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投资家 2017-11-29
中国平安已经涨了一倍,高管还嫌股价太低!如此明确表达对自己公司股价欲求不满的,最近只剩下中国平安了。
你见过外资投行看得比本土卖方还高的股票么?中国平安就是典型。
就在本土卖方还在给中国平安H股估在80块左右的时候,外资行的画风是这样的。
偏“保守”的野村看到了92.22;麦格理估了96.8元,然后多元化折让10%估到86;小摩“不记平安科技估值”给到100元,记科技估值给到125。按照目前中国平安的AH折价率来算,中国平安A股在小摩眼里的估值应该在105块左右,即使AH折价被港股暴涨磨平,中国平安A股也要达到97元。
这么说来,中国平安还有50%的空间?
对于中国平安的估值,很多人都有各种猜想。算估值很难,讲故事容易,我们不如来聊聊中国平安的想象力,以及为什么中国平安在险资里,会如此特立独行。
“红衣、黄皮,白心”,“摩高”的中国投影
小摩吹中国平安的理由很简单——王婆卖瓜。小摩自从今年10月份开始一直增持中国平安H股,现在已经买到了中国平安H股的19.20%的港股股本。在王婆卖瓜这个角度,本土机构就很规矩,因为本土机构是不能给关联持股方订目标价,海外机构则没羞没躁,比安信证券吹茅台有过之而无不及。
事实上,摩根家族与中国平安一直有孽缘。上世纪90年代开放保险业外资引入时,中国平安的第一个外资股东是大摩摩根士丹利,后来大摩出价过于不厚道惹恼了马明哲,于是中国平安为了制衡,引入了高盛,才平息了战投投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局面。
如今我们知道,“摩高”两大投行在进入平安后,给平安带去了至今平安引以为豪强大的基因,也就是超越当时中国金融业一个纪元的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中国平安H股持股最大的持股者,还有中国本土业务一度做的最好的外资投行瑞银,以及海外最大的华裔企业家,泰国首富谢国民掌管的正大集团。算上这几位的持股,中国平安H股,俨然已经是一个外资庄股。
外资持股,中国平安并非孤例。但能够支持公司全面西化的,也只有中国平安了,原因在于引入战投之前中国平安已经是“红衣,黄皮”的状态。中国平安是民营企业里为数不多的拥有中字头抬头的企业,中国平安的出身于正儿八经的国有企业,通过眼花缭乱的股票稀释,逐步的私有化到管理团队手里。
作为外行人我们很难描述公司治理结构有多合理,但根据马明哲的说法,2015年的时候,中国平安集团外籍管理人员占比已经达到60%。这对于同样在港股上市的中国人寿,中国人保而言,亦是难以想象的。而中国平安的互金旗舰陆金所,是由一个正儿八经的白皮肤计葵生一手组建的,即使计总的本土化适应能力很强,但让老外当董事长,在国内主流金融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平安它本质上可能是摩高在中国保险界的投影。必须承认,在金融这个范畴,外国的月亮确实比较圆。
金融机构中的“腾讯“
就像近代经济的本质已经货币、财政两方面被简化成了流动性一样,商业的本质也从大大小小的架构、产品、模式被简化成了以流量变现的目标的流程。
中国平安是把流量变现做得最好的金融控股公司,有入口,有生态,也有闭环。大多数人对平安的生态、流量没有概念,原因是金融交易这东西本质是一个大额低频交易的玩意儿,加上金融在服务上并没有提升的迫切性,因为其构成的成本会以“羊毛出在羊身上“方式转嫁到消费或者投资端,所以干金融的人就特别实诚,数字可以解释任何结果。
虽然频率偏低,但平安的做法,其实可以类比腾讯。
腾讯的出发点是QQ账号,它是微信得以快速霸占移动社交市场的背后功臣。由QQ号、QQ邮箱衍生出的外部账号登陆,缔造了如今互联网创业者们必须要缴纳的“腾讯税“,这种税除了有形的费用,还包括无形的腾讯依赖症所构成的难以估量的成本,以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腾讯取而代之的长期折价。
那么平安是怎么做的呢?举个不怎么恰当的例子。平安的销售人员电话是小编唯一会拉黑的电话,因为平安的销售说好听点是最有“狼性”的,难听点就是最烦人的。他们绝对会让你感觉人生无处不是磨难,四肢百骸皆有病痛。“他们会让你意识到你的选择有”退可买平安保险保平安,进可开平安证券账户当韭菜,守可买平安银行理财保值,攻可投平安信托求增值,"。
平安内部的架构是枣核型的,前台销售和后台技术支持的集中度很高(当然集中并不等于少),中台的产品设计以及风控则种类繁多并各司其职。前台销售不根据中台条线分门别类,其被简单的分割为个人销售与团队销售,每个销售个体对接的都是整个平安集团的产品体系——这有点像超市导购的概念。后台技术与支持,现在则全面开始由科技金融部门接手,统管调动整个平安的运作体系。这种模式构成了我们对平安的一种认知——只有平安集团的客户,没有单纯的平安银行客户或者是平安寿险客户。
所以,虽说平安集团金融板块的扩容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不论是平安银行、平安证券、平安信托,都是借助并购而来的,但乍一眼看上去,这些金融机构都像是平安“原生”的一样。这种错觉造成的原因,一方面是枣核型的架构带来的,一方面则是平安对并购公司的治理改造,做的往往非常彻底。
内部治理结构理的很顺,中国平安可以做到把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做的门儿清,走账也都是敞亮敞亮的。好处是可以很好的对接科技金融作为后台指挥全局,以及很顺畅地对接中国平安集团业务整体的零售化转型。所以中国平安说的“金融+科技”双轮驱动,也许并非纯粹的自吹自擂。
碾压同行的“增量”
扯蛋之余,我们还是稍微感受一下中国平安估值的合理界限。
中国平安的估值体系一般“遵循子版块估值累加*集团公司折价“的原则。而理顺内部,让中国平安的多元化折价有很强的收窄空间——小编甚至觉得中国平安的体系应该采用的是多元化溢价,而非折价。
下方为大家展示的,是1300个交易日内,A股四大保险公司市值波动图。5年中,中国平安对其他三大保险公司,特别是中国人寿碾压式的侵占。
最近本土券商里有两家对中国平安做过详尽估值。一家是天风、一家是招商,两家人一家一家估了75.13元,一家估了67元。
如今(11月21日),中国平安迈过了1.4万亿市值大关。随之而来的是天风和招商计算的数字已经失去了意义。但是,我们仍然敢于持有中国平安,原因在于平安的增量比例数据,不论从什么维度,对比其他三家几乎是碾压式的。
如果一家企业是有多元化折价的,那么增速应该与规模呈反比,这时质朴的微观经济学和我们聊到的规模不经济的基础——然而中国平安却反其道而行之。
中国平安的金融控股优势,是三家所难以比拟的。金融业务条线的可复制性很高,“摩高“模式也可以照搬。在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中,枣核型的治理结构让中国平安前后端成本大幅下降,这些被降低的成本可以转而支持中台的产品和风控,并对其他几家竞争对手构成产品优势。
而根据平安估计,平安集团的内部交易系统平安云,每年有4400 万个账户, 1.3万亿次交易笔数,以及1 亿多次集团内部累计迁徙次数。
最近,平安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一个客户在同一家公司有3-4个账户,其粘性就会大大提高。所以平安最近做的事情,是把客户的概念拓宽到“用户“,将对目标群体的认定,从业务成单,拓展到平安账户的使用。现在看来,在金控领域把客户视作流量的,除了中国平安,也没有别的。
金融控股就像一个PE,仅仅靠兼并收购就可以做大体量。事实上其他三家,特别是中国人寿的玩的兼并收购并不少,但中国人寿近年尝试了很多海外商业地产,还有喜达屋等文娱酒店业务的并购,看上去似乎和主业没太大关系。而这些比较竞争优势,最后都转化成了中国平安市值的逐渐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