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小兵 2016-12-04
在中国市场,上世纪风靡的日系家电俨然“以偏概全”成了日系制造的代名词。不过,在国际制造业整体升级的背景之下,这些所谓的“家电企业”正在彻底摆脱消费电子红海之中的不利竞争局面,将竞争对手锁定为GE、西门子这样的欧美企业,在社会基础设施、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全面开花。
中国企业对以上领域觊觎已久,然而30载的技术储备仍显得力不从心。在此背景下,日资企业通过“协创”的方式与中国大型制造进行IT技术合作,触角延伸至以上各个领域。
日系企业事业布局的变化揭示了国际制造产业趋势转移的方向。以家电为代表的制造业一路东进,从美国转向日本,再转移至中国。
中国市场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企业也将效仿日资企业,从卖产品过渡向技术输出阶段过渡。类似家电制造的业务板块将向印度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从零和走向竞合
环保经济备受瞩目,日前在北上广开设了三所研发基地的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在绿色ICT(信息、通信和技术)领域签订共同研究协议。今后,双方将在绿色IT技术、大数据分析、IoT(物联网)等领域共同推进研究工作。两家机构设立的联合实验室,专门研究减轻环境负荷的“绿色ICT”信息技术。
目前家电业务在日立整个营收占比仅为6%(全球),其他业务领域涉及轨道交通、城市智能、互联网、医疗健康、电力能源、汽车系统、智能物流等各个方面。
除了日立,2015年松下与中国合作伙伴合资成立松盛元,松盛元向包括政府、企业等机构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这些中国消费者记忆中的家电制造企业,事业重心早已有所变化。
日系制造企业卷土重来
日立制作所株式会社执行役社长兼CEO东原敏昭在日立社会创新论坛2016(东京)的演讲中指出,北美的工业互联网、欧洲的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为工业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未来日立将关注工业化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协创”和“互联”的理念将贯穿发展的过程之中。
“协创”定位了中日制造企业的新关系。双方之间的关系早已不单单停留在终端领域零和博弈状态,竞合的新局面也一并开启。在中国,日立就和众多本土企业在电力能源等新领域开展着多种形态的“协创”。这也是日立集团“协创”理念在中国的落地之举。
实际上,日资制造企业在中国的事业战略布局转变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上海日立就与海信成立海立公司,主营空调压缩机。
2002~2003年,外资空调“奇货可居”, 2005年外资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仍保持在30%左右。而2010年各日系外资品牌的的市场份额连1%都不到,当时有媒体撰文称“外资空调在华出现集体败退”。
不过当时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市场信息处处长蔡莹回应称,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逐渐减小是没错的,但日系企业已经进行了战略调整,以前是卖产品,如今却通过输出核心技术和出售零部件掌握着很强的话语权,在幕后攫取高额的利润。
尽管家电业务在日立、松下等企业的业务占比甚微,但松下中国董事长大泽英俊表示,家电业务是松下的DNA,一定会保留。日立目前在国内还有专门出售各类进口白电的公司,瞄准高端需求受众。品牌分析师李光斗认为,终端家电品牌一方面是提升品牌曝光率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则是样板工程,通过成品为技术输出做背书。
家电产业转移路线明确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不管是日立还是松下,公司整体的发展思路透露了产业转移的趋势。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家电制造行业已取得了领先优势,一方面依赖于企业的研发投入,也和产业转移有直接关系。制造业从欧美转移到日韩国家,然后转移到中国。
对此,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指出,不管是家电制造业还是服装业产业转移的趋势都很明显。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制造业一定要升级,扩充产业链优势,横、纵向进行延伸。
大泽英俊之前表示,将家电视为DNA,家电技术将延伸至B2B领域,而日立方面称其起家于马达,DNA在于IT与OT的融合,已延伸至社会产业、人工智能、互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未来还会向相关业界延伸。
杨东文指出,横向延伸产业链是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中国企业也是这样的发展思路,比如创维也由电视延伸至机顶盒等领域。日资的事业战略布局转变反映了包括家电企业在内的整个制造行业的转型思路,未来“横向技术”扩展将更加普遍。(孙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