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4度的口感,太古可口可乐如何让IT资源没有“淡季”?

Aws金 2019-07-02

“在中国快消品行业,太古可口可乐将所有IT系统完整迁移到AWS云,比较有代表性,我们是先行者。”近日,太古可口可乐IT运营总监李轲在参加AWS技术峰会(上海站)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使用AWS全面上云,太古可口可乐的IT基础设施响应业务需求的时间从几个月缩短到几天,降低了底层架构的运维复杂度,并可以根据业务变化灵活伸缩。同时,太古可口可乐得以加快内存数据库、无服务器架构、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为业务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作为可口可乐全球销量第五大装瓶集团,太古可口可乐拥有在中国大陆11个省份和上海、香港、台湾以及美国西部广泛地区制造、推广和经销可口可乐公司产品的专营权,运营区域覆盖7亿人。它的母公司太古集团,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业务覆盖地产,航空,饮料及食物链,海洋服务,贸易及实业。

为了4度的口感,太古可口可乐如何让IT资源没有“淡季”?

太古可口可乐在AWS技术峰会(上海站)展示基于AWS云的物联网终端应用

伴随着移动化、数字化浪潮的来临,太古可口可乐的IT系统需要支持的业务类型和用户数量呈指数级上升,如何快速调整IT资源应对市场变化,让IT架构更加灵活、可扩展,降低运营复杂度和成本,成为了太古可口可乐的重要挑战。

在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驱动下,太古可口可乐在2017年决定上云。2018年在AWS的帮助下,太古可口可乐踏上了All In AWS的全云之旅,将包括SAP和CRM等所有数据中心业务系统全部迁移并运行在云端,并完全关闭了线下的生产及灾备三个数据中心。

为了4度的口感

炎炎夏日,一瓶4度的可口可乐,能够给汗流浃背的你带来冰凉的快感。而将恰到好处的口感和品质保障带给每个消费者,背后凝结了太古可口可乐锐意数字化转型,创新业务模式的点点滴滴。

在社区、交通枢纽、商超、办公楼宇......太古可口可乐免费投放的几十万台冰柜遍布中国的各个角落,它们构成了太古可口可乐营销网络的神经末端,如果能通过这些触手,了解每个消费者购买饮品的频次,哪些饮品最受消费者青睐,再将这些用户的购买行为,根据区域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整合,从而转化为更加精准的投放策略,将极大的带动太古可口可乐的整体销量,也能带给消费者购买饮品的便利。

过去,每一台冰柜该投放在哪里,全凭区域销售代表的经验来判断,更谈不上进一步深入的管理,比如温度是否能够保持4度的恒温?冰柜中的货品是否能实时满足消费者的所需?单位时间周期内,试点投放冰柜的使用情况如何?这些随时发生的敏感变化,以及庞大的冰柜投放数量,只凭人工经验的判断显然无法做到市场营销的精准布局,以及保证用户体验。

为了4度的口感,太古可口可乐如何让IT资源没有“淡季”?

太古可口可乐IT运营总监李轲

“可口可乐的文化是要保持4度的口感,所以我们要让消费者第一时间拿到的饮品足够冰”,李轲说。

现在,太古可口可乐的每一台冰柜已经“变身”为了智能的物联网终端,利用IoT、RFID、移动支付等技术,它能够实时获取如冰柜开关门的频次,货品数量变化等数据。比如在每个瓶的底部都有RFID,当消费者扫码支付,打开冰柜,拿走货品,冰柜的感应器能够知道消费者买了多少货品,买的是可口可乐还是雪碧。

采集到的数据回传到后端,在AWS云的帮助下做大数据的分析,有效实现了对业务的快速响应。“数据的融汇和挖掘,颠覆了我们对传统业务模式的认知,因为云在后台的支撑让太古可口可乐的业务实现了数字化的创新”,李轲说。

有了云和更多新技术的支撑,太古可口可乐结合市场的需要,加快了自助售卖机的市场投放,这进一步增强了他们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在自助售卖机上投放广告、市场活动预告,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参与度,后期还会开放API接口将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引入到这些智能物联网终端上。

让IT资源没有“淡季”

快消品行业受季节波动的影响较大。在销售的旺季,太古可口可乐会利用其投放到市场的销售终端,来发布产品促销和市场活动来扩大货品的销量,海量数据的收集分析,与消费者的实时互动,移动支付等信息,这离不开可快速、弹性扩展的的底层IT基础设施架构,提供计算资源来满足应用需求。

“在传统数据中心架构下,扩展计算资源从设备采购下单,到发货到货,再到安装部署,需要几个月时间,难于满足快速多变的市场情况。”李轲说,“而在云端,只要预算允许,需要上新的功能,我们可以在几天时间内,按需获得几百台服务器的资源。”

满足按需弹性扩展资源的同时,在灵活的云架构下,太古可口可乐在销售“淡季”,可将计算资源释放出去,有效避免了过往传统IT架构对资源的浪费,使得IT的投入,不再受季节波动的影响,将成本做到了最优化。

另外,云成为了太古可口可乐实现新业务场景,以及采用新技术的助推器。“任何新技术都有风险,需要花费时间在业务环境中去测试,才能确保它能够匹配到IT基础设施中。利用AWS云服务,我们不需要投入精力去管理底层复杂的技术架构,云服务即开即用,让IoT、大数据分析、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等技术真正用了起来,给驱动业务发展带来了价值。”

现在,李轲的技术团队可从容应对来自业务前端的需求,云让技术团队从原来IT运维的繁重工作中解放了出来,可投入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快速响应业务创新。前端写代码,通过API向AWS的服务要资源,要功能。

All In AWS的先行者

“在中国快消品行业,太古可口可乐完全迁移到AWS云,比较有代表性,我们是先行者。”

2018年11月12日,对李轲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太古可口可乐实现从传统IT基础设施完全切换到AWS云的第一天,他没有加班,从容淡定的赴约朋友的饭局,这个情节成为了李轲与圈内好友们的谈资。他微笑着回忆,“通过前期多轮的演练,我们在2018年的双11完成了系统的真正切换,整体效果非常好。朋友们都以为我那天仍然非常忙,会面临很多切换后的问题。”

为了4度的口感,太古可口可乐如何让IT资源没有“淡季”?

通过李轲分享的路线图,太古可口可乐的全云化过程,从与AWS达成合作到All In用了1年时间,经历了100多个系统迁移上云,两次切换演练等重要里程碑事件。他表示,“我们的项目实施差不多一年,但前期的准备、评估、测试与实施加起来差不多两年时间左右,因为技术难度较大。”

作为传统的制造企业,太古可口可乐是一家高度利用IT技术进行业务运作的公司,在上云之前,拥有3个完备的业务和容灾数据中心,超过600台服务器和几百TB的数据规模,并已经具备了一套完整的IT系统,涵盖生产、销售、物流、财务、数据分析、人力管理、IT系统管理等各个环节,如SAP系统、前端业务系统,数据仓库、供应链管理系统、销售跟踪系统、自助贩卖机系统等,并大量使用移动端应用。

All In AWS也曾让太古可口可乐有过顾虑,但很快这种顾虑就被管理层坚定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决心所打消。太古可口可乐IT总监何志辉表示,“全云化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凝聚了我们与AWS的智慧。因为在前期,与AWS有过频繁的沟通,包括人力、物力和资源投入等等,但我们有个共同的想法是要打造一个‘All In’的项目,而且要成功。”

为了4度的口感,太古可口可乐如何让IT资源没有“淡季”?

太古可口可乐IT总监何志辉

李轲补充说,“在选择AWS之前,我们也对比过不同的云供应商,主要关注技术架构兼容性和产品功能覆盖度去考量。AWS所提供的服务数量最多,而且很多服务和功能与我们的需求吻合,而当时其他供应商的功能还未落地。在这两个前提基础上,还考量了成本,服务能力和企业文化的同步。”

如何全力以赴上云?

摆脱思想包袱,选定AWS之后,太古可口可乐开始全力以赴上云。混合云还是完全公有云?有无安全性顾虑?AWS如何匹配技术架构和业务逻辑?如何在不影响业务正常运转的情况下逐步迁移?......李轲的很多思考和经验都有借鉴意义!

混合云无法真正满足我们对业务快速变化的需要。李轲认为,来自消费者、经销商、物联网设备的海量数据,采用混合架构势必让一部分业务系统放在线下,而这会给业务变化带来制约。他举例,“如果将核心ERP系统和数据库放在本地数据中心,但数据量突发时,数据库要扩容,我们根本没时间去升级扩容,将让我们失去市场竞争的先机,从业务战略需要的角度,需要一套可扩展灵活的平台。”

对安全的三点考量。李轲认为,不管是本地数据中心,还是公有云,只要有互联网连接,数据都存在安全风险。“第一,评估数据价值和敏感度,如果数据有安全风险,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放在云端,我们认为可控;第二,在云端如何保障安全,除了AWS提供的安全防护功能之外,AWS的完整云生态系统有很多第三方安全应用可供我们选择;第三,我们通过普华永道做了上云的审计,包括云架构、安全管控、合规等,根据评估查漏补缺。”

迁移不能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转。李轲认为,每次演练都当做正式切换去对待,他回忆,“跟以前在传统IT架构中做容灾演练一样,我们会择机把业务环境在云中拉起来测试,当然我们会保证不让实时产生的数据进入到测试环境,通过这种反复的演练,来验证系统的真实可用。”这个过程中,数据的交互,延迟的处理,I/O速度的处理等等严苛的技术练兵,为All In的正式切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AWS如何匹配技术架构和业务逻辑?李轲说,AWS能匹配最好,实在不行重构。“传统IT架构中很重的数据库架构、中间件、集中的计算资源架构、负载均衡等跟云上的架构逻辑不一样。要在云端实现它们,我们花费了很多精力。比如,工具的选择、功能的配置;能否达到原来的标准;AWS没有合适的工具怎么办?实在老旧的系统只能重构。”采访中,李轲表达了对AWS对技术架构兼容性和完整生态链的认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