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被曝账户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 接近14亿美元的融资花哪儿了?

扑克投资家 2018-01-14

ofo被曝账户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 接近14亿美元的融资花哪儿了?

ofo小黄车

一、ofo小黄车融资史

2015年,骑行项目经营不善的北大才子戴威,痛定思痛之后,将骑行业务改为共享单车项目。2015年6月,ofo共享单车在北大上线,这个时期,戴威在摸爬滚打中找到了ofo要做的服务。

刚起步的ofo,服务场景为校园,目标用户是校园里的师生,单车来源主要是学生,经过两个月的运营,ofo平台的车辆总数也不过1000。

此时戴威认为,如果继续下去,项目的想象空间依旧会十分有限,于是ofo开启了单车的自采购模式。至此,ofo逐渐摸索出共享单车的模式,随后出现在清华、人大等校园,ofo高校扩张之路随即展开。

接下来的故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ofo被曝账户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 接近14亿美元的融资花哪儿了?

ofo小黄车融资史

2016年2月,ofo拿到了金沙江创投的A+轮融资,此后开启了校园市场的大规模扩张,而随着共享单车概念的日益催熟,进入下半年,迈入城市市场后的ofo,融资速度进一步加快,从A+一路刷过了B、B+、C轮,去年以来连续完成三轮,估值蹦上30亿美元,目前估值位于30-40亿美元区间。

回顾整个2016年、2017年,小黄车一直围绕着单车租赁这个服务,在不断抢占用户。抢占过程中,ofo小黄车的策略很简单,购买足够多的车,覆盖足够多的城市,然后拿到漂亮的数据,获得更多的融资,再扩张。

截止目前,ofo覆盖的城市已经超过50个,并且走出国门,投放数量接近300万辆。根据DCCI最新的调研数据,不管是在用户数、还是活跃度方面,ofo都位于行业前列。

ofo被曝账户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 接近14亿美元的融资花哪儿了?

纵观ofo的打怪升级之路,真可谓刀山火海。

而最近的合并之言更是甚嚣尘上,但是创始人戴威却一直想走独立发展的道路,啪啪啪的打了投资人朱啸虎的脸。

ofo背后的投资人,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财务投资机构。ofo最开始就是靠着财务投资机构,才有了一定规模的,主要包括唯猎资本、金沙江创投、东方弘道、真格基金、经纬中国、元璟资本、顺为资本、中信产业基金等。

第二类:业务战略投资机构。这一类投资机构的话,在ofo打怪升级的路上,提供了数不尽的流量和品牌背书,主要有滴滴出行、新华联集团、阿里巴巴、小米科技等。

第三类:个人投资者。这一类投资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facebook的早期投资人尤里·米纳儿、天使投资人王刚等。

第四类:海外投资机构。主要包括Coatue Management、Atomico等。

二、ofo被曝账户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

1月12日,一位接近ofo的内部人士透露,目前ofo公司账户上的可用资金剩下不到6亿人民币,若按照ofo每月4-5亿元的人员工资和运维支出、以及持续流出的押金计算,ofo手上的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

该人士还称,发完上月工资之后,ofo账目上的现金不到6亿人民币。此外,ofo目前还欠供应商大约25亿人民币,亏空押金总额为30亿左右。

ofo被曝账户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 接近14亿美元的融资花哪儿了?

ofo小黄车

此前,《财新周刊》报道称,ofo用超过30亿元的用户押金支付了供应商贷款,截止去年12月末,ofo账上的资金仅剩3.5亿。

ofo的现金问题,是由《腾讯科技》旗下《一线》杂志的记者捅出,及时不是实锤,估计也会有大批用户先清退自己的押金。

三、接近14亿美金的融资都去哪儿了?

按照极光大数据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0月,ofo单车的月活跃用户为2508万,按照留存率72%来算,ofo总的有超过3500用户,那么ofo收到的押金,至少也是35亿。当然,这是最保守的估计。外加14亿美金的融资,ofo手里的资金规模至少有125亿人民币之巨。(这里不算ofo用户平时骑行的获得的费用,留存率这个数据的话,算的也只是2017年10月份,所以这是最保守的算法)。

ofo被曝账户现金仅能支撑一个月! 接近14亿美元的融资花哪儿了?

ofo目前在全球投放1000万辆共享单车,按照每辆600元来算的话,总的造价是60亿人民币。此外,ofo较大的花销部分还来自两方面,第一方面是人工成本的支出,一方面是维修费用。这两部分费用,腾讯科技提供的数据是每月6个亿,这是现在的规模,此前的话,当然不可能有这样的规模,我们保守估计为4亿,ofo运营有效时间为12个月,那么这比花销接近50亿。

这么一算,总的135亿,有明确出口的是110亿。这135亿中,35亿是绝对不能动的押金,这样的话,ofo已经花费了押金。

综上,ofo现金流枯竭的说法不无道理,究竟具体结果如何,我们且看ofo如何回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