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 2017-12-19
每当乌克兰局势紧张起来的时候,“安-225将落户中国”的总是会风行一段时间。这不,就在近期,“中国企业购买An-225,生产线落户广西贵港”这样有鼻子有眼的消息再一次让互联网吵翻了天。
安-225“梦幻”
这不是安-225第一次被“落户中国”了。2014年,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乌克兰新政府一度发表声明,将乌克兰著名的安东诺夫航空科技联合体总设计师兼CEO德米特里·基瓦解雇。此后,国内互联网上便开始有了传闻,称安-225即将落户中国,一些军坛大神还神秘兮兮地暗示此项交易与德米特里基瓦被解雇相关。可惜,这位鼎鼎大名的总设计师虽然拥有安-124“鲁斯兰”运输机销售项目的完全控制权,也是安-70、安-148等项目的重要推进者,但却和安-225关联不大。
2014年乌克兰大选后引发广场危机,直接导致了克里米亚事件和东乌武装冲突
此后,2015年5月,一则“安-225或将落户陕西渭南”的消息一度也走红互联网。关注乌克兰战局的网友应该还记得,当时正是西方借口克里米亚和东乌问题拒绝出席俄罗斯红场阅兵引发外交冲突之际。也正是在那段时间内,北约部队在爱沙尼亚、立陶宛、挪威和瑞典频频演习,欧洲一片剑拔弩张。
2015年5月北约部队于爱沙尼亚举行的代号为“SIIL-2015”联合军事演习
此次“安-225即将落户贵港”的消息传出之际,也正逢乌克兰局势微妙之时。在经历了短暂的平静之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近日交火逐渐频繁,顿涅茨克郊区的马琳卡甚至爆发了短暂的激战;在基辅,乌克兰著名的极端组织“亚速营”频繁制造骚乱;一个颇为危险的信号则是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提出为二战期间乌克兰的极端民族主义者斯捷潘·班德拉重新授予“民族英雄”称号,此人在二战期间曾为纳粹德国的帮凶。与此同时,俄乌两国之间,也因于克里米亚举行的“高加索-2016”军事演习而闹得外交形势极为紧张。
为何每次乌克兰局势紧张之际,总会传出诸如“购买安-225”的传闻?从传播学的角度这种现象不难理解,无非是借助一个热点来炒作另外一个热点。然而这炒作的背后目的,就难免引人猜疑了。
关于此次安-225消息的真伪,互联网上已经有了许多争议。无论对此消息持什么态度,有几点是必须要明确的:
首先,安-225本身不是量产飞机,目前只生产完成了一架,并无生产线可言。所以其生产线落户何处是个无意义的问题,因为根本就没有生产线。
其次,乌克兰并无独立生产安-225的能力。安-225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大的巨型运输机,虽然设计这一名机的安东诺夫设计局属于乌克兰,但生产这一巨型运输机的庞大产业链却属于曾经的整个苏联。在苏联解体之后,安-225的产业链实际上已经崩溃,无数生产环节出现了空白。 以乌克兰一国之力无力重新生产安-225。
第三,在乌克兰局势恶化、俄乌两国交恶之后,安-225遭遇到最大问题便是零部件供应的可能断档。安-225有100多种重要零部件由俄罗斯生产,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拒绝再向安东诺夫提供零部件,由此而使得安-225的运输租赁生意都受到了威胁。更何况,即使合俄、乌两国之力,能否恢复生产安-225依然是一个未知数。早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前,安-225的租赁业务利润颇丰,乌克兰和俄罗斯双方一度都有意向恢复该机型的组装,但此事一直搁置,可见恢复其生产绝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