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7人机交互指南-UI设计基础:Modal Contexts

leitingdulante 2013-07-03

重要:这是针对于正在开发中的API或技术的预备文档(预发布版本)。虽然该文档在技术精确度上经过了严格的审核,但并非最终版本,仅供苹果开发者计划的注册会员使用。苹果提供这份机要文档的目的,是帮助你按照文中描述的方式对技术的选择及界面的设计开发进行规划。这些信息有可能发生变化,届时,你的设计开发方式需要基于最终版本的操作系统及文档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测试。该文档或许会随着API或相关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而进行更新。

译文最后更新时间:2013-06-22

模态,一种用来承载特定内容、功能或体验的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它可以帮助用户完成某些任务,或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获取信息,但会暂时性的强迫用户停止与应用其他部分的互动。

iOS 7人机交互指南-UI设计基础:Modal Contexts

理想情况下,用户应该能够通过非线性的方式与iOS应用进行互动,所以最好尽可能的精简应用当中的模态体验。通常,仅在这些情况下考虑创建模态情境:

1.非常有必要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2.必须完成某些任务,或明确的放弃某项操作,否则用户数据将进入不稳定的状态。

保持模态任务的简单、简短、易聚焦。不要将模态视图打造的好像是嵌在应用当中的迷你应用。如果模态视图中的 子任务过于复杂,人们很容易忘记进入模态视图之前的主任务是什么。在创建那些包含树形视图结构的模态任务时要特别小心,因为这种形式很容易使人们产生迷失 感,忘记回退的步骤。如果你的模态任务当中必须包含那些需要通过不同的视图来呈现的子任务,那么一定要给用户提供单一且清晰的信息结构路径,避免产生循 环。请参考模态视图一节,了解更多详情。

始终提供一种明显而安全的退出方式。要确保用户在退出模态视图时,能够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有明确的认知。

如果主任务需要一系列层级化的模态视图,那么要确保用户知道当他们在模态视图中点击“完成”按钮后会发生什么。检查任务流程,以确定次级模态视图当中的“完成”按钮究竟是用来完成一部分任务的,还是用来完成整个模态任务的。鉴于有可能产生的困惑,尽量避免在次级模态视图中使用“完成”按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