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I2018|刘宏: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机器人

mingxiu0 2018-06-26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被称为“先进制造皇冠上的明珠”,并列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重点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已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需求链和人才群。如何加强区域内部的人才流动、成果共享和产业分工,如何加强与长三角、京津冀等机器人技术产业聚集区的共享、分工与协作,是我国智能机器人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将于7月28-29日在深圳召开的 2018中国人工智能大会(简称CCAI2018)特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机器人——分工与协作”分论坛,邀请顶尖专家,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市场开拓和区域协同,在战略和战术层面进行权威、务实、激烈的高峰对话,同时为我国的机器人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献计献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刘宏将主持该论坛。

CCAI2018|刘宏: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机器人

近日,刘宏教授接受了大会组委会的专访。

大会组委会:刘教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智能机器人,从世界范围看,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刘宏:智能机器人这个概念早就有了,它区别于传统自动化装置,核心是自动化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是具备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装置。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智能机器人定义。大多数专家认为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感觉要素,用来认识周围环境状态,包括能感知视觉、接近、距离等的非接触型传感器和能感知力、压觉、触觉等的接触型传感器;二是运动要素,对外界做出反应性动作,指的是智能机器人要适应诸如平地、台阶、墙壁、楼梯、坡道等不同的地理环境;三是思考要素,根据感觉要素所得到的信息,思考出采用什么样的动作,包括有判断、逻辑分析、理解等方面的智力活动。按用途分的话,智能机器人大致可以分为特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产业界追逐的焦点。从国家层面来讲,各国都在千方百计占据人工智能的技术和产业制高点。

总而言之,智能机器人作为一种包含相当多学科知识的技术,几乎是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智能机器人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领域和岗位都需要它们的参与,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智能机器人将走进千家万户。

大会组委会:我国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总体状况如何?急需解决哪些问题?

刘宏:中国的智能机器人研发在“863”计划的系统支持下取得重要进展,水下机器人、月球车、工业机器人等都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目前,我国智能机器人已形成从关键技术研发到产品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在智能制造趋势引领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发展机器人产业既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更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力。近年来,由于技术上的突破和核心零部件的采购成本下降,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机器人消费国。

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我国智能机器人发展指明了方向。

无疑,正在发展热潮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为新一代机器人打开庞大的想象空间,智能机器人技术更多地集中在智能芯片、大数据、物联网、生物识别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国与国外的差距并不大。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我国智能机器人在机器人系统的少数核心元器件方面依然存在短板,这也是我们未来一段时间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大会组委会:为什么“2018中国人工智能大会”要设置“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机器人——分工与协作”分论坛,您希望论坛取得哪些效果?

刘宏:这是第一次在大型国际会议上专门安排一个分论坛,来系统讨论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机器人发展这个议题。一个事实是,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已经形成长三角、京津冀及珠三角、环渤海等产业集群,而粤港澳大湾区则是珠三角的核心,智能机器人是这个区域里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大发展的产业。可以这么说,智能机器人和粤港澳大湾区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我们希望“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机器人——分工与协作”分论坛,能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的发展,围绕中国智能机器人的产业布局和分工、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产学研合作、区域联动等话题,碰撞出火花,探索出一些新的模式和路径。

大会组委会: “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机器人——分工与协作”分论坛将会邀请哪些重量级嘉宾,会讨论哪些重要议题?

刘宏:这次论坛邀请到的嘉宾有“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论证专家组组长赵杰教授,副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陈殿生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办负责人刘进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候增广研究员,以及我本人。

同时,还有很多知名企业代表参加论坛,包括服务机器人领域最受欢迎的深圳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周剑,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博士,等等。

总之,这个分论坛是一次智能机器人领域南北名家互动、政产学研相结合、阵容强大的盛会。

大会组委会:对于智能机器人来说,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强调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区域概念?

刘宏:正如刚才我所说的,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已经形成集群发展趋势,而粤港澳大湾区则是这当中最有影响力和潜力的区域。这里有较好的技术积累,有最完整的产业链,区域中的各城市也有相对较好的分工。例如,深圳是创新创业之都,有几百家智能机器人企业,东莞有很好的制造业基础,广州在技术和人才方面都有很深的积淀,更为重要的是,香港是国际交流的窗口,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别于其他集群的最大优势。

同时,从粤港澳大湾区自身发展来讲,也迫切需要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带动。所以,无论从国家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布局,还是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来看,我们都寄希望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智能机器人能取得跨越式发展。

大会组委会:目前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主要有哪些产业集群,集群式发展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有哪些好处?

刘宏:集群式发展是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和快速突破的一种模式,加州湾、硅谷等都是较好的例子。产业集群的特点是技术、设计、生产都高度聚焦,因而效率极高,同时,这些地区的交通便捷,人员流动高效。2014年,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8—10个配套产业集群。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16年版《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称中国机器人产业已形成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和中西部四大区域集群。这几个集群各有特色,其中,珠三角作为华南门户,对接港澳和东南亚的窗口,作为经济特区率先布局、得风气之先的城市群,以“三来一补”加工业完成第一桶金积累,依托出色的贸易、航运设施建设和金融业发展,产业格局由出口加工业向具有“轻、智、终端”特色的高科技业逐步转型。我们今天强调的粤港澳大湾区正是在这个大的区域集群中。

大会组委会:您认为,应如何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人才流动、成果共享和产业分工等?

刘宏:首先,政策层面要充分认识到到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优势、劣势和需求,设计主导一些协同的产业基金、论坛,推动合作发展。

其次,要进一步促进人才的流动。现在香港和内地之间高层次人才流动已经很活跃,但是深圳向东莞等城市的流动还有潜力可挖。另外,目前,高层次人才还主要集中在深圳等大城市,如何吸引他们往东莞等二三线城市流动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总的来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的人才政策还不平衡,我认为,应制定成体系的人才政策,不能每个城市各自为政。

大会组委会:粤港澳大湾区又该如何与长三角、京津冀等机器人产业聚集区加强分工与协作,推动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迈上新台阶?

刘宏:总结起来就是要取长补短,既要有竞争又要有合作。例如,北京的人才和技术资源雄厚,粤港澳大湾区要考虑的是怎么把这些资源引进来,用起来。长三角作为沿海中点和长江水道下游,依托产业门类齐全、教育科研实力雄厚,市场成熟度较高,它可能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从这个角度看,粤港澳大湾区要更有危机感,也更要吸收别人的长处,总结经验,加强合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