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WEB 系统测试课程大纲;36 互联网历史沿革

xiaoyezihanghui 2020-02-09

课程体系介绍

  1. 网络协议:协议层面,客户端、服务端数据交换的过程;从测试的角度理解网络协议
  2. WEB开发:从前端(THML, CSS)、后端服务器,数据交换过程;重点是理解背后的逻辑,便于更深入的开展测试
  3. 前端分析:从用户角度,从页面设计、性能、安全性漏洞;非常熟悉前端架构、协议运作过程;分析能力,从数据方面推而广之,举一反三
  4. 安全性测试:
  5. 可用性、兼容性

36 互联网历史沿革

web

  1. web 1.0: 用户是信息的获取者和消费者;信息有网站运营方创建;新浪、雅虎;
  2. web 2.0: 用户创建内容;UGC = user generated content;论坛、微博、视频,平台性质;
  3. web 3.0:用户按需获取内容;RSS 订阅;根据用户需求推送内容;

Text, HTML

CURL演示 (终端运行命令:crul.exe http://www.baidu.com/, 运行结果是百度的浏览器文本;)

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源代码中,红色代码 = HTML 的标记;

flash player = 视频播放器;

HTTP协议

全称:(超文本传输协议 =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定义:定义了一整套协议,前端从服务器后端获取数据、资源的协议;定义了用户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的交互,比如登录系统,验证用户名、密码;  

web 系统最核心的构建 是HTML + HTTP, HTML 用户展现, HTTP 用于数据的传输;

缺点:HTTP 1.1 的缺点 传输效率低,冗余内容多,消耗了带宽,延长了访问时间;

PC 端,移动端

移动端也适用HTTP 协议,只不过做了轻微改动;PC 端、移动端的测试,本质没有区别;

注意:这个视频的时间是2017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