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疯子 2017-10-07
这两天的朋友圈被一篇高晓松写的《我主要教育女儿心安理得的混日子》刷屏,其中内容大致是说,上大学只是为了就业,工作就是为了买车买房,这样的人生是浪费的;最实用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懂得在不成功的时候心安理得的混日子。当然他说这些可能是博眼球,但也许是发自内心吧,毕竟他之前还说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情怀与实现情怀的条件
当然很多人会骂他“装逼”,确实有点装,但比起很多人来,也是高到不知哪里去了。首先我们说能保证情怀,难能可贵;有些人肯定会说,别说风凉话,给我几套房、衣食无忧的,我也有情怀。怎么可能呢?身边太多人充满了焦虑,甭管是奋斗半生的中年人,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们都在为莫名其妙的生计问题发愁。尤其是明明已经有一定经济基础,完全可以让人生更为丰富的那些人,他们却更看重财富的数量级,而非财富带给生活品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
这并不是说努力工作、艰苦创业是坏事情,而是说仅仅盯着既有的成功,并把所有力气集中于此,最终只是会毁了更远的前途吧:这里不是说诗意与远方,而是真正的远方。
我一个朋友突发奇想,工作几年后又跑回学校厮混日子,他说想要思考人生。回来给我讲当下年轻人的普遍状态:瞎忙、没理想。天天说就业难,平日里既不提高自己的外国语水平,也不多看看趋势与市场,更不要说培养终身理财的观念,而是挤出一些时间做兼职、做家教,甚至荒废了课业。这样的年轻人,成长之后就是那种拼命的买房、甚至牺牲掉家庭幸福,把全部收入用于还月供。
所以说,高晓松写的人生态度,完全可以借鉴来观照财富态度,没有“远方”的概念,就不能在当下进行正确的选择。
房产信仰源于“房产等于财富”
那么那些短视的、做家教代替上课的年轻人,长大以后拼命买房,源于一种什么观念呢?大致上就是看别人买房创富,就以为房产等于财富。我说他们目光短浅,是因为房产可能带来财富,也可能毁掉财富。稍微了解一点房地产发展史,就会知道,日本、香港、美国都经历过房价的大涨与大跌,而房价下行时,几乎半数以上的中产阶级一夜返贫,曾经引以为荣的房产,变成手中的累赘:租不出去、卖不回成本价、银行月供要还、搞不好还要交房地产税……奋斗若干年就换回个这样的结果,难道就不反思,是什么样的观念让自己走到这一步呢?
当然,国内地产要稳,而且也有能力让房价稳住,但问题来了,稳住的房价如何带来财富?房子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掷地有声,之后所有的市场规则与政策方向都为之服务,并且不再是一句空话。租售同权、共有产权保障居者有其屋;限售限卖、信贷收紧保障市场稳定与金融安全。投机客所有路子被堵死,房价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那么留给财富增值的机会还有多少呢?
抓住本质,长远谋划
高晓松谈“混日子”,谈“远方”,不是让人变成寄生虫啃老,也不是让人不思进取,而是他看到了太多的人不知方向、不知敬畏、不辨是非的奋斗着,这样的奋斗,只会让人离成功渐行渐远;就拿买房来说,买房为了财富,没毛病;为了财富买房,就要掂量掂量;为了财富囤房、炒房,就有问题了。本来房子应该为投资者牟利,但现在投资者要全力供养它;很多人批判,房子让人“异化”——现在看来,恰恰是人自己的选择,成了房子的奴隶。因此,抓住本质,才能走的更远;对待房产财富,也要回到“初心”,看看房子是否能满足当时的想法和愿望,如果一套房让人心力交瘁,还得不到想要的生活,那就说明投资方向出了问题,就要从长计议,重新调配资产了。
本文作者:刘磊,福布斯金融理财师评审委员、远见财讯特邀地产评论员,中国外国专家局澳籍专家资质,多家媒体房地产专栏作者、作家,微信号刘磊房产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