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饭桌 2017-12-14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彩电企业的市场竞争,至今未走出低价竞争的泥潭,特别是在2017年大量彩电企业再次深陷巨亏泥潭中。由此,很多企业将矛头指向互联网企业的低价搅局,以及液晶面板材料价格的持续暴涨。那么,造成彩电企业持续陷入低价泥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杨嘉||撰稿
最近三年多来,面对空调、冰箱、洗衣机,以及厨电、小家电等品类,在一线市场上的零售均价纷纷上涨,上涨幅度从10%-30%不等。特别是上涨手段均是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推高中高端产品占比,实现厂家、商家利益的共赢。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冰箱市场零售均价同比增长12.9%,达到3689元;洗衣机零售均价同比增长10.4%,达到2632元;空调零售均价同比增长6.7%,达到3764元。
与此同时,电视机的产品价格却在中国市场上出现新一轮持续的下跌,行业处在亏损的边缘、大量企业陷入巨额泥潭之中。即便是在55吋、65吋开始取代42吋、32吋产品,成为市场消费的新主力军,这仍然无法推高彩电市场的销售均价。今年以来,55吋、65吋产品均价自上市以来一路下跌,目前55吋电视最低已跌至两千多元,与几年前42吋电视售价相当。
为何在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同行纷纷涨价、开启价值竞争新战役之际,电视机的价格却一路下跌,甚至已经陷入了跌跌不休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正如一些消费者所说的,“买家电时总担心白电产品涨价,却总是看到电视机一路降价,反正晚点买就是没错”。
表面上看,这几年来大量互联网企业在彩电市场上的“烧钱”策略,带来的电视机低于成本定价甚至硬件免费,造成电视机市场价格的一路下跌。引发众多中外彩电巨头也不得不以降价来抢夺市场份额,由此陷入新一轮的低价格竞争泥潭之中。的确,互联网电视是这一轮彩电低价战的元凶和祸首。
但应该看到的是,互联网企业不只是进入电视机行业,还进入空调、冰箱,甚至洗衣机行业,为何互联网企业竟然可以拿低价搅局电视机行业,而没有动摇白电产业的竞争格局?关键原因在于:一方面,彩电产业相对于空冰洗,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巨头称霸、寡头主导的产业竞争格局,没有2-3家企业可以完全主导市场发展和竞争,即缺乏大企业的市场霸权;
可以看出,过去几年来,虽然海信、TCL、创维取代索尼、夏普、三星成为中国彩电市场的三巨头。但是,索尼和三星在高端仍然强势,而夏普则接棒乐视再以低价抢夺市场,打乱市场竞争格局。由此,拖累其它彩电巨头也不得不应对低价竞争,拖累中高端转型。可以说,彩电产业的品牌格局一直处在动态的变化中。不像海尔、美的、格力可以在白电产业完全主导竞争格局。
另一方面,至今很多彩电领军企业,一直未能掌握产品定义权和迭代的话语权。虽然近年来海信、TCL开始在激光、量子点等新显示技术上持续突破,但中国彩电产业在发展之初就面临着“缺屏少芯”的产业链断层,导致大量中国彩电企业在产品技术和定义上,一直受制于人。无论是以CRT时代,还是液晶时代,本土企业都处在产业最低端,被日韩企业牵着鼻子走。
如今在传统液晶电视深陷新一轮低价格泥潭背后,还有一层重要因素,那就是彩电技术陷入迷茫期,OLED显示、量子点显示、激光显示各自争夺未来话语权,却迟迟未能找到产业突破的新方向。由此也就加速液晶电视同质化下的泥潭乱战更加严重,预计这一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虽然,最近几年来本土彩电企业一方面在寻求于下一代显示技术上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还在解决“缺芯少屏”的产业链断裂问题。但是这既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及持续的投入,还需要面对电视机行业特有的更新换代速度快,很多计划跟不上变化快。但近年来整个彩电产业低价格竞争泥潭的教训却是深刻的,一没有产品话语权、二没有市场定义权,注定要在一线市场竞争中被动挨打、甚至只能以低价参与竞争。
由此,站在2017年末和2018年初的拐点上所有家电厂商,不管外部原材料价格怎么变化,互联网企业如何采取低价烧钱手段搅局,关键是要夯实内功,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真正主导市场竞争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