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炮轰李彦宏 被怼了十多年 百度变好了吗

silencehhh 2018-09-07

六毫不客气地公开质问百度创始人和CEO李彦宏,是“做搜索引擎还是做骗子首领?”

文/网商君

最近,国内网络舆论正在痛批一些青年男艺人的“娘炮”风,认为那种趋于女性化的阴柔审美将会带坏下一代,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的男青年都变得弱不禁风。其实,阴柔还是阳刚,并不能全看外表。五大三粗的壮汉,实际可能是个懦夫;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女子,也可能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硬汉”。比如女作家六六,称她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热血汉子,似乎一点也不为过。继今年3月怒怼京东售假之后,9月6日,六六又向BAT三巨头之一的百度“开火”了。

六六炮轰李彦宏 被怼了十多年 百度变好了吗

据六六在微博披露,事件起因,是她用百度搜索上海美国领事馆官网的地址,出来的多个结果却都是“骗子广告”,不得已,只好翻墙上谷歌——搜出来第一条就是想要的结果。六六毫不客气地公开质问百度创始人和CEO李彦宏,是“做搜索引擎还是做骗子首领?”

六六炮轰李彦宏 被怼了十多年 百度变好了吗

六六的“匹妇之怒”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怒怼百度的微博已经被转发超过3万次,评论也超过了2.5万条,评论中不乏对百度搜索广告(甚至虚假、非法广告)泛滥的指责。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断言,似乎并不适用于百度这种在某一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公司。作为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的绝对巨头,百度因为搜索结果竞价排名问题而成为千夫所指,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怼百度,六六不是第一个

2016年,年轻大学生魏则西之死牵出了百度医疗广告“内幕”:在搜索结果页面上排名靠前的医疗机构,靠的不是医疗技术和患者口碑,而是向百度支付的广告费用的多少。刚刚20出头的滑膜肉瘤患者魏则西正是因为相信了百度搜索出来的结果,才误入莆田系医院的“魔爪”,花费巨资,接受的却是早被国外淘汰的所谓“肿瘤生物免疫疗法”,贻误了寻求其他更有效治疗方案的宝贵时间。

魏则西之死,将百度推上风口浪尖的同时,还引发了一场关于搜索引擎道德底线的大讨论。但这样的话题并不新鲜,因为早在十年前就开始讨论了,所谓的竞价排名“内幕”,其实早就是公开的秘密。2008年10月,《电脑报》一篇文章就提到,“记者一位朋友国庆期间想到北京旅游,他在某搜索引擎搜索上输入关键词“北京旅游”,前二十条搜索结果全部是一些旅游公司的广告……”搜索引擎上的虚假医疗广告,也让那些有难言之隐的患者哑巴吃黄连。比如,上网搜索男科疾病的患者,稍不留神就会在搜索引擎的指引下,走进电线杆小广告的套路,钱没少花,难言之隐却更加难言。

2008年,谷歌尚未退出中国市场,然而,中国搜索市场上谁是“王者”,在当时已经没有悬念。上述文章虽然没有直接点出“某搜索引擎”是哪一家搜索引擎,但通过援引李彦宏曾经公开透露过的数据——百度80%以上业绩来自竞价排名——读者并不难看出,文章谈论的主要对象是谁。

事实上,在更早之前,电脑报社旗下的《电脑迷》杂志就指名道姓地“硬刚”过百度了。2006年9月出版的杂志中,一篇谈论搜索排名的文章,直接给出了这样毫不留情的尖锐标题:

六六炮轰李彦宏 被怼了十多年 百度变好了吗

文中提到的,都是直到今天仍在让网友头痛的问题,也是让作家六六愤怒声讨的问题——竞价排名广告严重妨碍了网民获取客观真实的搜索结果。

当年的批评声音虽然观点尖锐、言辞激烈,但由于互联网普及程度有限,在2006年,中国网民总人数不过1亿多人,相关话题还远不足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有关部门对互联网的管理,无论从意识还是管理水平,也都远远滞后于互联网企业的“野蛮生长”。

百度的搜索引擎是怎样变“坏”的

搜索引擎在成为广告平台之前,首先是一个信息检索工具,满足的是网民自由获取互联网信息的需求。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作为网络的基本入口,直接决定了用户能够获取到哪些信息,也直接塑造着用户能够接触到的网络世界。

当然,互联网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他们需要通过商业变现来为各种免费产品和服务提供支撑。即使是号称“不作恶”的谷歌,也把搜索广告作为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关键在于,不能把自然搜索结果和付费的搜索广告混为一谈,更不能刻意将竞价排名广告(尤其是人命关天的医疗广告)伪装成自然搜索结果,进行优先显示,对网民形成干扰甚至误导。让人遗憾的是,这些正是百度在过去十余年里广告创收的“秘诀”。由于管理的滞后,以百度为首的国内搜索引擎,是以信息服务之名,行广告售卖之实。就算发生诸如虚假广告导致的消费纠纷,也能免受广告法规的制约。

六六炮轰李彦宏 被怼了十多年 百度变好了吗

直到2016年,也许是时间上的巧合,也许是借着社交网络全民聚焦魏则西事件的契机,《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相继出台。前者规定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提供者应当明确付费搜索信息页面比例上限,“醒目区分自然搜索结果与付费搜索信息,对付费搜索信息逐条加注显著标识”。后者则将搜索竞价排名明确列入互联网广告的管理范围:“付费搜索广告应当与自然搜索结果明显区分。”相关条款,又被称为“魏则西条款”。

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后,国内更没有哪家搜索引擎可以撼动百度一家独大的地位。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魏则西条款”正是为百度量身定制。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风口浪尖之后,百度医疗广告又改头换面,卷土重来了。有记者使用百度PC版和手机版搜索医疗相关关键词,发现排名前几位的均为付费广告。

六六,也不是最后一个怼百度的

如今,六六的微博所展示的,正是百度“旧病复发”的症状之一。相关内容虽然带有明确的“广告”字样,没有伪装成自然搜索结果,却能够掩埋自然搜索结果,在小屏的移动端,更容易造成“满屏广告”的视觉效果。

百度固然没有义务为用户提供纯净无广告的免费搜索服务,但用户更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一个搜索引擎用大量广告来干扰自己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百度对这一点心知肚明,所以当六六在微博发飙之后,他们立刻进行了整改,无论是搜索领事馆还是医疗机构,都是自然结果优先显示,整个页面清爽无比。搜索其他词条,显示的广告也较为克制,没有满屏广告的情况。

不过,这样的“整改”能持续多久,公众应该也是心如明镜。应急公关和诚心诚意的产品改造之间,还隔了多少个愤怒的六六?在百度遇到真正有威胁的竞争对手之前,大概只有拿着汉语词典依次进行词条筛查,才能算出答案。

六六炮轰李彦宏 被怼了十多年 百度变好了吗

今年8月初,媒体传出谷歌可能重返中国的风声,李彦宏表示,“如果Google决定回到中国,我们非常有信心再PK一次,再赢一次。”事实上,“苦百度”已久的国内网民也非常希望百度谷歌能真刀真枪地再干一场,看看市值不足谷歌一成的百度,如何“再赢一次”。可以肯定的是,如今已被腾讯阿里远远甩在后面的百度,如果继续这样竭泽而渔,不思进取,不要说迎战谷歌,就是勉强保住BAT里的座次恐怕都难上加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