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 2017-12-08
我们知道,两汉时期中国的领土延伸到朝鲜半岛,设立乐浪郡。当时并未控制朝鲜全境,而有一个绝好的历史时期,可以控制朝鲜全境的,但却因为一个人的决策问题放弃了。
这要从少数民族说起,从古到今,中国周边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既依赖中国,又惧怕中国强大,后来少数民族的国家一直以附属国的形势依赖中国。
汉匈战争爆发后,汉武帝打赢了,中国几千年的雏形就此形成,实力强大的中国,将朝鲜、日本纳入版图根本不在话下,但是汉武帝,却在关键的时候放弃了朝鲜,放弃了控制朝鲜全境的机会。
当然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人,卫右渠。正如蝴蝶扇动翅膀,可以对气候造成严重的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也会对一个国家造成影响。
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朝鲜一直是中国的一个省,归辽东郡管辖。这个卫满呢,就是辽东太守的下级,不过他世代袭官,还算有点身份。汉武帝时期,他的儿子卫右渠,继承了他的事业——治理朝鲜。
卫右渠是个汉臣,家里一直有点地位,不过他并不感谢朝廷对他们家族的另眼相待,反而野心勃勃,想要当朝鲜王。
一个汉臣,竟然想脱离政府,建立一个国家,占山为王,这是不是很奇特?更奇怪的是,他还真的有所行动,小动作频频:将朝廷亡命之徒高价招过来,作为自己的军队,然后他们像土匪一样拦截客商,掠夺财富,甚至连使者都敢抢,他们竟然对辽东诸城屡屡发兵,烧杀抢掠,跟土匪没什么两样。
后来北方战争不断,汉匈之战拉开帷幕,汉武帝尽管早想灭了卫右渠,但当时汉廷倾尽全国之力在打匈奴,所以对卫右渠采取缓和矛盾的做法。
卫右渠收到汉武帝的恐吓信后,一点也不怕,反而认定汉武帝现在是不敢打他,于是更加猖狂,坚决不退让,继续挑衅中国。
汉武帝决定攻打他,这个皇帝也是硬汉皇帝,脾气上来了,管他什么大局,先放倒再说。
汉武帝兵分两路,让荀彘率领五万走海路,杀过鸭绿江,让杨仆则带着自己调教多年的楼船大军走陆路,深入敌后。
两路军队一路自北向南,一路由南向北,目的是对卫右渠形成夹击之势。带着凯旋的气息和兵锋,汉武帝以为,这场战役一定打的干脆利落,不仅汉军彪炳史册,而且在自己的政绩上,也能添上辉煌的一笔。但他没想到的是,汉军竟然败了,而且一开始就败了。
汉武帝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传染了将领也浮躁的很,只想速战速决,赶紧立功,竟然出现前线的将领因为忍受不了等待,没跟另一位将领约定好,就擅自行动,想抢功,所以掉入卫右渠设下的埋伏,死伤大半。
再说另一个将领,杨仆,他倒是很按时,昂首阔步驶向目的地,他还奇怪呢,怎么一路这么安静?难道敌人不战而逃?他一路打到卫右渠的国都,卫右渠以为已经干掉汉军主力,没想到还有一路,差点被揍翻,后来朝鲜方面来了援军,形势对杨仆极为不利,于是王险城的守军和援军连城一片,以数量战的方式将杨仆军队冲垮,杨仆大败。
据《史记》记载,败北的杨仆相当凄惨,“失其众,遁山中十馀日”。好在楼船军是其训练多年的嫡系部队,杨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收散卒,复聚”。
杨仆的楼船军失败了,士气非常低落,将士们想家,无心恋战。卫右渠此时俨然以皇帝自居,他是朝鲜国国王,也是朝鲜的皇帝,这个土皇帝嗜杀如命,不仅屠杀了俘虏,并且对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都进行了杀戮,连那些功高盖主的老臣都不例外。
虽然卫右渠胜了,但军心溃散。汉军围城情形危机时刻,王险城的人心并不齐,威望甚高的土着元老,认为卫右渠必败,于是在他取得胜利,还没来得及告知天下的时候,土着元老筹划着、密谋将他杀害。毫无防备的卫右渠被杀,土着元老率领军队到楼船军那里,集体投诚。
汉军打败了,朝鲜竟然投降了,真是一场不可思议的战争。
汉军胜利了,拿下王险城,但得到的,却是一座空城。
那么,这场惊心动魄又奇怪的战役,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受益者呢?
有。受益者从汉武帝的册封中便可以看出来,那便是杀害卫右渠的威望甚高的土着元老,这些朝鲜元老,一律被册封,享受荣华富贵,并成为朝鲜半岛实际意义上的主人。
汉武帝依然在朝鲜设郡县,名义上,汉朝管辖朝鲜,实际上,是放权了。为什么放权呢?因为当时汉军跟匈奴大军正在激烈交战,深入大漠的军队需要粮食救援,辽东大军马不停蹄的开赴大漠,此时的汉武帝一心想击败匈奴,根本没心力去管朝鲜。朝鲜不是军事要塞,也缺乏经济利益,权衡利弊,决定放弃对朝鲜的控制。
如果,汉武帝启用汉臣控制朝鲜,卫右渠的事又难免重演,还不如让朝鲜人自己治理朝鲜,起码还能作为藩属国,给汉朝进贡。
这场战役,汉军将领付出惨重的代价,将朝鲜从逆臣贼子的手里交到朝鲜元老手中。
后来,一代代土着人不断袭权,朝鲜半岛不停的“去汉化”,最终达到独立。当然,东汉时期朝鲜还是大汉的属国,然而却有了独立的精神和文化,只是东汉对于朝鲜仍然太强,朝鲜不得不暂时表示臣服罢了。
因为汉武帝觉得朝鲜没用,所以白白失去了一块领土,虽然从当时来看他未必是错的,可从长远来看,就未免造成巨大的遗憾。自古以来皇帝领土意识不强,这也与他们的封建局限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