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越战争的意义

世界说 2018-01-01

现在国内有关中越战争的资料非常稀缺,我们费了很大力气收集到的信息现在看来许多都难辨真伪,所以我们认为对中越战争的研究应慎之又慎,这就是下面即将奉献给大家的《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一文。

冷战的转折点其实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这场规模有限,时间短促,方式落后的战争当时虽然引起整个世界的震动,但不久就被人遗忘,没人会想到从这一年开始,仅12年整个苏联东欧集团就彻底崩溃。而在此之前的34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尽各种办法削弱苏联,都收效甚微,苏联在1979年反而达到了其扩张的巅峰。

(一)中国在冷战中的特殊作用,

苏联在这么短的时间戏剧性地崩溃,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尽管苏联崩溃22年来各种各样的评论层出不穷,已经发表的着作和政论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其中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却论述不多,那就是中国在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之间发生了战略角色的转换:中国从苏联名义上的盟国变成了美国事实上的盟友,而完成这一转换的标致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

简析中越战争的意义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美国建国以来遭受的两场最大的挫折,前者被世界公认为美国的失败,后者更是美国自己都承认的失败。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军时,美国的民心、士气都跌到了历史的最低谷,整个国家也处于分裂的边缘。切肤之痛让美国深切认识到不能再在以一敌二的劣势环境中继续硬挺,不然强大的美国一定会走向崩溃。中国是个不能小看的独立对手,既然美国不能同时打倒两个巨人,那就得想办法把他们拆散,各个击破。由于当时美国的主要威胁还是苏联,中国又跟苏联接壤,联苏击华只能让苏联人得实惠,所以美国人经过考虑自然就选择了联华击苏。高傲的美国人于是放下架子开始向中国示好,而在此之前中苏之间的分裂、论战以及边境武装冲突也为美国战略目标的转移创造了契机,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这对不共戴天的敌人开始化敌为友。

(二)越南的悲愤和梦想

越南紧邻中国,是中南半岛的大国,但是在亚洲只能算中小国家,放到全世界这个范围更是地地道道的小国。小国的战略视野一般比较狭窄,对世界大局作用有限,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问鼎世界政治的幻想。中国周边的小国多多少少都有取代中国的梦想,一有机会就死抓住不放,而且不惜一切代价,敢冒任何风险。日本在19世纪70~90年代就曾经成功尝试了一次,收获颇为丰厚,不然这个遍布火山、经常地震的贫瘠岛国现在谁知道它在哪儿?尽管日本人最后尝到了原子弹爆炸的恐怖,但这并不能完全浇灭中国周边小国的那个梦想。在日本人初次开始行动整整100年后,国土轮廓也呈长条S形,跟日本的轮廓极其相似的越南又开始了大胆的第二次尝试。

简析中越战争的意义

(三)周恩来的警觉和邓小平的对策

越南取代中国的尝试准确地说是从1974年开始的,当年中越边界有了一些小的摩擦和纠纷,越南此举是在试探中国的反应。不幸的是越南的举动立即引起了中国的警觉,中国跟苏联不同,已经拥有了一批世界大脑级的战略家,尽管有第一夫人江青的骚扰,老辣的周恩来还是很快就嗅出了越南想反叛的气息。周恩来拥有遍及世界的情报网,而且运转效率非常高,源源不断给他提供各种准确的信息。周恩来根据他掌握的至今都没有公开的一批高级间谍的情报,十分敏锐地觉察到越南人在走100年前日本人的老路:整整100年前的1874年,日本人冒险在台湾制造纠纷,试出了当时中国满清政府虚弱和无能的本质,日本据此判断自己的扩张挑衅不会招致中国大规模入侵的报复。第二年,即1875年,日本便出兵朝鲜,将自己的影响大胆地锲入中国传统的势力范围——朝鲜半岛。10年后,即1884年,日本借中法战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自己在朝鲜的地位。又过了10年,即1894年,日本更是以朝鲜为基地向中国全面开战,最终打败中国取代了中国在亚洲的地位。以后中国遇到了什么周恩来用不着去翻历史书,中国在20世纪前半叶的悲惨遭遇使他准确判断出越南象日本当年一样,萌生了控制中南半岛的野心,只要中国不作为,越南统一后下一步就会把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一个个纳入势力范围,这些国家在如狼似虎的越南军队面前简直绵羊不如。然后越南就可以以中南半岛为基地,瞅准机会与苏联南北夹击打败中国,取代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尽管周恩来知道这只是某些越南领导人头脑中笼统的想法,他还不完全相信越南人真会付诸实施,但他清楚越南一旦有了这个非分的想法,全世界除了中国以外没有谁还能阻止她,美国不会为中国火中取栗,苏联则巴不得越南这样干。周恩来跟越南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深知越南取代中国的野心被压抑了千年之久,一但释放会象日本那样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周恩来不会忘记,1874年日本人开始向中国挑衅时,不光李鸿章,连日本的许多高官都认为是在找死,但是不受抑制的日本人为实现梦想爆发的能量实在惊人,20年后日本不仅没有死,反而差点把中国弄死。历史的教训让周恩来不敢象李鸿章那样对越南不屑一顾,必须赶快采取措施浇灭越南人头脑中不切实际的邪火,如果无动于衷,以后的代价中国恐怕承受不起。

当时还在内乱的中国没有能力对越南斥诸武力,周恩来最初的策略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首先,他想通过高层会晤把越南拉回来,重温“同志加兄弟”的旧梦,但很快发现这不过是中国方面的一厢情愿。周恩来于是故计重施,想象1954年奠边府战役后以及1972年尼克松轰炸河内时那样,限止对越南的军事援助,并停止**威胁胡志明小道的柬埔寨亲美政权,以此来逼越南回头。从1974年开始,中国对越南的军事援助不再那么慷慨,并通过基辛格转告美国,支持在柬埔寨建立一个非共产党的政权。但是这些象大人威胁不听话的小孩儿的办法对越南已经不起作用,越南早已不把中国当成一个有权威的家长了,在阴谋被周恩来看穿后,更是直截了当地叫嚣中国就是越南的“头号敌人”。周恩来的举措非但没有震慑住越南,反而刺激越南加快了行动的步伐。

(四)稚嫩的越南的幼稚

被中国断了奶的黎笋开始了极其荒唐的行为,他仍以打败美国的最大英雄自居,到死都没认识到越南战争其实就是越南人用身躯替中苏跟美国人较量。1977年11月,高傲而又幼稚的黎笋跑到北京,以恢复中越关系为交换条件,要求中国继续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老奸巨滑的邓小平可不稀罕什么恢复关系的空话,他发现黎笋要的军援对付红色高棉绰绰有余,真给了恐怕倒霉的不仅红色高棉,连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甚至中国自己都得遭殃。邓小平进一步肯定了周恩来两年前的判断,拒绝了黎笋的全部要求,黎笋访华遇到了国际关系史上少有的冷遇。现在的史学家仍然不明白1977年黎笋为什么访华,既不是去求中国,也不是去试探中国,而是去把自己的底牌全抖落给了中国,除了加快越南的灾难外什么都没得到。选择这么一个幼稚、狂妄、顽固、不知深浅的人当国家领头人,实在是越南这个国家的悲哀!更可悲的是黎笋竟然认为邓小平是中国领导人里唯一对越南友好的人,根本没看出邓小平礼貌客套背后的杀机,以这样的见识还在领导越南取代中国,简直是整个越南民族的奇耻大辱!!所以中越战争还没有开打,胜负就已经命中注定!

简析中越战争的意义

从中国碰壁回来后,黎笋决定换一个靠山,转而向苏联寻求大量的军事援助,因为这时越南的战略举措已然启动,刹不住车了。而苏联这时并没有仔细考虑答应越南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她仍然认为中国是一个应竭力打压的对象,越南这个原先中国的重要盟友脱离中国投入自己的怀抱,这无疑对中国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和羞辱,符合苏联的利益。但是苏联人没有认识到,邓小平扶植红色高棉可以有效打击越南,而自己扶植越南则不可能同样打击中国,勃列日涅夫对中国有可能因此倒向西方严重估计不足,他好象没想过这一局面对苏联的致命性。苏联的力量明显弱于美国,以美国那样的国力在两掐一的情况下还险一险崩溃,苏联要是处于同样的境况,无疑会更加危险。再者,苏联援助越南也让越南自己身处险境。越南与苏联之间隔着中国,直线距离超过5000公里,越南有事苏联不可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而且越南还是个小国,几乎没有国家赖以存在的重工业,中国想要收拾成本太低,出动1/30~1/20的兵力即可,而苏联想要同样收拾中国一番,非出动1/2以上的兵力不可。所以,中国想要教训越南轻而易举,而苏联想要回敬中国则势比登天,苏越要是结盟无论对越南还是苏联都是一项糟糕透顶的选择,越南不可能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得到苏联的温暖,而苏联则很有可能被越南拖进冰冷的地狱。

邓小平一点也没浪费越南人留给自己的机会和时间。在他的撮串下,1979年1月1日,中国跟美国正式建立了的外交关系,彻底打破了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的沉闷局面,这离越南出兵柬埔寨仅仅7天。紧跟着,邓小平马不停蹄地出访美国,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出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迎接共产党中国来的高官。邓小平把自己出兵越南的意图全盘透露给美国总统卡特,希望美国跟自己一起分割吃肉。但是卡特脑子迟钝,没看出一场饕餮盛宴正等着美国,他以为邓小平疯了,傻兮兮地劝介邓小平别忘了美国在越南的教训。邓小平见卡特不开壳儿,当即表示不管美国态度如何,中国都要坚决打一仗。当时的邓小平就象在牌桌上偶然看到**不小心露出底牌的赌徒,不顾一切地将兜里所有的钱都掏出来拍到牌桌上,根本不管周围一群人莫名其妙、目瞪口呆的眼神。2年后,接替了卡特的里根被赚得盆满钵满的邓小平搞得眼热心跳,冲上牌桌比邓小平玩得更大,从而为美国赚到了更多更大的红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