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吃肥肉的满语笔记 2017-11-28
从周树人的小说里描写的“人血馒头”到影视剧里有着神奇功效的各类神丹,这种超越普通治愈的力量,使得,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演变出许多的传说,也成为很多传奇的附着物。
在古时候,社会的经济条件和医学的技术还没有现如今的这么发达,所以,人们就期望能有一种药物的出现可以包治百病,并且,还便宜,普通人家都能用得起。于是,“十全大补丸”就出现了,当然,我们一般是在一些文学艺术作品中看到的。
那么,这种听起来似乎很厉害的药物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原来这种“神药”最早是起源于清朝皇宫的。
人都是食用五谷的,既然,食用五谷就不可能不会生病,所以,人的一生中有个三灾五病那都是很正常的,就算住在皇宫里面的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也不能例外。由于身份的特殊,皇宫内,主子们用什么药物是一个绝对保密的事情,越是保密的事情人们自然就会越好奇。但是,因为用药信息都被皇宫内封锁了,因此,民间就只能猜测皇宫是用什么药物了。
在经典的电影《末代皇帝》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慈禧太后临死前服用活着的大乌龟煮成的长寿汤,她认为喝了寿命长的乌龟做成的汤同样可以使自己延年益寿。慈禧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充满极大争议的人物,由于她的存在使得清朝皇宫多了很多话题,我们本文要讲的“十全大补丸”也和她有着不可瓜分的联系。
通过从故宫查阅相关的史料,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副药是在光绪10年的时候,宫里面的太医给慈禧拟定的。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这副药表面上看是一味滋阳大补的药物,但是,实际上它是妇科方面的药物。可以用来治疗气血虚弱、头晕乏力、经期失调等症状。从功效来看似乎对慈禧的作用不大了,因为此时慈禧已经50岁了,这个年纪一般是不可能有“月事”了,但是,至于到底有没有我们也无法得知了。
这里,唯一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在她年轻的时候因为月经不调差一点生不了孩子。
根据咸丰时期的医案记载中写道:当时还是妃嫔的慈禧太后有月经不规律的症状,因此,太医特别为她调制了调整经期的药丸,但是,由于慈禧妇科的症状比较严重,药丸起不到太大的功效,医生们又给她调制了“茶饮”,配合调整经期的药丸一起服用,每天早晨和晚上各要服用一次。
这样的治疗持续了有4个月,可见慈禧的妇科方面的问题是挺严重的。
另外一个证据是光绪帝三十三年的时候,当时已经72岁的慈禧太后还在服食用这用来通经的药丸,从中可以看出,像类似月经的妇科问题一直都让慈禧很是困扰。为了想彻底的解决麻烦,她甚至还服用过药性极为强烈的丹药。
清朝皇宫内各种药物品类众多,纷繁复杂,对于渴望长寿的慈禧太后来说,年龄是限制他执政帝国的唯一因素。因此,在平时的宫中生活中,已经处于高龄的她格外的注重对自己身体的保养。
在一本太监记述的书中有这样的描写:慈禧每天都要喝人奶来保养身体,实际上,在她服用的众多药物中都有体现长寿的意思,像什么延龄益寿丹、保元益寿丹等。
这只是一些慈禧平时用的药物,除此之外,太医院的医生们还专门为她制定了固定牙齿的药方、洗澡的药方、洗头发的药方、还有吃饭的药方、饮茶的药方,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全方位的保养。总之,这些所有的工作都是给她一人服务的。
这些药物要用到至高无上的慈禧身上自然要经过极为严格的用药手续,在给慈禧服用之前,所有的环节都要确保万无一失,不能有半点的差错。
所有的药物都必须有详细的载述,用来查证药物的来源。此外,如果是内食的药物,都必须要煎两副药的量,制成两碗,一碗给开药方的医生们服用,一碗给太医院的长官们服用。他们都喝过之后,太监还得再尝试一次,在三道程序都没有问题之后,这碗药才能够呈送给主子喝。
这样严格的程序不但保证了主子不会喝到被人投毒的药物,也确保了药方没有错误。其实,慈禧和普通百姓一样,除了药物的功效,更加注重的是药物的安全性。当然,真实的皇宫的药物肯定没有影视作品里演绎的那么夸张,但是,通过翻阅现有的一些史料,看到其中的用药纪录,就可以了解到他们当时的身体状况,从中更好的了解历史。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少数几个见过这位太后的人将她叙述为一位身板挺直、面目秀丽的高个子女性。她长着一双鹰眼,有着明显的鞑靼人特征。她态度高贵而傲慢,嗓音中带有不可动摇的权威和绝对的威严。
————伊莱扎·鲁哈马·西德摩《中国,长寿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