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博讲故事 2017-12-13
从古猿时代直到今天,体毛就不可避免地从人类的皮肤上纷纷溃逃,仅留下脑袋、腋下和私处作为最后的主要根据地。而其他皮肤上稀疏的残留毛发,早已被女人们视作毫无美感的野蛮象征,在整个人类文明史遭到嫌弃。
百万年间,体毛是究竟有了怎样的遭遇,才日趋稀疏直至今日的呢?
无毛优势使直立人成为草原之王
约一、二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生活在非洲草原上,南方古猿粗壮种、非洲种和直立人同时并存,体毛的退化就从这一刻开始。
在非洲草原炎热的白天,狮子、猎豹等动物不得不尽量减少运动,因为它们有大量体毛并且缺少汗腺,暴晒在太阳下很快就会体温过高,接着扑通一声,晕倒在地。
直立人也同样遇到了这个问题,但为了生存,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大家都错开的捕食时机。他们开始在烈日下狩猎,为了散发体内大量的热量,体毛开始丧失,转而发展为大量的汗腺。
这种进化使古猿在非洲草原上大占优势,获得了绝佳散热能力的他们能够长时间狩猎,成为在白天唯一的主要捕食者。几个人围猎一头猎物,只需追到它口吐白沫中暑倒下就可以了。
有了耐力的支持和稳定的食物来源,人类才能立足非洲草原,并扩散至整个地球。这种“散热说”在80年代一经提出,便立刻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
远古人类就已开始嫌弃自己的体毛
达尔文曾经从性的角度论证过体毛的减少,如猴子的面部和身体后部都有无毛区域,这些区域不仅有鲜艳的颜色,还能使皮肤的颜色更充分地显示出来,显然是一种性选择的优势。他猜想人类对无毛有审美上的偏好,尤其是男性,在挑选伴侣时会优先选择毛发稀疏者,因此如今女性的体毛才会普遍少于男性。
但凭什么无毛就等于好伴侣呢?有一种观点叫“防虫说”。这一派研究者认为,寄生虫会传播许多疾病,特别是能传播斑疹伤寒的体虱,更是群居人类的大敌。而一个人的体毛越是稀疏,就越能起到拒敌防御的效果。君不见至今剃光头还是消灭虱子的好办法呢。所以在卫生标准不达标的远古社会,祖先的相亲标准就这样形成了:健康第一,少毛无病无寄生虫。毛发越是稀疏,防虫的优点越是一目了然。
随着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外貌协会的地位越来越高,体毛作为性选择的劣势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但如今人类的某些部位依然保留着明显的体毛,学者们努力地给它们找到了理由。睫毛可护眼睛,鼻毛可护呼吸道,眉毛能挡住灰尘和雨水。从性选择的角度看,包括头发在内残存下的很多体毛,都被爱美的人类们当成竞争的象征。
公元前2万5千年前史前人类就能够编制出复杂的发型,打理自己的头发,向异性博得好感。
(图片来源网络,若是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