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值得引进一下国外造轮子的套路

87510592 2019-06-20

写这篇笔记的动机有点不纯, 我觉得国内应该多造些轮子,
今天 Facebook 的 yarn 出来了, 然后国内刷屏,
这也不是 Facebook 第一次这么干了, 总是搞大新闻.
我觉得, 国内也应该搞一搞, 反过来的对英文社区施加影响.
而且刷屏这种事情, 恐怕还真多要套路

根据新闻刷了一下, Facebook 的准备蛮多的,
GitHub 不用说, 然后是文档, Facebook 开源博客上发了文章,
https://github.com/yarnpkg/ya...
https://yarnpkg.com/en/docs/m...
https://code.facebook.com/pos...
然后, 连 Twitter 账号都准备好了, 并且开始发消息:
https://twitter.com/yarnpkg
Logo 都画好了...
感觉值得引进一下国外造轮子的套路

也有了介绍的文章, 不过估计不是官方的:
https://blog.getexponent.com/...
然后是 Hacker News 跟 Echojs 上马上被刷到榜首:
https://news.ycombinator.com/...
http://www.echojs.com/news/20527
至于说 Twitter 上 Facebook 员工的消息, 以及转发, 就不用说了:
https://twitter.com/search?q=...

Facebook 发布的模块一定好吗? 不一定, 从历史看有点差距,
比如 Babel 的质量, React Native 的质量, 就比不上 Google 的东西,
几乎是出了名的新技术直接往社区推, 把大家当成小白鼠,
可是呢, 小白鼠们依然喜闻乐见, 因为结果还是能提高生产力.
所以显示情况是, 明明有 bug, 他们还是会推, 这是他们的做法.

npm 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们也不是第一个去解决的,
至少国内 cnpm 已经有年头了, 每当国内安装慢, 大家都会想到 cnpm.
不过比起 yarn 的架势, 真的 cnpm 简直就是悄无声息的,
如果没有墙在打广告, 淘宝外面有多少人知道 cnpm 呢, 不好说吧.
至于代码质量如何, 我道行浅说不上来, 有兴趣自己看:
http://weibo.com/1774310572/E...

这么些年了, 虽然总体上说开发实力跟老美有差距,
但是以顶尖开发者的能力估计, 总应该能跟那些大厂拼一拼吧,
早年的 seajs spm 搞定算是轰轰烈烈, 示例应该还是在的,
而且阿里的同学看到接了好多 TJ 留下的锅,
加上 weex, 不知道能不能把 vue 算进阿里去...
总之吧, 以前没法跟国外比, 现在总应该可以了吧?

再说开发者的数量, 根据我手头的 Google Analytics 数据:
CNode 每天访问用户 15k+, React 中文论坛每天用户 4k+,
虽然是粗略的数据, 但是完全不算少了. 设想一下丢到 Twitter 上...
貌似国内现在微博, 知乎, 微信, 这些渠道我看到的新消息比较多,
不上 QQ 群, 其他的逛的也少... 估计还有很多错综复杂的社区,
我不熟悉去哪里找更多详细的数据, 知道的请评论告知,
总之就是这么大的程序员群体, 要做出点事情, 应该能非常热闹的.

国内混技术社区貌似热情跟国外还不大一样, 看社区的发展吧,
很多人觉得 Clojure 完全是小众语言, Lisp 神教, 不咋地不咋地,
但是我如果说 Clojure 2016 有 2 次以上百人级别的大会你知道吗,
而且部分的视频还录制了挂在 Youtube 上,
https://www.youtube.com/user/...
React.js 全球一年才几次大会, 更别说国内, 前端大会一年几场,
小的就不用说了, 单单 ClojureScript 开发者在 Twitter 就很活跃,
...当然我没肉身翻过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虽然语言本身是个不小的原因, 还有上 Twitter 的一些障碍等等,
但是, 看 Facebook 一轮一轮轰炸, 总感觉不那么舒服,
国内 js 社区淘宝的声音比较多, 其他的, 我视野窄, 请自行脑补...
饿了么当然也在做前端方面的, 看我同事怎么讲具体的东西了.
所以想说的就是, 被国外大厂新闻轰炸就久了, 想想怎么反击吧.

然后说一下套路的事情, 前面 yarn 的例子算一个了,
开 Twitter 账号这种, 真的已经玩滥了, 好多项目都有,
微博上我试着弄过, 但是微博注册账号, 绑定手机, 个数存在限制,
除了 Twitter, 还有独立域名, 论坛, 邮件列表, Slack 之类东西,
说起论坛, 貌似国内论坛比起其他的形式要火.
然后是问答等等, 我个人偏爱 SegmentFault 跟 HashNode 这一类的,
不过 SF 跟 SO 的差距, 大概也能想到, 时间和语言上差距不小.

我身边看到的国人把开源社区经营地很热闹的例子少,
貌似 Vue 和 OpenResty 做得不错, 但是未必算是国内,
一方面并不是处在新技术的上游, 决策和内容受制于人,
另一方面大部分人还是存在语言的隔阂, 写中文文档, 不全球化.
至于遇到外国人, 然后讨论一下框架设计之类的, 都难办...
更不用说尤雨溪那样到处飞去传教的... 好难好难啊.
虽然我也没啥办法, 但是希望这一点能被更多人注意到,
希望最后能占领一块地方, 然后跟那些疯狂造新东西的厂斗一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