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 2018-01-02
参考消息网1月1日报道 俄媒称,西方媒体报道称,莫斯科似乎绕过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对朝鲜供应石油。对此俄罗斯外交部称,俄完全遵守对朝制裁制度。
据俄新社12月30日报道,早前路透社援引欧洲安全机构消息人士的话称,俄油船在10月和11月数次向朝鲜船只输送石油。但消息人士指出,无法提供证据。
俄外交部解释称,“想提醒各位的是,在对朝供应燃料上无疑有配额,但没有完全的禁令。联合国第1718号决议所设的委员会负责监督制裁制度是否得到遵守”。
俄总统下属国家间关系委员会成员波格丹·别兹帕利科称,外国媒体的报道是“信息战”的一部分。
这位专家认为,“媒体上正在进行大规模宣传运动,如今朝鲜问题也成了其中一部分。没有任何证据和确凿的事实。这是在向俄施压,目的是抹黑俄,但这次不是把俄妖魔化为乌克兰问题中的‘侵略者’,而是违反制裁规定的国家”。
不过别兹帕利科指出,莫斯科无意让美国借朝鲜危机扩大在地区的军事存在。
另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30日报道,俄外交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表示,俄罗斯一直全面遵守关于朝鲜的制裁政策。
俄外交部同时对媒体关于俄罗斯船只疑似进入朝鲜、不顾联合国安理会制裁规定向其提供石油的消息进行了评论。此前路透社曾有消息表示,10月和11月发现俄罗斯疑似向朝鲜进行石油供应。这些消息没有任何证据,路透社本身也无法确认这些消息的真实性。
俄外交部表示:“俄罗斯将全面且毫不动摇地遵守关于朝鲜的制裁政策。”
报道称,12月,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进行了新一轮的国际制裁。
外媒称美国再推单边制裁:目标为朝鲜弹道导弹计划负责人
参考消息网12月28日报道 外媒称,在联合国加强制裁朝鲜的决议出台后,美国迅速决定制裁涉及弹道导弹计划的朝鲜官员。
据法新社12月27日报道,美国12月26日宣布的制裁目标是朝鲜“弹道导弹计划负责人”金正植和李炳哲。
美国财长姆努钦在一份公报中解释说,这些制裁“是为孤立朝鲜而施加最大压力举措的一部分,旨在实现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
姆努钦说,冻结两名朝鲜官员可能在美的一切财产和交易“是12月22日通过的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后续”。上述两人已经是安理会决议针对的目标。除国外资产被冻结外,他们还在全球范围内被禁止入境。
另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2月26日报道,美国的朝鲜政策正在走向失败。特朗普政府通过日益严厉的经济制裁和军事姿态进行的“最大限度施压”并没有放慢朝鲜核和导弹试验的脚步。特朗普政府一直在加大对朝压力,却没有认真审视这些压力是否会改变朝鲜的行为。
报道称,美国对朝战略的关键漏洞是目标不切实际。华盛顿要求以完全、能证实、不可逆转的方式解除朝鲜核武器,而且不愿与平壤谈判,除非平壤朝这一目标取得进展。
报道认为,为实现去核化,华盛顿必须让朝鲜拥核的成本变得难以接受,从而迫使金正恩放弃核武器。然而,由于金正恩认为核武器攸关其政权存亡,他愿意承受高昂的代价来保留其核武器。
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推出的新制裁也许会延缓朝鲜研发新武器的速度,但无法达到去核化的目标。通过强化施压迫使金正恩弃核,反而会坚定他拥核的决心。不仅如此,鉴于朝鲜核武器库规模较小,其预警、指挥和控制系统也较为落后,金正恩可能会在冲突时率先使用核武器。朝鲜没有可靠的二次打击能力,因此阻止美国打击的最好方案,是在美国摧毁其核武器之前威胁使用核武器。
此外据日本《朝日新闻》12月27日报道,朝鲜可攻击美国全境的、可搭载核武器的洲际导弹已经接近开发成功,美国国内包括动武在内的强硬论开始升温。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但前景依旧不明朗。
报道表示,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朝制裁决议后,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利强调,如果朝鲜有新挑衅行为,将加大施压,实施进一步的制裁。
不过,报道称,在强化施压问题上,中美意见不同。中国反对引发朝鲜体制崩溃的措施,只是将施压定位为促使朝鲜回归对话桌的措施。
报道表示,安倍晋三首相也进退维谷,一方面与美国步调一致地对朝鲜“最大限度施压”,另一方面又担心如果逼得过紧,引发朝鲜作出过激行为。
美国政府认为朝鲜的“火星”-15最早可能于明年春天完成实战部署,加强了警惕。在11月实施的美国民调中,认为“特朗普会对朝采取军事行动”的比率升至84%。
报道称,韩国前高官认为,美国见遏制不起作用后,可能会于明年春天发出最后通牒。不能排除的情况是,当施压与摸索对话失败时,束手无策的美国可能迫于国内舆论压力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
(2017-12-28 14:33:00)
白宫否认蒂勒森无条件与朝对话发言:朝鲜必须先弃核
参考消息网12月14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美国白宫官员13日质疑国务卿蒂勒森在任何时间与朝鲜开始谈判且无任何先决条件的建议,并且表示,在朝鲜改善态度前,不可能与朝鲜举行任何谈判。
台湾“中央社”12月13日援引路透社报道称,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说:“鉴于朝鲜最近试射导弹,现在并非(谈判)时机。”
蒂勒森12日说,美国“准备在朝鲜愿意谈判的任何时间谈判”。他此言偏离了美国的一项重要要求,即平壤必须先接受任何谈判将必须是关于朝鲜放弃核武。
报道称,白宫拒绝说明总统特朗普是否事先同意蒂勒森所提的这项外交建议。
白宫官员说:“美国政府内部一致坚持,任何与朝鲜的谈判必须等到朝鲜政权基本上改善态度。正如同国务卿自己所言,至少要包含以下条件:不能再有核导试爆和导弹试射。”
美向中国作出罕见保证
另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和总统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12月12日表示,美国向中国保证,万一美国军队在发生冲突时进入朝鲜境内,他们之后将“撤回到三八线以南地区”。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13日报道,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和总统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12月12日表示,特朗普政府希望中国在现有联合国制裁之外采取更多行动,切断对朝鲜的原油供应。这一措施将对朝鲜经济造成重大伤害。
蒂勒森说,美国也向中国保证,万一美国军队在发生冲突时进入朝鲜境内,他们之后将“撤回到三八线以南地区”。三八线是划分朝鲜与韩国的分界线。北京不仅担忧朝鲜政权“垮台”会导致朝鲜难民流向中国,还担心失去令美军远离中国边界的缓冲区。
金正恩誓言要战胜美国
朝鲜官方媒体12月13日说,通过迅速发展核武器,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发誓要在与美国的“较量中取得胜利”。
法新社12月13日援引官方的朝中社报道说,在12月12日的一次会议上,金正恩对参与最近这场试射的工作人员说,朝鲜将“作为世界最强的核强国和军事强国更加胜利地前进和飞跃”。
报道引用他的话说,“主体国防工业将不断加强和发展,我们将在反帝反美的较量中取得胜利”。
他还说,朝鲜的核力量在一场“殊死斗争中”变得完备,尽管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另据路透社12月13日报道,朝鲜领导人金正恩12月12日誓言将发展更多核武器,当天他亲自为在研发该国最先进的“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过程中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官员颁发奖章。
朝中社报道称,金正恩表示,科学家和工人阶级将继续制造“更多的尖端武器装备”,以“从质和量两方面加强核力量”。
金正恩在庆祝“火星”-15导弹发射的军需工业大会闭幕式上发表了讲话。他还称,朝鲜应当研发和制造更多的武器。
金正恩宣布,靠自己的力量和技术发展包括原子弹、氢弹和洲际弹道导弹在内的战略武器新系统,完成国家核力量的伟大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历史性胜利。
(2017-12-14 11:16:34)
安理会紧急磋商应对朝鲜射导 外媒:各国呼吁朝履行决议
参考消息网12月1日报道 外媒称,联合国安理会11月29日就朝鲜发射新型洲际导弹召开紧急公开会议。当天的会议并未发表谴责朝鲜的声明,也没有具体讨论新制裁决议。各成员国谴责朝鲜发射导弹违反了安理会决议,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呼吁严格履行以往的制裁决议。
据共同社11月30日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临时代办吴海涛再次提出了朝鲜暂停核导活动、美韩暂停联合军演的“双暂停”倡议。他还指出,制裁不能对人们的生活和人道主义援助造成负面影响。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就定于12月举行的美韩联合军演称,“这只会让已经一触即发的局势进一步恶化”,要求停止军演。
美国国务院11月29日表示,联合国安理会还计划12月15日在纽约就朝鲜问题举行部长级会议,国务卿蒂勒森将参加这一会议。
另据美联社11月30日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临时代办吴海涛说,鉴于当前朝鲜半岛局势严峻,有关各方应保持克制,全面执行安理会决议,早日恢复对话谈判。
吴海涛在联合国安理会11月29日召开的紧急会议上说,最近一段时间,朝鲜半岛局势总体稳定,这为推动政治外交努力提供了“窗口期”。但遗憾的是,这一“窗口期”未能转化为重启对话谈判。他强调了中俄呼吁朝鲜暂停核导活动以及美韩暂停联合军演的倡议。他说:“希望得到有关各方的响应和支持。”
日本常驻联合国代表别所浩郎表示,国际社会必须“保持向朝鲜施压,这样朝鲜才能明白他们必须改弦更张”。他是在安理会紧急会议召开之前对记者说这番话的。
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弗朗索瓦·德拉特说,全面实施并加强制裁是“法国也是其他各国优先考虑的关键问题”。瑞典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卡尔·斯考强调:“安理会在这个问题上一致发声很重要。”
美联社11月30日报道称,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说,俄罗斯对朝鲜试射远程导弹“深感失望”,强调莫斯科不支持平壤“成为有核国家”。他说,俄方强烈呼吁各方停止“升级矛盾”,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通过“不懈的外交努力”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长期方案”。
此外据路透社11月29日报道,英国外交部当天说,它召见了朝鲜大使,谴责朝鲜试射导弹。
英国外交部负责亚太事务的国务大臣马克·菲尔德在一份声明中说:“我在外交部召见了朝鲜大使,向他明确表示我们谴责最新的导弹试射。朝鲜的行为只会导致它被更加孤立。”
与此同时,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我最强烈地谴责朝鲜导弹试射,现在我们必须加强制裁。”
(2017-12-01 18: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