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股价持续上扬背后:华尔街终于get阿里巴巴了

yoyo0 2017-05-22

阿里巴巴股价持续上扬背后:华尔街终于get阿里巴巴了

文 / 网商君

5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17财年(从2016年4月1日起至2017年3月31日止)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该季度实现了60%的同比收入增长,达到了56亿美元,远超52亿美元的预期,并首次实现经调整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破百亿美元。

截止周五,阿里收盘价为123.22美元,盘中最高至126.4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自今年1月以来,阿里股价整体已经上涨了近40%。

阿里巴巴股价持续上扬背后:华尔街终于get阿里巴巴了

美国专业财经媒体《巴伦周刊》周五(5月19日)发表《为什么阿里巴巴这个庞然大物能够持续创下新高?》一文,用“冲刺的犀牛”来形容不断进取的阿里巴巴,并预期阿里股价会持续上扬并将在年内再创新高。

然而,一年半多前,《巴伦周刊》对阿里巴巴的观察是完全相反的论调。

《巴伦周刊》的“剧情反转”

2015年9月,阿里上市一周年之际,《巴伦周刊》发表了一篇封面长文《阿里巴巴,为什么它的股价可能继续下跌50%》,攻击阿里巴巴“账薄造假”,并质疑阿里的公司治理、利益冲突以及假货等商业行为,认为阿里布局的海外并购行为“不如人意”,阿里的股价会再挫五成。当时,受全球资本市场动荡的影响,阿里股价跌破了68美元的发行价。

《巴伦周刊》称,阿里巴巴公布的最新一季财报显示交易额低于预期,用户消费在减缓,随着中国经济放缓,这一情况只会恶化。文章还称,按照最新股价计算,阿里巴巴的前瞻市盈率为25倍,应向eBay的15倍靠拢。

阿里巴巴当即回应,《巴伦周刊》的报道是基于错误的计算,包括事实性错误,并存在断章取义。

而在上周五的文章中,《巴伦周刊》则将阿里巴巴这家市值已达3000亿美金的巨无霸比做一头犀牛,“调整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它的冲刺”。

《巴伦周刊》指出,阿里巴巴强劲的销售在公司四大主营业务版块均有体现。核心电商的收入同比增长47%至45亿美元,云计算和数娱分别同比增长了103%和234%,创新业务增长了88%。其中云计算收入,根据分析师的预测,可以从2016年的1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00亿美元,成为亚马逊、微软之后的全球又一大服务商。

中国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热情丝毫没有显示出放缓的迹象:截至去年年底,阿里巴巴的年度活跃买家增加了1100万至4.54亿,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则增加了1400万至5.07亿。

阿里巴巴目前的市盈率为27倍,《巴伦周刊》这次没有再拿这个指标说事,而是大赞“基于该公司的增长曲线,其价值很有吸引力。分析师预计,阿里巴巴的每股净利今年能跃升40%”。

华尔街终于get阿里巴巴了

《巴伦周刊》的“剧情反转”,说明阿里巴巴正用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在征服华尔街的投资者。上周,巴克莱、德意志银行、瑞信、HSBC等超过16家投行在阿里财报发布后随即上调目标价,平均目标价上涨幅度近10%,平均目标价达142美元,其中RaymondJames上调16%至160美元。分析师认为,在持续高速增长基础上,阿里巴巴未来收入预期仍然强劲。

长期以来,西方投资者及媒体习惯于用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及商业模式来对应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比如,把阿里巴巴称做“中国版的亚马逊”(之前是eBay),腾讯“中国版的Facebook”,百度“中国版的谷歌”。因为大部分西方投资者不懂中文,也没有使用过这些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对他们来说,最好的理解方法就是找到对应的美国公司及商业模式。当然,在他们看来,中国的这些互联网公司或多或少“抄袭”了美国的商业模式。

《经济学人》杂志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了这个问题。“就在不久前,硅谷的投资者还根本不把中国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放在眼里,认为它们不过是些边缘企业,往往都是照搬西方的产品。时过境迁,今天这些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经长成了巨头,并将野心扩展到国际市场。”

“自从中国互联网诞生,中国科技创业者最大的抱怨之一就是西方投资者不理解他们。”《财富》杂志专栏作者Clay Chandler在5月2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说道。

对阿里巴巴来说,即便在上市时创造了当时最大的IPO,被美国媒体广泛报道,投资者也被马云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但要让西方真正地理解阿里巴巴所处的中国环境和独创的商业模式,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虽然马云在国内已经如雷贯耳,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后也扩大了海外知名度,但对于大多数外国人来说,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仍是一个谜。”《财富》杂志在今年4月的一篇关于马云的封面特写中如此写道。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则在最近接受国内媒体群访时表示,对于美国的投资者来讲,要他去理解一个自己不能够使用服务的产品确实不容易。“因为我们的服务都在中国,国外的应用服务也很少,他们都是亚马逊的用户,所以搞的很清楚亚马逊是怎么回事。但是我们不是亚马逊,我们比亚马逊复杂的多,他很难理解有这么个‘怪物’在那儿放着,又那么大,开口就说几亿消费者、几百万商家。”

但张勇强调,“我们不按照股价来运营我们的业务”。他相信,“把事情做对了”,市场就会慢慢认可。“要让别人理解你和看懂你,第一是要把自己做对,第二是要拿到结果。我们连续几个季度,其实不光是财务指标,经营指标也不错,所以大家看了以后自然就相信了。

去年6月14日,阿里巴巴举行了上市以来的第一次投资者日大会,200位全球机构投资人和分析师受邀来到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包括马云在内的公司高管集体亮相,向他们介绍公司最新业务发展和战略目标。

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投资人直观地了解了阿里从电商到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物流体系、数字娱乐及国际化扩张的新型互联网全球商业生态体系的形成。

在过去的一年中,很多投资机构对阿里巴巴战略的认识和理解正变得越来越清晰,也对阿里所说的生态体系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因此不断调高阿里的目标价。

美国媒体对阿里巴巴的理解也在深入。《财富》杂志今年4月的马云封面文章以“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正在赋能全球”为题,指出,马云以意想不到、鼓舞人心的方式,作为自由贸易和慈善的倡导者,论证了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开放电子平台可以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去帮助小企业开拓更多的消费者。马云的愿景是在全球范围内,在阿里巴巴各个数字平台通过技术实现买卖、支付、物流。

而美国《新闻周刊》则在今年5月初的一篇封面报道《贸易战中的“万能杰克”:马云勇闯硅谷,或能修复中美贸易逆差》中,用一整章介绍了阿里巴巴近年来的战略布局与扩张。文章认为,马云的构想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国,他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并将阿里巴巴集团带入支付、云计算、文娱等众多不同的商业领域。

今年的6月8日至10日,阿里巴巴将举行第二届投资者日大会。欧资投行瑞银认为“这是股价上涨的又一催化剂”,期待阿里管理层在投资者日分享核心战略增长领域的进展。瑞银还认为,“阿里管理层持续努力提升公司透明度,让投资者欣赏阿里的平台飞轮。”

华尔街终于get阿里巴巴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