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气球、“网红”火锅都会“炸”! 你还敢跟风入“坑”吗?

丁香医生 2017-12-01

方便火锅在我们心中也是“网红”的存在了,不需开火、只要凉水,自行加热,因此广受欢迎。但这个“网红”却摊上了事儿:会炸!

曾有网友投诉,将方便火锅放在一公分厚的玻璃餐桌上,按照食用说明正常操作,结果玻璃餐桌的一角却突然破裂,差点砸到脚面。

“网红”气球、“网红”火锅都会“炸”! 你还敢跟风入“坑”吗?

这是由于方便火锅在“自热”过程中,不仅会出现烫手的蒸汽,锅底的温度也会升高。而突然的高温对于玻璃桌面相当危险,但商家在事件发生前并未在包装上进行明确标注。

方便火锅的能有多热?甚至会让玻璃炸裂!

为验证方便火锅的安全性,11月23日,宁波市镇海消防大队对方便火锅的发热包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发热包加水后仅过了数秒温度就攀升至75.8℃,而将发热包放入矿泉水瓶等密闭容器内,可以观察到矿泉水瓶迅速膨胀,同时底部被高温高压灼穿并喷出高压蒸汽。

镇海消防大队消防人员指出,方便火锅底部加热包的主要成分是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和生石灰等,加入冷水后升温可达150℃以上,蒸汽温度可达200℃。方便火锅盖子上的透气孔如果堵塞,容易造成小型爆炸,甚至烫伤人。

而江苏消防所拍摄的方便火锅发热测试也印证了这一点。

“网红”气球、“网红”火锅都会“炸”! 你还敢跟风入“坑”吗?

方便火锅有隐患

方便火锅除了会因高温带来危险,加热过程中,一氧化碳也会迅速释放。发热包加水后,镇海消防大队在开阔通风室内场地检测到其周围一氧化碳浓度达到了20.8mg/m3,与24mg/m3的标准上限十分接近。

正因一氧化碳问题,方便火锅甚至引发了火警! 近日,美国一所寄宿学校内的一氧化碳警报器突然响起,导致学生们被疏散撤离。而当地消防部门接到报警赶到现场后,追踪到了学生宿舍,调查人员却无法找出警报触发原因。

最终,罪魁祸首落在了一名中国留学生的晚餐上:父母从中国寄来的牛肉“方便火锅”,其中包含有加热饭菜用的自动加热包。据消防队员说,在“方便火锅”附近,一氧化碳表检测到的气体含量极高,可能因此触发了报警系统。

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网红”产品还有很多,由于新鲜有趣,常常会风靡一时。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红”产品不只有光鲜亮丽、受人欢迎的一面,在热度背后,新兴产品没有经受过长期的实践检验、质检标准不完善、产业链也不够成熟,很容易暴露问题。

“网红”气球、“网红”火锅都会“炸”! 你还敢跟风入“坑”吗?

“网红”气球“易燃易爆炸”

“网红”气球“波波球”就是一个例子。

近日以来,许多城市的街头都流行起了一种LED彩灯发光气球,又叫“波波球”。这种产品在透明的塑料气球外绕一圈彩灯,可用开关控制照明,远看像是一颗彩色气泡飘浮在空中,煞是好看。一时之间,成了不少市民的“拍照神器”或小朋友的新宠,人称“网红气球”。

“网红”气球、“网红”火锅都会“炸”! 你还敢跟风入“坑”吗?

由于气球外形“拉风”、广受追捧,成本有限、售价却相对较高,因而很多街边摊主转而销售这款气球。不过“拍照神器”有风险,购买一定要谨慎。因为这款“网红气球”真的会爆炸!

11月27日晚,南京4个年轻人看见发光的"网红气球",就买了6个。在路上有人点了一支烟,不小心把火星溅在了气球上,然后“砰砰砰”气球全部爆炸,4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灼伤。其中两名男子受伤较重,据医生诊断,最严重的达到了二度烧伤,可能会留下疤痕。

国家标准对儿童玩耍用气球,其实有所要求——在《充气玩具通用技术要求》中,该国标明确,充入气体不得充入氢气、乙炔、煤气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但街头售卖的这类充气气球,生产厂家不明,大多是个人售卖,是否按照要求不好辨别。在玩飘空气球时,不小心接触到打火机、烟头、暖炉、燃气灶等物品,可能会引起气球爆裂爆炸,不但可能烧伤,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

除此之外,网红气球也被“警告”过。

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中国产未知品牌的带LED灯的气球玩具发出消费者警告(预警编号:A12/0343/17)。之所以发出如此警示,是因为“产品存在化学、窒息和受伤风险,因为气球容易爆裂,释放出包括纽扣电池、LED灯、锋利钉子在内的小部件,且可能会被小孩吞咽,并对包括食道和胃部在内的器官造成伤害或窒息;产品不符合要求玩具安全指令和相关的欧洲标准EN 62115。”

“网红”气球、“网红”火锅都会“炸”! 你还敢跟风入“坑”吗?

“网红”食品多“三无”

对于吃货来说,“网红”食品、“网红”饮料自然是非尝不可,不容错过。但想要追逐这个热潮,里面的门道就更多了。

进口食品要谨慎

许多国外进口的流行食品,都深陷“三无” 风波。如果想要购买网络电商炒的火热的韩国原装进口火鸡面,就一定要擦亮眼睛。假如产品包装上既无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也无进口食品报关单及检疫许可,那可就是地地道道的“三无”食品了。

“网红”气球、“网红”火锅都会“炸”! 你还敢跟风入“坑”吗?

因为新《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口碑营销不可靠

朋友圈中常有这样一种食品卖家,他们以自家厨房为制作场所,以微信作为商品渠道,售卖亲自制作的各类美食——蛋糕、小龙虾、牛肉酱、卤味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把自己的厨艺和成果分享给朋友,又有一笔额外的收入。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这样熟人推荐、口碑营销的方式,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但朋友圈里的口口相传,真的可以放心使用吗?答案未必是肯定的。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而2015年10月1日起,《食品安全法》明确将网络销售食品纳入监管范围。换言之,没有相关证照的自制美食经营行为涉嫌违法。

也许有些人认为,朋友圈作为社交平台而不是交易平台,在其中买点美食也属于朋友之间的私下交易,不在管辖范畴。值得注意的是,朋友圈售卖食品,生产和流通包含的环节众多,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难上加难了。

新兴形式也“中枪”

自从一些网红奶茶店售卖的奶茶因为含糖量、咖啡因含量很高被爆料后,许多奶茶爱好者开始对排队买“网红”奶茶望而却步,转而投身线上“奶茶热”,购买“手工自制”奶茶。也就是购买提供独立包装的奶粉、茶叶,自己在家动手制作。

这样的奶茶看似安全可靠,但一些商家也会有“贴牌”嫌疑。多家“网红”自制奶茶店的奶茶包里的原材料都是单独采购,比如奶粉、茶叶、糖包等。但对于原料的品牌等生产信息却未能说明。也有商家以避免同行竞争为由,在被消费者询问时,仍对原料讳莫如深。

实际上,网售奶茶店“贴牌”代加工的经营模式,也须遵法经营。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原产国国名或地区区名,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可不标示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网红”气球、“网红”火锅都会“炸”! 你还敢跟风入“坑”吗?

(某网店声称奶茶原料进口于世界各地,但未标注具体品牌等信息)

“网红”产品的确诱人,但购买的过程却“水很深”。这些最新鲜、最热门的产品,在安全方面状况频出的现象,值得商家们高度重视,更需要消费者的关注。“网红”产品有风险,购买更要擦亮眼。只要能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安全与新鲜可以兼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