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yn 2018-01-30
34 岁的田追子在 2017 年双喜临门,年初升级当了爹,年终从董事长手中接过了“最美圆通人”的奖杯。
凭着 6 项自主研发设备,3 项正报批专利的发明,田追子在台上接受了 40 万圆通人的掌声,而奖品是一辆汽车。
被砂锅店耽误的程序员
田追子是陕西人,家中排行老三,年轻时当了 5 年兵,擒过贼,斗过匪,多次立功。临近退役,母亲希望田追子转志愿兵,一个月能领 2000 元,还包吃穿住,谁想田追子撂下一句“总有一天我能月赚 2 万”,脱下军装走向社会。
没文凭,没经验,田追子没找着工作,索性去了北京读书,报了一所民办大学的二年制计算机专业。
搞发明后的田追子,胡子拉碴人瘦了 20 斤
学校没什么学习氛围,这让田追子成了异类,他保持着军人的自律,把大部分时间耗在了啃代码上,为了能够上网查看更多的教程,有一次他破解了宿舍的 WIFI 密码,这让他确信,自己有学习计算机的天赋。
然而,两年学业结束,计算机天赋并没有帮田追子成为程序员,他反而和弟弟合伙开起了砂锅加盟店。每天固定的菜式,多少油,多少盐,都有统一标准,田追子觉得自己的生活也被标准化了,就像加盐的勺子,永远不能过量。
2009 年 9 月,田追子听说圆通在西安地区开放加盟业务,他马上借来启动资金,包下了西安桃源北路丰庆网点的派送及收单业务,一干就是 9 年。
降不下绕不过的人力成本
田追子的办公室门上,挂着总经理办公室的牌子,可是丰庆网点这样的配送网点,圆通一家全国就有 6000 余个,所以他从不端老总架子,遇到什么困难,总会撸起袖子亲自上阵。
当家不易。尤其近几年,人力成本不断上涨,以丰庆网点为例,员工工资占总成本的 60% 以上,单件包裹的毛利跌至 3 毛。
可是在快递行业,有些工作只能靠人堆。就拿快递扫描来讲,每天早上和中午,网点都会从转运中心拉回要派送的快递,一车包裹卸下来,需要三四个快递员拿着手持 pda 把枪一件件扫描,这样才能确认快递到达网点,并将最新的物流追踪信息同步到快递公司官网以及淘宝等电商平台,一车的包裹,通常要扫上好几个小时。
办公室到处是淘来的基础设备,像个废品收购站
到了晚上,一天揽收下来的包裹又要出港,上车前还是要靠人工再一件件扫过去,然后才能发往转运中心。
这几年,快递行业面临着招工难离职率高的问题,这让田追子不胜其扰。经过培训的快递员每小时可处理 1200 件快件,可是一来熟练工也可能会出错,二来一旦员工离职又要培训新人,一个月才能上手,这大大增加了网点的用人成本。
只花 5 块钱破解核心技术
能不能用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通过网络,田追子知道了德国西客、日本基恩士,甚至试用了这些物流自动化领域大佬的产品,不过他却发现这类基于国外环境设计的洋设备,面对国内物流庞大的工作量时有些水土不服,而且进口设备动辄三四万、六七万一件的价格,也让渴望节流的田追子们望而却步。
去年 4 月,为了削减开支、提升处理效率,圆通西北管区及管委会决定自行研发自动化设备。
这个消息很快在圆通内部群内发酵,当天下午,田追子就收到了领导发来的一条视频链接,视频画面是一家意大利公司研发的流水线上下车扫描机器,设备已经投入商用,售价要 75000 元一台。
望着画面里快件在流水线设备上扫描入库一气呵成,田追子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自己试着研发一个设备?
当天,田追子就找来一台废弃的黑白工业相机、一个手机固定架、一台电脑,还有一张从快递件上撕下的面单。他不擅长解码,就花 5 块钱在网上下载了解码软件。
田追子用手机固定架将相机固定在桌面正上方,并与电脑联网,然后将面单上的条形码对准相机,用手机上的手电筒键补光,一边拍照一边让解码软件运行。
几次失败后,奇迹出现了,一行数字跃到屏幕上,这意味着这套简陋的系统读懂了条形码的含义。
睡总经理办公桌的发明家
原理懂了,田追子有了巨大的信心,但要把简陋的实验设备,变成稳定可靠的商用设备,却给他制造了无数的困难。
第一道难题是摄像头。田追子先后买了十几种品牌的摄像头,都达不到识别要求。后来他想到北京上学时认识的朋友何俊超和洪光,这两人在杭州经营一家图像公司,主要做汽车四轮定位,有用于轮胎检测的摄像头。
一听田追子想把自己的摄像头运用到包裹识别上,两人觉得老朋友很疯狂,因为轮胎跟快递看上去完全搭不上边。
架不住田追子的热情,两人把摄像头寄给他试一试。结果田追子发现,这是自己使用过效果最好的摄像头,他当即请求何俊超和洪光帮忙,设计一套用于物流的摄像头识别算法,这套算法,能让摄像头在不同大小的包裹上准确捕捉并识别出快递面单上的条形码。
圆通振兴路公司的刘帆是田追子在圆通认识的好朋友,听说田追子在搞自动化,他抛下“正业”,跑来当“秘书”,负责帮忙后期的测试。自此,由西安和杭州两地 4 人组成的小团队成立。
测试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同一个镜头下,面单清晰的能识别,模糊的就不行;传送带的速度也很难把握,快了摄像头扫不到码,慢了又影响效率。摄像头的高度、间距、光源,也需要不断的调试……
田追子的总经理办公室,渐渐地成了废品收购站:刚拆封的包裹丢了一地,高速公路上抓拍补光用的相机光源被凌乱的扔在一边,从赛格市场淘回来的旧显卡堆成小山,各种五颜六色的电线和 LED 驱动光源缠绕在一起……
办公室到处是淘来的基础设备,像个废品收购站
员工进进出出,眼看着醉心研发的田追子,从一个衣着光鲜的帅哥变成胡子拉碴、蓬头垢面的“犀利哥”,人也瘦了整整 20 斤。早上 6 点上班的揽件员,总能看到总经理办公室灯火通明,田追子常常是头枕两三本书,就睡在了办公桌上。
一战成名的自动化设备
二个月后,田追子团队研发的初代“自动下车上车扫描机”,开始在丰庆网点投入试用,从不断出错到稳定运营,自动化机器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网点的进出港操作员从原来的 11 名缩减至 3 名,人力成本大幅降低。
田追子和刘帆在调试他们的“自动下车上车扫描机”
去年 8 月,圆通定点扶贫的周至县,到了猕猴桃上市的季节。公司决定,将田追子团队研发的自动下车上车扫描机应用在前置仓内,结果这套设备一战成名。以 5000 票水果件为例,减少了 3 名上车操作工,节省 1 个小时操作时间,网点可以提前 1 小时到转运中心交件,整体出港时效得到提高。
随后,圆通西北地区的二十多个网点陆续装上了田追子这套设备,单套购置费在 6000 元左右,平均算下来,能节省 7 成人力成本。
在公司的鼓励下,田追子团队就像开了挂一样,又陆续开发出自动揽收及驿站入库拍照多功能智能扫描机、传送带自动称重揽收上下车设备单线/双线、传送带自动称重揽收+自动上车一次性扫描设备、简易便携式自动揽收台、便携式自动揽收扫描箱等多种自动化设备。
田追子和他的视觉自动扫码揽收设备
此外,田追子还研发了三种国内独有的系统和设备,正在报批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