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 2017-12-11
文/林小妖
12 月 7 日,《催眠大师》真人秀节目上线,自带热搜潜质的李亚鹏光临第一期节目,主动接受“催眠”,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自爆单亲爸爸很辛苦,不希望女儿李嫣进入娱乐圈,并大胆地谈论心仪女孩的选择标准......
娱乐圈最会玩,GPLP君真心佩服。李嫣、单亲爸爸、李亚鹏的心仪女孩......随便哪个拿出来,都会是让人遐想翩翩的热点,谁让王菲天后就是这么受群众爱戴呢。而“催眠”这个词,无疑又在娱乐圈的玩耍中增添了一层神秘感。
《催眠大师》的节目由张蓝心发起,共有 12 期,每期用催眠处理一种负面情绪。用张蓝心本人的话,邀请圈中好友参加这期节目,本意是要“共同普及心理学知识”。
GPLP君十分欣赏张蓝心和其背后团队的敏锐嗅觉,因为在十九大中,连习大大都公开表示要发展社会心理服务行业。毋庸置疑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自我意识的提升,心理学必然成为新的风口。道理很简单,中国的人口足够多,而解决完了“钱包”的问题,接下来自然要重视起“心情”的问题。心理学的市场足够大,超乎想象。
以几类数据为例:
1. 今年 11 月底,今日头条联合天天心理发布的心理服务行业用户数据(基于今日头条数亿用户的阅读数据)显示, 2017 年 9 月份,心理类文章的阅读数是 2016 年 1 月份的 26 倍。大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呈显著增长。(数据:今日头条&天天心理)
2. 根据艾媒咨询关于精神类服务电商市场的数据统计,愿意通过线上付费购买精神类服务的用户量即将在 2017 年底突破千万大关,用户规模将在 2019 年达到四千万。(数据:艾媒咨询)
3. 青音、壹心理、暖心理、简单心理等心理类创业项目的融资额度均在千万以上,仅壹心理一个公司就已融资逾亿人民币。(数据:IT桔子)
4. 国际心理治疗大会的数字表明,中国大概有1. 9 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我国抑郁症患者达 3000 万,仅有10%得到治疗,而15%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数据:壹心理)
无论是从显而易见的市场需求,还是从频频发生的幼儿园虐童、青少年杀死亲人等热门事件,还是从投资机构的投资情况来看,心理服务行业的增长潜力都不容忽视。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可以与教育、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职场关系等各类领域结合,它渗透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这点来看,比张蓝心更具敏锐嗅觉的资本市场不可能无动于衷。哪里有爆炸式的需求,哪里就可能被热捧成为新的风口。
然而,写到这里,GPLP君还仅仅是说完了本文标题的前半部分: “当心理学成为新的风口”,而让我捏一把汗的其实是后半句:“可以毁了哪些人?”
一个“毁”字,GPLP君是在危言耸听还是杞人忧天吗?咱们等一下再下结论。
1. 很多人都想科普心理学,但需要科普的其实是“科普”本身。
张蓝心作为一名跆拳道运动员转演员,并未经过心理学的专业培训,就想做电视节目“科普”心理学。她的这份想帮助大众清除负面情绪的心意自然是好的,同时也能借助传媒工具帮助心理学走入更多人的视野。然而,心理学真的是能被大众拿来“科普”的吗?
我们来看看这期节目中的“催眠”。节目中,李亚鹏被“催眠”了,并且在催眠状态下“迫不得已”说出自己的秘密。
专家解读:李亚鹏是被一个手指定住了,接受了专家的催眠心理暗示,所以站不起来。
然而节目一播出,就立马有网友扒出了北京卫视的一期节目。
根据北京卫视这期节目的揭露,这根本不是什么催眠暗示。《催眠大师》第一期节目就没有逃过网友的火眼金睛:
打脸!
而且该网友还指出,催眠技术其实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技术,往往被人们误以为是一种“邪术”。因此广电部曾发通告,禁止娱乐性的催眠在电视媒体上表演。催眠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它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打开心结、放松身心、调节情绪、消除多种生理和行为症状。然而,催眠如果被滥用,对人们的伤害也是非常严重的。不少销售欺诈和邪教传播就是利用某些人的心理弱点进行类似催眠的操作而得逞。
2. 在中国,真正懂心理学的人有多少?
GPLP君就来“科普”一下心理学的发展史。 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独立的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而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端,则发生在 1917 年,北京大学在中国首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到今天整整一百年。加上上世纪 50 年代末心理学受到的批判,文革期间心理学遭受到的灾难性的破坏。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中国的真正发展只有几十年。
自国家开放心理咨询师考试以来,有 100 多万人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然而数据显示,仅有5%的人进入心理服务行业。然而就算是这 100 多万人里,很多也是速成地学习,用应试的技巧通过考试,未接受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如果心理学成为新的风口,而真正懂心理学的人却寥寥,会发生什么?
3. 红黄蓝类事件如果发生在心理治疗领域,就不只是“虐童”这么简单了。
一个人如果接受了错误的心理指导,最糟糕的后果是什么?自杀,直接夺走的是一个人的生命,这是心理学界经常发生的事情。GPLP君就不在这里科普了,大家可以去查阅一些专业的书籍和网站。
我们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红黄蓝事件与背后的投资人:资本与灵魂的选择》,讲的是资本的介入使得一些教育人士忽略了教育本身的管理。如果说教育面对的是人的学习和成长,心理服务项目直接面对的就是人的心灵。为人的心灵服务而赢取利润,一旦这事情扯上了资本,what will happen?
GPLP君当然希望有朝一日,心理学既能光明正大地走上电视节目,走入人们的视线,又能在资本的帮助下见证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同时又能被人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待之。然而资本与灵魂的天平不总是能被人端稳。
总有人拿教育、心理学这种东西当做商业而追风,然而,一旦过度发展,后果不堪想象。
最终,GPLP君冒着会被人认为“危言耸听”的危险,写下此文,但愿催眠大师不再催眠。(来源:微信公众号GP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