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 2018-01-31
参考消息网1月29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中国外长王毅1月28日与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北京会晤,这次会晤正值两国打算改善关系之际,长期以来看上去难以解决的领土争端和日本的战争遗留问题阻碍了双边关系的发展。
据法新社1月28日报道,尽管亚洲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出现回暖迹象,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尚未在两国本土上举行过会晤。
报道称,东京一直以官方访问和商业代表团访问讨好中国,但互相之间的国事访问仍然难以落实。随着今年两国准备庆祝一项中日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日本希望这一局面将有所改变。
导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围绕东海上的一些岛屿存在的长期争端,东京2012年将一些岛屿“国有化”的决定导致两国之间爆发激烈争吵,此后这种脆弱关系一直恢复缓慢。
另据香港《南华早报》1月28日报道,安倍晋三的对华政策,诚意是关键。一边大谈改善关系,另一边却修改和平宪法,日本首相这样做是不行的。
数月来,安倍晋三一直表示想要与中国改善关系。1月22日,日本新一届国会召开,他再次表达意愿,谋求与中国领导人互访,“尽快”与习近平主席会谈。
报道称,今年是两国签署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如果把促使两国关系破冰作为目标,确实让人击节叹赏。北京也表达出这样的意愿。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倍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去年9月,安倍第一次公开恳请习近平访日,在那之后又几次请求,人们预期中日关系今年能出现改善。此外,安倍还声称要参与中国的国际贸易战略项目“一带一路”倡议,甚至加入中国支持的亚投行。然而,北京的态度是审慎观望。这是有道理的,安倍的国会演说就是突出的理由。
报道认为,虽然安倍口口声声说和解,但他同时重申致力于修改和平宪法,誓言加强与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的战略联盟。人们认为,这个联盟的存在就是为了对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力和军事力量进行制衡。
日本计划修宪,核心是修改确保日本的军事力量只用于防御目的的宪法第九条。安倍等民族主义者希望通过修宪达到对外派兵的目的。这位首相对议员们说:“实现这一目标的时机终于成熟。”然而,安倍错了。这种想法罔顾日军上世纪上半叶对广大中国人民、朝鲜人民以及其他亚洲国家人民犯下的暴行,在日本国内同样不得民心。
报道称,正是安倍的这些举动造成两国关系至今冰冷,这一事实不容安倍无视。2012年东京把钓鱼岛“国有化”,令两国经济关系急转直下,引发中国各地反日情绪,至今未能平复。更加令人怀疑和愤怒的是,安倍与日本议员还大幅增加防务预算,参拜纪念战犯的靖国神社,支持洗白日本战争罪行的历史书籍。这跟安倍信誓旦旦地声称要实现国际社会的期望、与中国友好,完完全全是背道而驰。
报道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与经济合作固然有利于中国,有利于日本,也有助于推动其他地区关系向好,但要真正改善关系,安倍必须用行动来表明诚意。
境外媒体:中日力促双边关系重回正轨
参考消息网1月29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8日在会见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时指出,希望日方处理好历史等敏感问题,妥善管控分歧。
据台湾“中央社”1月28日报道,大陆媒体报道称,李克强在会见时表示,当前中日关系保持改善势头。中方注意到日方近来在对华关系上释放的正面信息,但两国关系在积极面增多的同时,仍面临不确定因素,可谓乍暖还寒。
他指出,在今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希望日方处理好历史等敏感问题,妥善管控分歧,使今年成为中日关系重返正常发展轨道的机遇之年。
河野太郎表示,日方愿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进一步改善和深化中日关系。
另据路透社1月28日报道,中国外长王毅当日在北京的会谈中对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说,中国希望与日本共同努力让两国关系重回正轨。
报道称,长期以来,中日一直在历史问题上争执不下,中日关系长期以来也一直受到领土争端的困扰。另外,中国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修改日本和平宪法亦持怀疑态度。
然而,两国已寻求改善关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7年11月在越南召开的地区峰会间隙举行了会晤。
根据中国外交部发表的声明,王毅说,河野外相年初即来华访问,体现了日本政府希望改善两国关系的强烈愿望。中方对此表示肯定,因为改善中日关系符合两国利益。
王毅说,两国关系既有积极进展,同时也面临不少“干扰和阻碍”。他表示,注意到安倍首相希望改善关系的言论。
中国外长还说:“中日关系历来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王毅表示,中国希望日方不松劲,不后退,把口头表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与中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推动两国关系尽早回到正常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此外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月28日报道,中国外长王毅当日与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举行了会谈。在会谈开始时,河野强调指出:“希望今年推进首脑往来等中日关系的全面改善,加强双方的信赖关系。”
河野太郎对中国的访问是自2016年4月时任外相岸田文雄访华以来日本外相首次到访中国。王毅外长指出,河野外相年初即来华访问,体现了日本政府希望改善两国关系的强烈愿望,中方对此表示肯定。王毅还表示,注意到安倍首相在国会演说中将改善对华关系作为下步重要施政课题。
又据美联社1月28日报道,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北京与中国外长王毅会谈时表示希望改善中日关系。日本在为推动两国关系加快破冰而努力。中日关系一直饱受历史和领土争端的困扰。
报道称,朝鲜核问题也是两人此次会谈的主要议题。朝鲜去年8月发射一枚导弹飞越日本北海道上空,日本一直力促对朝鲜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河野说:“我们不仅需要处理好双边关系,还需要携手应对全球性问题,特别是朝鲜问题,这是整个国际社会眼下关注的问题。”
(2018-01-29 09:28:14)
日媒:中日民众对彼此国家情感有改善 领土争端仍是隔阂关键
参考消息网12月18日报道 日媒称,日本的民间非营利团体“言论NPO”和中国国际出版集团14日公布了在两国联合实施的舆论调查结果,其中对日本印象“不好”的中国人占66.8%,较去年下降9.9个百分点,恢复到2012年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引起中国强烈抗议前的水平(64.5%)。
据日本共同社12月14日报道,另一方面,对中国印象“不好”的日本人仍高达88.3%,下降3.3个百分点,反映出日本人对华情感改善不大的现状。
言论NPO代表工藤泰志在北京市举行的记者会上分析称:“中国方面的访日游客增加,年轻人通过手机获取日本的信息,日本则没有这方面的因素。”
调查显示,认为目前两国关系“不好”的日本人占44.9%,减少27个百分点,7年来首次低于50%。作出同样回答的中国受访者占64.2%,减少14个百分点,印证了以今年邦交正常化45周年等为契机的关系改善趋势得到肯定的情况。
此外,关于对对方国家印象不好的理由,日本受访者中最多的回答是“对钓鱼岛周边日本‘领海’、‘领空’的侵犯”,占到56.7%;中国受访者中最多的回答是“未对侵略历史道歉和反省”,占比为67.4%。同时,将“围绕领土的对立”列为妨碍两国关系因素的日本受访者为66.5%,中方为64.7%,均为占比最高。
报道称,该调查始于2005年,今年是第13次,调查于10至11月实施,有1000名日本人和1564名中国人作出回答。
(2017-12-18 09:43:09)
日媒关注中日专家论坛讨论热烈 纷纷强调合作重要性
参考消息网12月19日报道 日媒称,由中日两国财界人士和专家参加的“第13届北京-东京论坛”(言论NPO等机构主办)17日发表联合声明《北京共识》,为期两天的论坛宣告闭幕。
据日本《每日新闻》12月18日报道,《北京共识》表明了对中日首脑实现互访的期待,也确认了两国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的原则。
报道称,在论坛闭幕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原联合国副秘书长明石康指出,“在国际和平面临逆风的情况下,中日必须建立更加坦诚、互信的关系”。
报道称,论坛就政治、外交、经济、安保等各个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双方专家纷纷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关于经济主题,专家都重视自由贸易,并就“一带一路”相关合作交换了意见。
报道称,但是,围绕合作的具体措施,论坛上出现了意见对立。关于朝鲜半岛局势,中日双方虽然都认为不应该允许朝鲜拥核,但日方强调施压,中方强调对话,双方的立场差异依然存在。此外,在几场分组讨论中,中方专家都谈到了中日力量对比的变化,称“日本应该客观看待中国的实力”,“应该认识到,中国开展海洋活动是必然要求”。(编译/刘洁秋)
(2017-12-19 00:16:00)
安倍改走对华融合路线?日媒:中日国力差距扩大不服不行
参考消息网12月19日报道 日媒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基本决定,将其本人提出的对外政策“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与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构想联系起来加以推进。改变该战略牵制中国的目的,使其变为新的日中合作的基石。
据共同社12月18日报道,日方的决定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中日的国力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在被逼入窘境之前只能选择联手”(日本政府消息人士语),安倍开始日渐改为对华融和路线。安倍政府判断认为,建立首脑间的信赖所不可或缺的是对“一带一路”表示支持。
报道称,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增长,各国首脑为挤入这一巨大市场而一心一意地与中国构筑友好关系。日本政府内部从确保海上通道和离岛防卫等角度出发,对华牵制论仍然较强,但对于围绕中国的国际社会态度趋势,安倍认为有必要一定程度上保持步调一致。
报道认为,被视作“针对中国的防波堤”(外务省消息人士语)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因美国的退出而前景难料,可能也给安倍对华态度的转变带来了一定影响,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与中国谈妥超过2500亿美元大单的消息也动摇了日本。
(2017-12-19 09:30:20)
日媒:中日就避免海上冲突达共识 联络机制取得积极进展
参考消息网12月8日报道 日媒称,日本外务省6日宣布,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就“建立并启动运用海空联络机制取得了积极进展”,该机制将在两国防卫部门间设置,旨在避免围绕钓鱼岛等东海偶发性冲突。
据共同社12月6日报道,该磋商在上海举行,为期两天,中日的外交、防卫、海上保安部门等相关人士约80人参加,下轮磋商将于明年上半年在日本举行。
据中日关系消息人士称,磋商基本达成了共识,预计该机制最快在明年开始运用。此外,海洋磋商还围绕东海油气田共同开发,就加强沟通达成了一致。据分析,日方提出了重启共同开发所必需的条约缔结谈判等。
报道称,为增进互信,中国海警局和日本海上保安厅围绕合作方式交换了意见,中日还就重启“中日海运政策论坛”以及加强海洋垃圾对策合作达成了共识。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12月7日报道,在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上,双方朝着启动旨在防范自卫队与中国军队偶发冲突的措施“取得了积极进展”。如果得以实现,这将成为中日关系改善的象征。
报道表示,该对策被称为海空联络机制,将事先规定好发生紧急状况时双方军舰和飞机无线电通信的频率等。此前日方主张“领海”不在该机制的适用范围内,中国表示反对,谈判陷入僵局。两国政府并未透露“进展”的具体内容,但双方就适用范围似乎确认“将朝着不划定‘领海’内外明确界限的方向进行协调”,两国人员分别带回本国讨论。
报道称,日方此前担忧,如果“领海”在海空联络机制的适用范围内,中国军舰会在钓鱼岛周边使用联络机制进入日本主张的“领海”。不过,按照国际上的海军行为准则,中国军舰现在也可采取同样的行动。比起执着于适用范围来,日本更倾向于在危机管理方面取得成果,促进中日关系的改善。
据透露,中方从今年夏季到秋季开始认真协调联络机制。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6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就海空联络机制表示:“将努力早一天签署协议,我不认为两国间存在很大分歧。”
此外据日本《朝日新闻》12月7日报道,旨在规避在钓鱼岛周边冲突的海空联络机制将要启动。安倍首相与习近平主席于11月举行会谈,就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改善达成一致,此后在安保领域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动向。
报道称,日方认为,中共十九大后中方开始认真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在11月举行的两国首脑会谈中,中方已明确表现出改善关系的意愿。由此,分析普遍认为,旨在解决两国遗留问题的磋商将取得进展。
报道还援引新华社6日的报道说,中日就建立并启动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取得积极进展。
又据共同社12月6日报道,中日两国政府联系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对立,就避免偶发性冲突的机制基本达成了共识,其背景原因在于若目前的紧张持续下去,冲突或具有现实性意味,双方对此都抱有危机感。而放任冲突风险存在,就无法应对朝鲜核与导弹问题这一新威胁,这种共识为双方相互靠拢提供了支持。
报道称,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明年还将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以此为契机,改善中日关系的时机逐渐成熟。
报道表示,双方自2007年就同意设置海上联络机制达成一致以来,历经10年终于达成了基本共识,这可谓是双方致力于缓和紧张的成果。
(2017-12-08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