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小兵 2017-02-20
一场互联网实验:让“中国制造”留在中国
COACH、新秀丽、无印良品们背后的中国势力要打一场“Sale in China”保卫战
■IT时报记者 章蔚玮
在刚过去的春节长假中,国内游客赴海外消费热潮毫无悬念再次井喷,那些打着Made in China标签的商品远渡重洋后包裹上华丽外衣身价倍增,被国内消费者视为珍宝并刷卡带回国内。而这一切在中国代加工企业看来却更像是一部无可奈何的悲喜剧——明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过硬的生产技术,但生产出来的商品却只能被贴上别人的品牌标签。
好在一场“Sale in China”的保卫战在中国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联手下悄然打响,尽管只是刚刚开始,但依然很值得期待。
脱去大牌商品的光环
新秀丽的20寸拖杆行李箱专柜售价不低于1200元,英国折扣村的售价不超过500元,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非得远渡重洋买个拉杆箱吗?如果是新秀丽在国内代加工厂直接生产并销售的拖杆箱,价格同样不超过500元,这样的选择是否会容易一些。
最近,一些国内电商平台就看准了这个细分市场。例如网易“严选”,从全国寻找各行业的优质代工厂,并为其提供专属的电商销售平台。上线不到半年,严选平台上已经出现了COACH、新秀丽、无印良品、timberland、UGG、星巴克等上百个来自不同行业的品牌代工厂生产的商品。其中不少商品的价格几乎接近国内专柜“同款”的一半,它们除了在外观上存在不同外,最大的差别就是没有了那些大牌的品牌logo。另外,按照供应商与网易严选之间达成的协议,他们的名字也并不会出现在由他们生产的商品上。商品品质是好是坏,完全由市场和消费者来裁定。
这对于国内制造业而言,更像是一场来自互联网的实验,考验的是少了国外大牌光环的Made in China的商品,消费者是否愿意只为品质埋单?
海外商品高价入华 中国加工厂得不到红利
目前,已经有一批来自不同行业的制造商加入这一场“实验”。他们是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代工厂,他们有不错的生产工艺,甚至有的已经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但他们生产的商品却只能长期以出口海外为主,他们都在努力向“出口转内销”的方向转型。
“最初选择海外市场,为海外品牌代加工,是考虑到海外消费市场比国内更广阔。”浙江某袜业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先生向《IT时报》记者透露,以袜业为例,海外消费者的更替周期是1~2个月,但国内消费者的周期往往是几年,一直到穿破为止。同时,海外消费市场很愿意为高品质的商品埋单。因此,即便拥有了知识产权,也有不错的市场口碑,但他们依然愿意为海外大牌贴标生产。
随着近两年来国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那些原本销往国外的品牌却以数倍于成本价的“高价”再次回到了国内。“从开发到下单生产、海运再到上柜售卖,一双成本仅2美元的运动袜,在贴上大牌卖到消费者手中时,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但国内制造业的利润率能保持在5%就已经很不容易。而到了最近两年,这些海外品牌开始打入国内市场,继续层层溢价,零售价已经涨到了成本的十倍,而我们作为生产厂家的利润率却没有跟着上涨。”樊先生说,一边是东南亚生产业的崛起导致海外品牌方不断要求降低生产成本,一边是市场售价的水涨船高,让像上述袜业企业这样为海外上百个运动、袜业品牌做了20多年代加工的制造企业决心探索回国之路。
从跟着大牌到跟着大数据
《IT时报》记者发现,在网易严选聚集的这批制造商中,超过90%有过海外品牌代加工经验,其中甚至有不少生产企业已经在尝试推出自有品牌。而他们此次再次选择“隐姓埋名”,只作为“严选”这个统一品牌背后的供应商,看中的是互联网对国内消费市场的改造潜力。
2015年初,网易推出了跨境电商平台“网易考拉”;一年之后,网易推出了自营品牌“严选”。在严选平台上可以找到不少“网易考拉”热销商品的影子,仔细比较,会发现不少国内代工厂的影子。从“考拉”到“严选”,很难说这背后网易是不是“早有预谋”。
尽管上线仅有半年,但跟着严选进行这场试验的不少制造商已经感受到来自互联网的强大推动力。
例如,在对销售节奏的把控上。樊先生告诉记者,根据生产周期,每年年初,海外袜业品牌就开始设计第二年的新品款式,这个节奏至今没有变过。但市场瞬息万变,很难保证新款在明年是否畅销?因此过长的决策周期很容易导致产品的最终滞销。但如今,他们与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模式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互联网后台进行的消费者大数据分析,在1~2个月内就能给出“下一季新品款式”以及“应该立即停止的销量不佳的商品”的决策。这种从后端盲目生产到与前端市场联动后迅速做出反应的变化,让这批制造业很直观地感受到国内制造业的希望。
网易严选只是中国互联网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缩影,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制造业也在不断调整自身应对新的机遇。采访中一家专注于海外品牌代加工的企业负责人说:“现在我们完全可以拒绝一些海外品牌要求我们做一般性代工的需求,也可以讨价还价,因为我们有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