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毛家院村"傲椒"脱贫经: 半年前引进七彩椒无人问津, 如今村民们都心动了

农村金融的现在和未来 2017-10-04

开阳县南江乡毛家院村

9月的开阳县南江乡毛家院村,在一场秋雨后又迎来阳光,400亩土地里的七彩椒挂着露珠,像钻石一样被照射出富裕的光芒。65岁的村民罗子芬看着这奇怪的辣椒咧着嘴笑,她很有底气地说:“明年我还要把玉米地改种七彩椒。”可谁又能想到,就在半年前项目引进时,村里却无一位村民愿意种植。

开阳毛家院村傲椒脱贫经: 半年前引进七彩椒无人问津, 如今村民们都心动了

(村民对摘下的七彩椒进行加工)

种植项目失败 村民拒新尝试

毛家院村是开阳县的特别困难村,当年村里曾引进一个辣椒种植项目,却因滞销失败,使得村民10年墨守成规,不再接收任何新的农业致富点子。

今年3月,包村干部、村委看好引进的七彩椒项目,遭到毛家院村全体村民的抵触,没有一户村民愿意种植。这让定点扶贫干部和引进该项目的企业感到意外。

毛家院村紧邻贵开二级公路,虽然四面环山,难以开展工业项目,但这里有优厚的交通条件,完全能依仗农业兴村。然而,今年贵阳市梳理出20个特别困难村进行重点脱贫攻坚,其中总户数1095户,三分之一是困难户的毛家院村上榜,被称为公路边的特困村。

“不是不种,是村民们不敢种了。”53岁的村民姚永福说,2008年,一家辣椒企业需要大量线椒,当时全村看着前景好,一窝蜂全部种辣椒。可那年碰到金融危机,口头承诺的辣椒企业失信了,全村辣椒滞销,给村民带来巨大损失。

自从那以后,青壮年外出打工,剩下的村民墨守成规种回玉米、水稻,一种又是10年,不再尝试任何新事物。村委会后来引进的花椒树、玉米制种等农业脱贫项目,最终都以村民拒绝栽种收场。

开阳毛家院村傲椒脱贫经: 半年前引进七彩椒无人问津, 如今村民们都心动了

企业“打包票” 村民吃下定心丸

开了十多场坝坝会,村支书罗子银、村主任朱仕兵,还有由贵阳市组织部、开阳县组织部、工信局、旅游发展中心组成的“兜底”帮扶小组,已经苦口婆心说破了嘴皮。

眼看种植季节将过,谈好的项目又要落空,发动村民种植七彩椒的企业主宋育刚也急了。

宋育刚是开阳冯山镇人,几年前到福建创业,无意中吃到当地家庭常做的七彩泡椒食品,感觉辣椒香脆、中度辣味,符合贵州人口味,便学了手艺,带着这奇怪辣椒的种子回到老家种植,还和合伙人合办了泡椒厂,通过两年努力,在开阳周边市场打开了七彩泡椒销售局面。

“毛家院为了村里脱贫,引进我的项目进村,给了很大优惠政策,这也是我的机遇。”宋育刚说,经营两年,他对七彩泡椒的市场很有信心,为了给村民吃下一粒定心丸,他和村里协商决定,由企业和村民许下“种多少收多少”的承诺,促成村里几十户村民签下了400亩土地的种植合同。

致富路找到了 村民信心十足

宋育刚的小厂建在一处废弃的养殖场里,清洗机上,上百斤的七彩椒随着机器震动,将身上的泥土抖去,然后进入比人还高的大坛子里,加入配料密封腌制。

开阳毛家院村傲椒脱贫经: 半年前引进七彩椒无人问津, 如今村民们都心动了

“第一批货已经上市,销售效果很好。”自从小厂办起,宋育刚隔三差五就要接待前来考察学习的干部,他说今年的产值应该可以上1000万元,毛家院村占有12%的股份。

开阳毛家院村傲椒脱贫经: 半年前引进七彩椒无人问津, 如今村民们都心动了

(县旅发中心驻村扶贫干部看着七彩椒有了收成,露出喜悦笑容)

这里一弯、那里一弯,毛家院的七彩椒还没有形成连片种植的规模,这仍与村民的担忧有关。

“走,去我家地里看看,我的辣椒长得漂亮得很。”65岁的村民罗子芬用闲置的半亩土地种上了七彩椒,每株辣椒树挂满车厘子大小的奇特辣椒,黄里透着紫,更像是水果。据了解,这种辣椒原产于以色列,之后引入我国两广地区。

今年6月,连续的降雨严重影响到七彩椒的收成,原本8月至11月的收成季,每亩土地的产值能达到4000多元,现在保守估计只有一半。但即便这样,每亩土地的收入也比种植玉米高出了几百元。而见到天灾之后也有如此收益,罗子芬说她明年还要将一亩玉米地改种七彩椒。

“谁不想脱贫致富,我们最想。”姚永福是村里的党员,也是第一位被做通工作签合同的村民,他种下了4亩七彩椒。

“辣椒压不压秤、好不好种”、“ 泡椒厂履行合同没有”、“给老兄弟说实话,如果真的好,明年我叫儿子回家种辣椒”……姚永福说,“大伙心动了”。

■本报记者 李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