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投资家 2017-12-17
老钢炮的《芳华》经历不可抗力撤档之后,终于上映了。无数老的、少的都买了票,探一探这部电影究竟有什么秘密。结果首日票房便达到了7000多万。不过,对于90后、00后来说,对于影片中文革元素可能感觉有点莫名其妙,毛主席像、绿军装、大礼堂、革命口号、活雷锋······看着怎么那么”傻“啊。
不过,小编要说正是凭着这股”傻“劲儿,我们才打赢了日本鬼子,正是有这股”傻“劲,抗美援朝战争中才战胜了武器先进的多国部队、中印战争中才能在极端困难的自然条件下战胜了印度,正是这股”傻“劲,才打赢了身经百战的越南。所以,对于老钢炮这代戴着绿军帽,到处与人掐架的人来说,全是满满的回忆啊。
不过,小编生的晚,主要是冲着战争场面去的。别说,真没让人失望。1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枪弹横飞、血光四溅,确实令人震撼。故事是说身为副连长的刘锋和副指导员率领一个排护送骡马驮队,为前线输送弹药物资。经过一片高茅草地时,遭到了敌人的突然袭击。运输队明显准备不足,短明间内伤亡惨重。危难时刻,刘锋挺身而出,率领战士们向敌人发起了反冲锋,以勇往无前的气势、大无畏的精神,转变了战场的态势。后来,在坦克支援下粉碎了越军的伏击,打通了道路。结斗结束时,运输队37人中有16牺牲、5人重伤,只剩16人还能战斗。
关于伏击。在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战场上,这样的伏击发生过很多次,袭击我军后勤补给线是越军的常用手段。说起伏击,小编想起一个战例。东线高平战场,陆军第41军121师执行大纵深穿插战术,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121师一路避战或强行通过,导致经过路段敌人没有肃清,交通线被敌人掐断,粮弹断绝。在饿了几天肚子之后,终于得到了补给。121师363团组织200余人的接粮队,前去班俊地区接粮弹。
与刘锋他们相同,接粮队警惕性不高,没能提前发现埋伏的越军,在吞片地区遭到了敌军的伏击。事发突然,队伍在敌人第一波攻击下就死伤过半,从始至终未能组织起有效反击,死得死、逃得逃。战斗结束后,越军从容打扫了战场,并对我军战士挨个进行了补枪。整场战斗,363团接粮队共阵亡103人、伤83人,另有多人失踪,损失军马41匹。这简直是一场屠杀。比《芳华》中刘锋他们遭遇要惨烈很多。
关于人手一把56式冲锋枪。从资料看步兵班只有班长和副班长配备56式冲锋枪,步枪手配备56式半自动步枪。《芳华》中人手一支冲锋枪,似乎与事实不符。但是,要考虑到刘锋率领运输队向前线运送粮弹,有可能已经是开战几天之后的事情了,那时我军缴获了越军大量武器装备,其中就有我们当年援助的56式冲锋枪。所以,他们人手一支也说得过去。
关于62式坦克机枪射手没有防护盾。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这一点要为老钢炮点赞,确实心细。当年的62式坦克机枪射手确实没有防护盾,这也导致坦克机枪手大量伤亡。另外,62式坦克在此次作战还暴露出了很多缺点,比如防护装甲太薄,敌人的各种反坦克武器对它都能造成杀伤,越军民军、特工队经常以3-5人为小组,在道路两侧险要位置设伏,袭击我军坦克部队。在山谷中行进的坦克部队,只要前面尖兵坦克被击中,整支队伍就丧失了机动性,实战中损失很大。这也是战后,我军为什么下大力气研发新式坦克的原因。
最后,关于钢盔。我还是坚持原来的观点,当年的参战部队基本上没有戴钢盔的,解放军装备的第一型制式钢盔是于1982年定型的GK80型钢盔。《芳华》里人人都载钢盔是穿越了。而且,在越南亚热带环境中,钢盔完全不适用,我们看到越军都是戴凉盔的。说到越军的凉盔,遮阴透气挡雨在越南这种亚热带雨林中非常适用。当年我国援助越南大量这种凉盔,听说是按照越军的要求设计的。当年戴钢盔的只可能是炮兵部队,步兵没有戴的。如果,谁找到哪部战史中记载了参战步兵戴钢盔的可以告诉我一下。
总的来说,老钢炮成功用那个年代的众多元素,勾起了同代人的回忆,戳中了部分观众的泪点。战争场面也够真实,使年轻人心灵受到了震撼,引发了思考,影片很成功。
我们只能说如果再有战争,希望获胜并不仅仅靠勇气和牺牲,虽然那是我们的军魂所在。最后,向所有为国而战的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