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雪中送炭”的年终奖“锦上添花”?

扑克投资家 2018-01-05

岁末年初,对于所有还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来说,最期待的就是年终奖了。无论你的年终奖是多少,将其安然放在工资卡内绝非明智之举。CPI年年上升,而银行的活期利率总是杯水车薪,这样等着钱贬值的行为显然是无法接受的。而年关购置年货或礼品,很容易将年终奖花到了一些计划外的消耗品上,造成冲动型。此时,不妨将年终奖作为新一年的第一笔理财资金,开启你新一年的理财计划,实现收益最大化。

十三薪和年终奖一样吗?

十三薪,顾名思义指第十三个月工资,也称为年底双薪,是指单位按照规定向员工多发放一个月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有明确规定,发十三薪,则按照规定执行;如果用人单位并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倾向于按照劳动者当年平均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对于年中解除劳动合同而应当支付十三薪的,司法实践中倾向于按照解除前劳动者12个月平均工资作为十三薪的计算基数。

而年终奖是指每年度末企业给予员工不封顶的奖励,是对一年来的工作业绩的肯定。由于年终奖是与绩效考核来匹配的,所以年终奖的发放既要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即年度的业绩状况,也要考虑到员工年度的业绩状况和年初计划的完成情况。

虽然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发放十三薪和年终奖,都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属于企业自主管理的范畴,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考虑是否发放以及如何发放。但是十三薪和年终奖都是工资的组成部分,所以用人单位在发放十三薪和年终奖的过程中,不能违反劳动法律法规。

如何让“雪中送炭”的年终奖“锦上添花”?

年终奖的缴税“盲区”

大家都知道,年终奖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由应缴税所得除以12后确定。

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税费有7个级别,分别是3%、10%、20%、25%、30%、35%和45%。奖金每上升一个档次,税率就要跟着提高。

计算税率前,先要看一下个人的当月薪资。

(1)月收入低于个税起征点3500元

如果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薪金低于纳税起征额3500元,那么先将年终奖减去工资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再按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举个例子,小云今年年12月的工资是3000元,同时领取全年考核奖金20000元。那么他每月平均奖金=[20000-(3500-3000)]÷12=1625元,对照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5。

小云应纳税额=[20000-(3500-3000)]×10%-105=1845(元)

(2)月收入达到个税起征标准

如果小云当月工资超过3500元的纳税起征点,那么年终奖应纳税20000×10%-105=1895元)

需注意的是,根据我国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当年终奖数额超过某个临界点,哪怕只多出1元,对应的纳税税率也将提高一档。这样就会出现“多发少得”的问题。

举个例子,小云拿到了18000元的年终奖,那么他的应纳税为540元,到手为17460元,但是如果他的年终奖为18001元,那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率由3%升至10%,需纳税1695.1元,到手奖金就变成了16305.9元。

名义年终奖增多,实际到手收入变少了,专家将之称之为年终奖“盲区”。这样的“盲区”一共有6个,分别是:

落在这6个区域内的年终奖金额会“得不偿税”,多发少得,甚至还会遇到“多发的1元,多缴万元”的极端情况。

如何让“雪中送炭”的年终奖“锦上添花”?

银行理财还要不要买?

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累计发行理财产品11.92万只,累计募集资金83.44万亿元。

银行理财产品如此受欢迎,很多投资者看中的就是“稳赚不赔”,即使一些理财产品收益率不能达到预期,银行也会自己垫钱补足。

然而监管部门要求资产管理业务以后不能承诺保本保收益,银行理财也不能例外。没有了“稳赚不赔”的“金甲护身”,银行理财产品还值得购买吗?

其实建立打破刚性兑付的制度性安排,不代表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的上升,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仍是一种低风险、收益率适中的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的核心优势就是安全,理财资金大多投向存款、债券等中低风险领域,而且但凡银行合规销售的理财产品,都有唯一的产品编号,投资者可以在中国理财网上查询,看到产品说明书和资金投向等,对自己的钱投向哪里了,心里清楚明白。

除了安全,不少投资者买银行理财产品,还因为期限短,不少产品两三个月就能到期拿到本息,如果有什么事急需用钱,也不至于等太久。

海量公募基金如何选?

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上的公募基金数量已经突破4000只。从海量基金里挑出几只心仪的,可比挑衣服难多了。这么多基金到底该怎么选呢?我们可以分几个步骤:

第一步,先看公募基金市场的整体情况。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3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合计11.34万亿元,与2016年底相比,增长超2万亿元。这说明,随着大家收入的增长,理财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第二步,基金类型之间大不同,一定要弄清楚什么类型的基金适合自己。

货币基金、短期理财基金风险小,流动性好,是投资者闲散资金的管理工具,但收益率只能和余额宝、银行理财差不多。

股票型基金、混合偏股型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适合于高风险、高收益偏好的投资者借“基”布局股市。QDII类产品比较“洋气”,为谋求布局海外投资的投资者提供了渠道。指数类基金跟踪某一标的指数,获取指数上涨带来的长期收益,适合投资者进行定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公募基金市场添了“新丁”,就是公募FOF产品。这类产品由基金经理在全市场精选好“基”,投资范围广,满足投资者配置各类资产的需求,也为刚入门基金投资的投资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第三步,在“真刀真枪”地投资之前,你还要好好了解一下这只基金的“前世今生”。一看基金业绩,二看基金经理,三看基金报告。

看基金业绩就是把历史业绩作为参考依据。但眼光别就盯着最近几个月,要短、中、长期业绩结合着看,最好能跨越熊牛周期。

如果你买的是主动管理型基金,那就一定要去扒基金经理和他背后的团队,注意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比如看看他的历史业绩、从业经验等。

基金的季报、半年报、年报,这是第一手干货,可以透露出这只基金的证券组合、持仓轻重、持仓行业比重等。虽然这些数据仅代表历史,不代表未来的持仓,但大致可以看出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

如何让“雪中送炭”的年终奖“锦上添花”?

看不懂财报能买股票吗?

都说买股票最终买的是公司,自己都看不懂财务报表,能买股票吗?

股市投资的内涵太丰富了,很难有一句话的答案。

同样的行情,有的大赚特赚,有的却亏损严重;同样的股票,买入卖出时机不同,有的可能收益颇丰,有的就可能踏不对点,总是高买低卖。下面根据投资业绩不错的股市老手,总结了四条经验。

(1)投资心态要平和

在传统资产配置中,股票投资被视为“高风险”,其收益与风险关联性较强。因此,投资股市心态很重要:手中有余钱,预期内没有紧急用途,可以承受一定的价格波动,瞄准长线。

(2)先求保值,再求增值

能跑赢物价通胀,能跑赢银行存款利率,这就基本“成功一半”,如果能够再多赚一点,那就该知足了。

(3)兔子要吃窝边草

如果看不懂财报,那就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企业,选择那些愿意坚持分红给投资者的上市公司。企业在实体领域内的口碑很重要。

(4)投资要有定力

任何市场上,股票价格都可能背离公司价值。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各种“托儿”也时常扰乱视听,切莫冲动红眼,追涨杀跌,盲目追赶市场热点还不够那点手续费的。

虽然上市公司的财报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近年来沪深交易所也要求上市公司对财报里的关键数据进行“翻译”——用普通投资者听得懂的话来解读自己公司的财报。

同时,交易所也发挥自己一线监管的功能,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中存在的疑点,通过“问询函”的方式要求上市公司及时说明。因此,投资人需要密切关注沪深两家交易所发布的公告内容。

黄金还能“买买买”吗?

2017年的黄金市场,走势确实有点令人意外。在不确定性较高的市场环境中,黄金还能“买买买”吗?

近几年黄金价格涨幅较小,依然处于一个低估期,可以说是各类主要资产里面,较为便宜的一种资产。随着市场权益类投资品种增多,普通投资者应更多地考虑避险投资品种,黄金在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篮子”中可以占10%左右的配置比例。

建议普通投资者还是尽量参与跟实物挂钩的黄金投资品种,等有一定投资经验了,可以适当参与黄金期货或其他衍生品。

年底理财要注意哪些风险

1、警惕流动性陷阱。投资者在投资理财产品的时候往往只看到收益却忽略了期限,有些产品期限很长并且在到期之前不能支取,流动性很差,年底也是用钱高峰期,一旦急需用钱就比较麻烦。

一般来说,在投资理财产品的时候,销售人员通常会告知产品可以提前支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提前支取需要支付手续费,持有时间越短手续费越高。因此,在不要轻信他人的同时还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2、年底是资产理财公司跑路高峰期。据了解,到了年底,理财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圈钱跑路现象将会比较频繁,还有一些正经的公司由于经营不佳导致欠债累累,最终不得不关闭甚至跑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