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 2017-12-05
众星云集,奖落谁家。热爱电影的观众和为了头条的媒体全程都处于一种全神贯注的状态,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漏掉了值得高呼的场面。
——电脑屏幕面前的点点也正是如此。
直到一直期盼着导演文晏终于凭着《嘉年华》拿下了金马奖最佳导演,一直悬浮在半空中的心才真正的安定下来。
其实早在11月23日,那件事情发生的时候(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提那几个字),点点就想给大家推荐《嘉年华》这部电影了。
但由于没有去影院观摩过,所以一直拖到了现在。
而一直到点点打下这篇推送的时候,都没能从电影给人来带的震撼中回过神来,一直处于一种质疑人性、质疑家庭教育、质疑社会体制的状态。
不谙世事的两个女学生、身处权利顶端,所以即使侵犯儿童后也能顺利买通警察从而逍遥法外的社会高层;生了孩子却从未好好教育的父母、知道事实却选择袖手旁观的目击者。
——这样一丧到底的四个人群,居然一次性出现在了同一部电影里。
10分钟,两名女生(小文和小新)在酒店被侵犯。
20分钟,侵犯女生的刘会长动用钱权和社会关系一手遮天,
35分钟,两名女生被带往医院检查身体,小文的妈妈得知气急败坏甩了小文一巴掌,小新的父母站在医院走廊吵架:“都怪你,让孩子认什么干爹,这下孩子都送出去了!”
而后警方迅速立案,去往宾馆取证。
但因为刘处长打点过关系的缘故,警察对于睁眼说瞎话的宾馆老板采取了默认的态度。意料之中的没有收集到证据。
自此开始,影片中串联起整个故事线索的小米,她的人物性格也终于开始体现。
——事发当晚是她给刘处长开的房,因为奇怪刘处长带了两个小女孩,她还用手机拍下了刘处长进小女孩房间的视频。
但是她没有把真相说出来,而是选择了隐瞒。
原因很简单。
因为她是离家出走到这里,没有钱没有认识的人,没有能够让她安家落户的身份证。好不容易有一个愿意收留她的宾馆,她不可能因为一两个陌生人而毁掉自己的生活。
人之常情,却令人感到冷漠。
随之镜头回到两个受害小女孩身上,没有太多令人震撼的镜头,全部都是一种『冷静而又克制』的态度,
首先是小文的母亲。
因为离婚的原因她性格暴躁,每天抽烟跳舞,不开心就不回家,稍不如意就打小文。所以很多时候,小文不敢和她说心里话,能不回家住就不回家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造成了小文的被侵犯。
尤其是在事情发生之后,她在医院甩给小文的那一巴掌,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是小文自作自受。
乃至于在小文收到身体创伤之后,她还是没打算尝试和孩子进行深入的心理交流,而是病态的撕掉小文的花裙子、减掉她的长头发。
仿佛这场惨剧的罪魁祸首是它们,而不是她自身失败的教育。
小新的家长则更是恶心卑鄙。
大家都知道,事情的源头是小新的父亲为了升职而让小新认刘处长当干爹——光从这一点来看,就可以看出孩子在他心里是没有权势重要的。
果不其然,在事情发生之后他同意了刘处长的协议,『只要他负责孩子的重点中学的学费,他就不再追究』。
甚至还拼命拉着想问孩子讨回公道的小文父亲下水,苦口婆心的劝他同意。
而一直到这里,影片中的正面角色都只有女律师一个人,并且前前后后出现不到10分钟。
所以在观看电影的途中,点点也一直听见有观众在抱怨:“怎么这样啊?拍这么多黑暗的事情,难道一直到电影结束都没办法讨回公道吗?”
面对这样的疑问,点点很想回答一句:“是的。”
你看那因为害怕惹事而销毁视频录像证据的酒店老板、知道真相却不打算说出来的店员小米、看似正义实则受贿帮助犯罪者的警察、一群带着『白衣天使』称号实则被买通做假证说两名女生“完好无损”的医生。
在影片这样一个小环境的渲染下,他们显得很罪恶。但放在庞大的社会体系中后,你会发现,比他们恶心的人要多的去。
(详情参考这几天一直被撤的热搜)
因此,点点很能理解导演的镜头用意。
为什么给那么多黑暗的犯罪过程?为什么伸张正义的角色只出现了那么一会?为什么要让这部影片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因为这个社会本就如此。
引发全程关注的女童案迟迟没有结果,是因为家长的懦弱、旁人的冷漠、金钱和权势的欺压、社会的腐败,乃至于良知的缺失。
再联想到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多少类似的案件没有结果?不用点点多说,大家都一清二楚。
所以点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虽然它没有大场面、没有悬疑片中那种真相大白的畅快淋漓,甚至是全程带着压抑。
但是它需要观众,需要关注度,需要大家的认同才能有最大的力量去改变这个社会。
我们缺乏这样的电影,所以我们现在,不能再缺乏看这样电影的观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