咄逼人。明确提出了反对特朗普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改常态,并没有非常激烈的反应,而是听完了马克龙的话。马克龙为什么对于耶路撒冷问题这么关注,为何不顾法国的北约盟友美国的态度如此强烈的支持耶鲁撒冷分治?

其实,耶路撒冷问题也包含着法国的核心利益,更包含着马克龙本人的核心利益,那就是法国目前至少有10%的人口为穆斯林,总人口超过700万,有足够能力影响一场法国大选!而且对于马克龙而言,他是站在一个更长远立场上考虑的,而不是美以所说的短期和平,更不是特朗普的“伪长远思考”。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全球穆斯林人口高达17亿,而且总人数还在增长。在法国穆斯林人口增长速度为8%,而法国总人口增速为1.8%,30年内,法国将会成为法兰西斯坦共和国,成为穆斯林国家。

同理,俄罗斯、德国也面临着和法国相同的情况,俄罗斯的穆斯林人口甚至高达2700万。今时今日来看,以色列取得了军事上的优势,但是持续的咄咄逼人必然会形成久远的仇恨,就如同一战后战胜国曾经赋予德国的耻辱和痛苦,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以色列是无法保证其后代始终拥有对穆斯林的经济和军事优势的。30年内,如果欧洲穆斯林人口占据多数,依据欧洲的民主制度,这些“多数人”所控制的欧洲,必然会对以色列开战。所以,今天强夺的耶鲁撒冷,将来可能迟早是要还的。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有着非常可怖的传播能力,但是秉承基督耶稣生硬传播模式的基督教通常采取的是传教的手段,并不排斥与异教徒成婚,所以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基督教人口占全球人口比例开始下降。但是伊斯兰教徒在结婚的时候,要求对方必须也是伊斯兰教,自己的孩子也必须信仰伊斯兰教,这就形成了其传播上的不败之地。法国早期由于对中东进行了完全化的殖民,比如阿尔及利亚等地很多人都会讲法语,所以大量的穆斯林移民法国,我们所熟知的足球球员齐达内就是穆斯林。2006年马特拉齐称其为“阿尔及利亚恐怖分子”,触怒了齐达内的宗教底线,最终用头将马特拉齐击倒。而齐达内始终将北非阿拉伯国家阿尔及利亚看做自己的第一祖国,在年轻时期曾经申请加入阿尔及利亚国家队,后来阿尔及利亚以“该球员速度太慢”为由拒绝了齐达内,齐达内走投无路加入法国队。

同样,德国、俄罗斯、荷兰等国的穆斯林人口也会在几十年内成为主流,就算今天阿拉伯20个国家合力打不赢以色列,30年后,欧洲又有49个国家(届时英国分成四个国家,西班牙分成两个),难道加上了武器装备先进的欧洲之后,69个国家仍然不能夺回耶路撒冷吗?到时候以色列,你再去哪里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