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全球副总裁沈向洋:AI将把社会变革推到极致

86231341 2018-11-06

微软全球副总裁沈向洋:AI将把社会变革推到极致

11 月 6 日上午消息,为期 3 天的第二十届“二十一世纪的计算”学术研讨会暨微软教育峰会今日在北京开幕,会议以“云赋智变·万象新生”为主题。迄今为止,该会议已经成功举办十九届,今年恰逢微软亚洲研究院(以下称亚研院)成立二十周年,该会也已成为中国及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计算机科学教育与研究盛会之一。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方军、微软公司 CEO 萨提亚·纳德拉、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以及四位图灵奖获得者,携手全球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学者,与现场 1000 多名中国高校师生,共同探讨科技前沿与行业影响。

微软全球副总裁沈向洋在会议上发表演讲,回忆了亚研院成立的历史,以及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深刻思考等。

沈向洋回忆起 20 年前——1998 年 11 月 5 日,亚研院成立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98 年时,基础研究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并不流行,而在现在这个令人激动的时代,亚研院能够做非常伟大的事情。多年来,亚研院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都作出了很多贡献。2004 年 6 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亚研院成为全球最火的计算机研究院。

成立至今,亚研院校友网络超过 7000 人,他们帮助打造了现在的研究院。微软的许多成果:Azure、语音识别、图像渲染、Hololens、必应搜索等等,都离不开亚研院的努力。许多亚研院的校友,现在成了中国、全球的机构领袖。沈向洋表示,亚研院 20 年来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亚研院的研究一直在引领时代,沈向洋举了微控制器的例子。我们的手机、电脑里都有微控制器,每年诞生的微控制器设备超过 90 亿台,但其中只有1% 是互联互通的,原因在于制造商担心互联的设备会出现安全问题。几年前,亚研院的一个团队开始考虑怎样让微控制器更佳安全,其后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到 7 类高度安全的设备,制造商在阅读这篇论文后,会对安全有不一样的思考。

谈到未来,沈向洋将世界比喻成一台计算机,这台计算机的能力,收集、聚集、处理数据的方式,使得世界的互联程度越来越高。而微软认为,这种高度互联,需要全新的架构——即由人工智能支撑的云。

从长远着眼是亚研院一贯的做法,沈向洋也分享了到 2038 年的三大发展领域:混合现实、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

在混合现实方面,沈向洋表示,微软很快将会开发下一代 Hololens,相关技术基于多年的计算视觉研究,其中很多都来自亚研院实验室。

在量子计算方面,亚研院拥有 12-15 年的投资经验,沈向洋相信,当量子计算真正出现时,可以解决现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微软还提供了量子计算开发套件,研究人员可在线获取使用。

沈向洋着重谈论了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目标。他表示,早在比尔·盖茨创建微软时,就设想过通用的人工智能。在发展这一技术时,许多新鲜挑战随之而来,如怎样确保人工智能对每个人都是公平、安全、可靠的?如何理解技术的突破及社会法律和伦理?为解决这些问题,亚研院内部专门设置了一个埃忒尔道德委员会,探讨人工智能的偏见和公正、情感应用、可靠性和安全性、工程实践、人类的注意力和认知力、智能性和透明性。

此外,微软发起了人工智能伙伴组织,现有 70 多家公司是该组织成员,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也开始加入其中。

最后,沈向洋表示,“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的这 20 年,也是全球以及中国计算机产业快速发展的 20 年。计算机科学的进步,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近几年人工智能浪潮的再次爆发,更是将这种变革推进到极致。可以预见,下一个十年或二十年,计算机科学必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全新的体验。”

以下为沈向洋署名文章全文:

微软亚洲研究院 20 周年生日快乐!

沈向洋,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

这周在北京,我非常荣幸参加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建院 20 周年庆典。

过去 20 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超乎想象的丰硕成果,这些成绩让我感到无比自豪。比尔盖茨先生的一句话或许可以最贴切地表达我此时的感受: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在一年里能做到的事情,却又常常低估他们能在十年中取得的成就。后面也许可以再加上半句:人们完全无法想象他们在 20 年中能创造的奇迹!

计算机科学正在开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世界正在变成一台计算机。在微软看来,世界上的所有应用都将依存于一个从云到边缘、无处不在的计算环境。就像萨提亚说的:由人工智能融合的智能云与智能边缘,将推动新一轮变革,创造出新的机遇。

在微软从事研究工作,最棒的体验就是我们有机会将我们在实验室中获得的新知,持续不断地应用到现实世界的场景中。我想分享两个研究推动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案例:

在物联网时代,几乎每一台消费电子设备、家用电器、工业设备都要连接到网上。这些设备有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拥有一块叫做微型控制芯片,或者叫做微控制器,它承载了设备的计算、存储、内存通信和操作系统。每年全球生产 90 亿个微控制器设备,但只有不到1% 的设备互通互联。原因何在?

因为要保证物联网设备安全地互通互联,是极其困难的。2015 年,雷德蒙德的微软研究院的一个小组,开始着手探索如何确保这些微控制器设备的安全性。

这项研究发展成了今天的 Azure Sphere——业界第一个芯片级的云+端物联网安全互联管理方案。它将三个方面的安全保障整合在了一起:采用定制芯片技术跨级别的微控制器、融入了多层安全架构的操作系统,以及能够为每一台设备提供保护的“一站式”云服务。

第二个例子,我们与香港的大型船运公司东方海外在深度强化学习领域展开了研究合作。东方海外的需求,是希望在管理数百个港口的过程中,最大化地利用时间和资金。东方海外邀请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加入他们的团队,帮助解决如何重新转运空货柜集装箱的行业难题。

我们开发了一套基于强化学习的全新解决方案,能够在货船抵达时就判断出需要装载或者卸载的空集装箱的数量。利用这个高效、可靠又灵活的方案,我们帮助东方海外,大幅度地降低了港口之间货柜短缺的情况。

这两个项目展现出了长期科研投入带来的好处。而微软最擅长的,恰恰就是放眼未来的长期投资。我们在 20 年前的投入,正在反哺今天公司的发展。而我们今天所做的投入,则是为了解决 2038 年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那么,我们用什么技术迎接未来?我们看到的三个最令人期待的领域分别是混合现实、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利用 Kinect、HoloLens 这样的产品,今天已经能够体验到混合现实带来的震撼。

而对于量子计算,微软的努力始于十几年前创立的“Station Q”实验室。我们相信量子计算有潜力解决很多今天无法应对的难题。

微软的目标是开发出拓扑量子比特——这种方案在技术上极具挑战,但相比其它技术,可以更高效和连续地进行规模扩展。同时,我们也致力于将量子计算的惊人计算能力普及给每一个人,因此发布了免费的微软量子计算开发套件和Q#程序语言。

27 年前,比尔盖茨先生创立微软研究院时,就提出了他对于创造通用人工智能的想法——让计算机能听会讲,能看会想。

我们已经为实现这一理想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有从未面对过的全新挑战摆在眼前——除了技术上的难题,还有人工智能技术给道德、法律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在微软,我们在努力打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在公司内部,我们成立了一个由微软研究院领导的“Aether Committee”伦理道德委员会(埃忒尔道德委员会),密切关注和应对这些挑战。

微软研究院着力于解决其中与技术相关的问题。比如说,偏见——有一个案例是,用来申领护照的软件拒绝了一位亚裔男子提交的照片,认为他没有睁开眼睛。

我们发现,面部识别技术在辨认深肤色用户时会遇到困难。而语音识别有时不能辨析老年人或有口音的话语。之所以会有这些盲点,都是因为训练数据中存在缺漏。我们的研究员已经发表了一些论文,探讨如何发现训练数据中存在的盲点,进而减少偏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