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金价几十年! 看“幕后暗势力”如何玩转黄金

扑克投资家 2018-01-01

在过去一年里,在交割Comex黄金和白银期货合约时,使用EFP交易(期货转实物交易)和PNT交易(私下协商交易)的情形出现明显的持续增加,这使得Comex期货交易运作更不透明。而且,这可能是有意为之,很可能是,EFP交易和PNT交易被用来填补了实物黄金(白银)的应交割量和可供交割量之间的缺口。与此同时,这种交易手段也让西方央行(幕后者)更加强化了黄金(白银)价格的操控能力。

注:EFP交易是指现货市场卖方同期货市场的多头进行现货实物和期货合约互换的交易。根据双方协商确定的交易价格,现货市场卖方将现货实物所有权转移给期货市场的多头,期货市场的多头将期货市场的多头持仓转移给现货市场卖方。EFP交易不需要通过公开市场进行。

近几个月,黄金EFP合约发行量激增,EFP将实物交割的Comex黄金合约转换为LBMA或LME合约,可在伦敦或香港延期交割。作为激励,Comex合约的持有者若接受EFP合约,可获得现金奖励。由于,白银EFP合约的发行量也大增,但本文只论述黄金。

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EFP是Comex的噱头,是为了避免正常的实物黄金期货合约交易失败,但实质上,其背后隐藏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可能涉嫌合谋欺诈。

要了解Comex黄金市场的腐化,先要了解美国政治的腐化程度,因为这二者紧密相关。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绝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选举,从克林顿、奥巴马到希拉里皆是利益集团的代表,这一利益团体我们称为“幕后暗势力”(Deep State)。

操纵金价几十年! 看“幕后暗势力”如何玩转黄金

而政治的腐化同样也延伸至了经济领域,包括黄金市场。黄金市场一直被一群“幕后暗势力”金融精英(Deep State financial elite)控制着。

对于“幕后暗势力”金融精英而言,黄金价格不能“比特币化”(去中心化)很重要。如若黄金能去中心化,那么它会导致一个黄金购买热潮,从大众的个人存款账户里吸走大量的资金,会让这些金融精英反食恶果。银行是通过客户的存款资金来获利的,更为重要的是,个人存款是为了应对未来银行纾困和资本管制用的,这些资金不能离开银行。那些有经验的人说:“人们对黄金的狂热超过任何东西。”对于金融精英而言,他们正在竭力避免黄金热潮的爆发。

为了压制持续的黄金热潮,就得大幅压低金价,使黄金看起来并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人类有趋众的天性,这一点从比特币和股市的热潮中的就可看出。

2011年时,黄金就像现在的比特币一样,一路飙升,这对幕后金融精英集团而言,是一个预警信号。接着,黄金升至1900美元的高位后一路下挫至目前的1260美元附近,在这期间,金融精英通过操纵黄金市场,赚得了数万亿美元的利润。

控制金价是一项高度复杂的过程。有人会问:如果有人能操纵金价,那么为什么他们不让金价跌得更多呢,这样的话就能赚到更多啊?

原因在于,黄金市场的供不应求。黄金的供应量无法满足因金价下跌而带来的巨大黄金需求量,尤其是黄金市场上出现了两个超级大买家——俄罗斯和中国,此外,全球的主权买家、机构买家、普通投资者也在金价下跌时买入黄金。

但是,随着黄金市场供需暂达平衡状态,哪里还有额外的黄金呢?

所以,金价的操纵者不仅要控制金价的上涨,还有控制其下跌。如果纸黄金的价格低于实物黄金供需平衡的价格,那么黄金期货合约的交割就会失败,这会触发公众的恐慌,造成公众继续疯狂抢购那日渐消失的黄金。人类的天性,越买不到的东西,越要抢着买,就像饥饿营销一样。

当纸黄金价格走低时,操纵者必须做多(买入)纸黄金以支撑其价格,反之亦然,这样保持金价在允许的范围内波动,视情况而定。在大多数时候,他们都必须既维持多头头寸,又维持空头头寸。他们购买的所有合约最终也被必须交割清算。

“幕后暗势力”金融精英操纵金价的方式相当高明,由国际清算银行(BIS)代其操作。BIS发出指示,传达给西方央行,然后再通知各黄金银行(bullion banks),要求他们必须将金价控制在一个怎样的范围之内,金价的目标范围依经济和金融变动状况、以及操纵者的利益目标而定。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每周都会发布一个COT持仓报告,而报告中的数据均是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提供的。公众都以为这些数据是真实准确的,实则不然。COT报告分为三个类别:商业持仓(指黄金银行,或黄金做市商),非商业性持仓或投机性持仓(指大型对冲基金、机构投资者),非报告类(小型投资者,如黄金制造商、珠宝商等,目的是对冲风险、套期保值)。

黄金市场已经被操纵了几十年了,在COT报告中,许多黄金银行实际上是大型基金或机构投资者的幕后管理者,因而,这些黄金银行可以透过自己的账户以及其控制的下属账户,既可做多,又可做空。

黄金银行的角色就是按照BIS和西方央行的指示操控金价,这是它们的首要任务,对于黄金银行而言,当它们的长期黄金合约到期时,其目的并非是为了实物黄金交割,对它们而言,金价操纵是一种现金结算操作。

当金价超出BIS和西方央行设定的范围时,这些黄金银行要不计一切代价维持金价在目标水平之内,如果黄金银行因维持金价目标而遭受损失,那么它们可以获得幕后操纵者的“补贴”。当然,当金价在目标范围内运行时,黄金银行也可通过操纵金价而获取巨额利润,前提是金价不超出BIS和西方央行设定的范围。

现在,我们回到EFP,EFP合约就是幕后金融精英集团操纵金价的工具之一。EFP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操纵者达到维持金价在一定水平。

随着Comex黄金期货合约的到期,没有充足的实物黄金交易(被大量的买家囤积了,如中国和俄罗斯),Comex需要说服合约的持有者将合约转移——将Comex黄金合约转换为EFP合约,并以现金激励的方式鼓励持有者转换合约,这样就可以实现Comex合约头寸的平衡,规避实物交割风险。

通过EFP合约转换,操纵者就顺利实现将金价维持在一定水平的目标,即便是一个虚假的、不能反映实际供需的金价。至于EFP合约的交割,其可在伦敦或香港市场上实现,另外,这些EFP合约持有者很多并不是为了获得实物黄金,而是仅为了投机获利,他们需要的是现金结算,而不需要实物黄金。并且,这些EFP合约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黄金是操纵者在法定货币环境下掠夺财富、获取巨额利润的关键,5000多年来,黄金一直是人们追捧的对象,是存储财富的方式,而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一些站在幕后的顶端操纵者,为了达到其目的,而对黄金价格进行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