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aq 2019-12-28
logback是java的日志开源组件,是log4j创始人写的,性能比log4j要好,目前主要分为3个模块
slf4j
的接口,这样你如果之后要切换其他日志组件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本篇博客会讲解logback的使用、配置详解、以及logback简单的一个原理。
引入maven依赖
<!--这个依赖直接包含了 logback-core 以及 slf4j-api的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ch.qos.logback</groupId> <artifactId>logback-classic</artifactId> <version>1.2.3</version> </dependency>
然后就可以直接在代码中使用slf4j的接口获取Logger输出日志了。(配置在下面的章节介绍)
//这是slf4j的接口,由于我们引入了logback-classic依赖,所以底层实现是logback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Test.clas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OGGER.info("hello world"); }
logback在启动的时候,会按照下面的顺序加载配置文件
logback.configurationFile
属性,就用该属性指定的配置文件。如java -Dlogback.configurationFile=/path/to/mylogback.xml Test
,这样执行Test类的时候就会加载/path/to/mylogback.xml配置上面的顺序表示优先级,使用java -D配置的优先级最高,只要获取到配置后就不会再执行下面的流程。相关代码可以看ContextInitializer#autoConfig()
方法。
在slf4j中,从小到大的日志级别依旧是trace、debug、info、warn、error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onfiguration debug="true" scan="true" scanPeriod="1 seconds"> <contextName>logback</contextName> <!--定义参数,后面可以通过${app.name}使用--> <property name="app.name" value="logback_test"/> <!--ConsoleAppender 用于在屏幕上输出日志--> <appender name="stdout" class="ch.qos.logback.core.ConsoleAppender"> <!--定义了一个过滤器,在LEVEL之下的日志输出不会被打印出来--> <!--这里定义了DEBUG,也就是控制台不会输出比ERROR级别小的日志--> <filter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filter.ThresholdFilter"> <level>DEBUG</level> </filter> <!-- encoder 默认配置为PatternLayoutEncoder --> <!--定义控制台输出格式--> <encoder> <pattern>%d [%thread] %-5level %logger{36} [%file : %line] - %msg%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appender name="file"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 <!--定义日志输出的路径--> <!--这里的scheduler.manager.server.home 没有在上面的配置中设定,所以会使用java启动时配置的值--> <!--比如通过 java -Dscheduler.manager.server.home=/path/to XXXX 配置该属性--> <file>${scheduler.manager.server.home}/logs/${app.name}.log</file> <!--定义日志滚动的策略--> <roll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TimeBasedRollingPolicy"> <!--定义文件滚动时的文件名的格式--> <fileNamePattern>${scheduler.manager.server.home}/logs/${app.name}.%d{yyyy-MM-dd.HH}.log.gz </fileNamePattern> <!--60天的时间周期,日志量最大20GB--> <maxHistory>60</maxHistory> <!-- 该属性在 1.1.6版本后 才开始支持--> <totalSizeCap>20GB</totalSizeCap> </rollingPolicy> <trigger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每个日志文件最大100MB--> <maxFileSize>100MB</maxFileSize> </triggeringPolicy> <!--定义输出格式--> <encoder> <pattern>%d [%thread] %-5level %logger{36} [%file : %line] - %msg%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root是默认的logger 这里设定输出级别是debug--> <root level="trace"> <!--定义了两个appender,日志会通过往这两个appender里面写--> <appender-ref ref="stdout"/> <appender-ref ref="file"/> </root> <!--对于类路径以 com.example.logback 开头的Logger,输出级别设置为warn,并且只输出到控制台--> <!--这个logger没有指定appender,它会继承root节点中定义的那些appender--> <logger name="com.example.logback" level="warn"/> <!--通过 LoggerFactory.getLogger("mytest") 可以获取到这个logger--> <!--由于这个logger自动继承了root的appender,root中已经有stdout的appender了,自己这边又引入了stdout的appender--> <!--如果没有设置 additivity="false" ,就会导致一条日志在控制台输出两次的情况--> <!--additivity表示要不要使用rootLogger配置的appender进行输出--> <logger name="mytest" level="info" additivity="false"> <appender-ref ref="stdout"/> </logger> <!--由于设置了 additivity="false" ,所以输出时不会使用rootLogger的appender--> <!--但是这个logger本身又没有配置appender,所以使用这个logger输出日志的话就不会输出到任何地方--> <logger name="mytest2" level="info" additivity="false"/> </configuration>
属性名称 | 默认值 | 介绍 |
---|---|---|
debug | false | 要不要打印 logback内部日志信息,true则表示要打印。建议开启 |
scan | true | 配置发送改变时,要不要重新加载 |
scanPeriod | 1 seconds | 检测配置发生变化的时间间隔。如果没给出时间单位,默认时间单位是毫秒 |
设置日志上下文名称,后面输出格式中可以通过定义 %contextName 来打印日志上下文名称
用来设置相关变量,通过key-value的方式配置,然后在后面的配置文件中通过 ${key}来访问
日志输出组件,主要负责日志的输出以及格式化日志。常用的属性有name和class
属性名称 | 默认值 | 介绍 |
---|---|---|
name | 无默认值 | appender组件的名称,后面给logger指定appender使用 |
class | 无默认值 | appender的具体实现类。常用的有 ConsoleAppender、FileAppender、RollingFileAppender |
ConsoleAppender:向控制台输出日志内容的组件,只要定义好encoder节点就可以使用。
FileAppender:向文件输出日志内容的组件,用法也很简单,不过由于没有日志滚动策略,一般很少使用
RollingFileAppender:向文件输出日志内容的组件,同时可以配置日志文件滚动策略,在日志达到一定条件后生成一个新的日志文件。
appender节点中有一个子节点filter
,配置具体的过滤器,比如上面的例子配置了一个内置的过滤器ThresholdFilter,然后设置了level的值为DEBUG。这样用这个appender输出日志的时候都会经过这个过滤器,日志级别低于DEBUG的都不会输出来。
在RollingFileAppender中,可以配置相关的滚动策略,具体可以看配置样例的注释。
root节点和logger节点其实都是表示Logger
组件。个人觉的可以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父子关系,root是最顶层的logger,正常情况getLogger("name/class")没有找到对应logger的情况下,都是使用root节点配置的logger。
如果配置了logger,并且通过getLogger("name/class")获取到这个logger,输出日志的时候,就会使用这个logger配置的appender输出,同时还会使用rootLogger配置的appender。我们可以使用logger节点的additivity="false"
属性来屏蔽rootLogger的appender。这样就可以不使用rootLogger的appender输出日志了。
关于logger的获取,一般logger是配置name的。我们再代码中经常通过指定的CLass来获取Logger,比如这样LoggerFactory.getLogger(Test.class);
,其实这个最后也是转成对应的包名+类名的字符串com.kongtrio.Test.class
。假设有一个logger配置的那么是com.kongtrio
,那么通过LoggerFactory.getLogger(Test.class)
获取到的logger就是这个logger。
也就是说,name可以配置包名,也可以配置自定义名称。
上面说的logger和root节点的父子关系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具体的底层实现本人并没有看,他们之间真正的关系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logback的源码
在看logback的启动日志时,看到下面这句话。
no applicable action for [totalSizeCap], current ElementPath is [[configuration][appender][rollingPolicy][totalSizeCap]]
no applicable action for [maxFileSize], current ElementPath is [[configuration][appender][rollingPolicy][maxFileSize]]
大概意思解析logbck配置时不支持totalSizeCap、maxFileSize的配置。后来查了下,果然,totalSizeCap是在1.1.6之后的版本才开始支持的,切换到1.1.7之后就不会出现这句话了。
maxFileSize比较奇怪,试了目前所有的版本都不支持rollingPolicy—maxFileSize的配置方案,如果配置到triggeringPolicy节点下,又是可以生效的。但是官网给的文档上又有出现rollingPolicy下面的。
Ps:启动的时候建议多看看日志,可以及早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这些配置没生效,看到这些日志就可以马上调整,而不会因为没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造成一些损失。
slf4j只是一套标准,通俗来讲,就是定义了一系列接口,它并不提供任何的具体实现。所以,我们使用这套接口进行开发,可以任意的切换底层的实现框架。
比如,一开始项目用的是log4j的实现,后来发现log4j的性能太差了,想换成logback,由于我们代码中都是面向slf4j接口的,这样我们只要吧log4j的依赖换成logback就可以了。
我们在调用LoggerFactory.getLogger(Test.class)
时,这些接口或者类都是slf4j的,那么,它是怎么切换到logback的实现的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追踪了一下代码,发现logback-classic底下,有一个slf4j的包.
slf4j在初始化时会调用org.slf4j.StaticLoggerBinder
进行初始化。因此,每个要实现slf4j的日志组件项目,底下都要有org.slf4j.StaticLoggerBinder
的具体实现。这样slf4j才会在初始化的关联到具体的实现。
比如logback在自己定义的StaticLoggerBinder做了自己组件的初始化工作。下面是网上找的一个时序图:
如果引入了多个slf4j的实现依赖包,那么各个包底下都有org.slf4j.StaticLoggerBinder
的实现,这时候slf4j会调用哪个包的StaticLoggerBinder实现呢?
这个问题和java的类加载机制有关系,在双亲委派机制的模型中,这些引入的依赖包通常都是由Application ClassLoader
来加载的。Application ClassLoader
会加载用户路径(classpath)上指定的类库,如果多个org.slf4j.StaticLoggerBinder
的jar包实现,类加载器先扫到哪个jar包,就会使用jar包提供的实现。
举个例子,我们通过 java -classpath a.jar:b.jar Test
运行Test类,a.jar和b.jar都定义了org.slf4j.StaticLoggerBinder
的实现,那么执行Test时加载StaticLoggerBinder类就会加载a.jar中的那个定义类。因为a.jar在classpath中排在比较前面。
日志组件的使用一般都非常简单,几乎所有的项目中都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日志组件。但是可能就是由于太简单了,比较少的人会愿意深入系统的去了解。本人也只是对logback的配置以及一些简单的原理做了一些了解,并没有很深入的去看logback的具体实现。
因此,本文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基于官网的文档以及网上一些其他关于logback的博客,虽然也做了一些简单的测试,但并不保证全部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