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照国目击外星人的真假? 从这些方面来说都是假的!

稼轩门下走狗 2017-12-10

我们知道,孟照国的故事是一个层层递进有着内在必然因果关系的完整故事,其中只要任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故事就立刻灰飞烟灭。这即意味着,科考队成员在对孟照国与外星人接触事件作出否定结论之时,孟照国的谎言故事就已经完全彻底地破灭了。但是,笔者认为有完全的必要对孟照国的故事进行全面的分析,使读者对凤凰山事件的虚假性有更清晰直观的了解。只要通过分析就不难发现,孟照国的故事不是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也不是某几个环节出现问题,而是全部所有环节都存在问题,可以说是四面透风,体无完肤。

6月6日远距离目白色物体中的疑点

1.6月6日,孟照国上山采野来到凤凰山南坡对面的山坡上,看到相距约5里的凤凰山南坡上有一白色物体,以为是坠落的探测汽球,因为他以前曾搞到过一只坠落的探测汽球,他于是决定搞点胶皮和尼龙绳回家用。

其一,6月6日。这一时间正好是央视《环球45分钟》连续一个月播放探索不明飞行物专题系列片期间,如果是孤立地看待这一时间,可以认为这仅仅只是一个偶然的巧合,毕竟专题系列片的播放时间跨度长达一个多月。但是,如果将这一时间所发生的事情与7月16日所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看,这一巧合就显得格外地蹊跷。 7月16日是慧木相撞首日,也就是在这一天夜里,孟照国受邀造访了外星飞船基地并与外星人谈论了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慧木相撞。也就是说,孟照国的故事不仅有6月6日的与央视播放专题系列片时间上的粗略巧合,也有7月16日的与慧木相撞时间上的精准巧合,不难看出,这两个巧合都是与媒体报道紧密相关的。媒体报道外星飞船,孟照国就遭遇了外星飞船,媒体报道慧木相撞,外星人就与他谈论了慧木相撞。与此同时,在时间上还有二个巧合,其一是,山河屯林业局宣传部长关洪声于6月16日对尚处在神智不清记忆不清之中的孟照国进行调查时,孟照国恰巧在这一天“恢复了部分记忆”。

其二是,10月7日,一直表示愿意与调查人员进行配合的孟照国,随调查人员到林场住了一夜之后,第二却突然表示不愿与调查人员配合,调查者为了从中找出原因,最后从孟照国的嘴中“套出”,恰巧是在回林场的当天晚上,孟照国又与外星人进行了接触。不难看出,这两个巧合是与调查人员对他的调查是紧密相关的。孟照国先一直是记忆不清,遇到关洪声来采访时,便突然恢复了部他记忆,有故事要说。遇到调查者“套他”的时候,果然又有了新的故事。也就是说,孟照国的故事,并非独立自主的发展,而是随着媒体报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调查工作的进展而发展,在搞清楚这一点之后,孟照国故事在时间上的巧合就非常令人生疑了。

如果将孟照国的故事继续展开,不难发现孟照国的故事其实就是由无数的巧合所构筑而成。比如,他之所以认为看不清楚的白色物体可能是探测汽球,是因为恰巧他以前曾经搞到过一只坠落的探测汽球;林场取证队上山取证之时,其他职工用望远镜都没有看到凤凰山南坡上的外星飞船,恰巧只有他只望了一下便清楚地看到了外星飞船;外星人用光将他击倒在地时,恰巧是在他举起望远镜看到了外星飞船并看清楚了外星人手中持有的“激光器”的那一瞬间;孟照国所看到的黑衣女外星人,恰巧是对其他所有人是隐形的:孟照国在家中与女外星人发生性关系时,恰巧其妻女家人都已经入睡而刚好他正要入睡但还没有睡着;男外星人前来听取女外星人汇报时,孟照国恰巧是在与女外星人发生性关系后做了一番美梦后再次醒来之时:男外星人进入他家中邀请他造访外星飞船基地,同样是恰巧其妻女家人都已经入睡而刚好他正要入睡但还没有睡着;外星人带孟照国穿墙而出参观外星飞船基地,返回时恰巧外星人没有将其穿墙而入地直接送回家中,孟照国因此而不得不叫妻子开门;孟照国从担架上跌落下来时,恰好是先前他倒地的地方;孟照国在从担架上跌落下来时看见一个光球,恰巧他小时候就曾看到一个光球等等。

孟照国的故事中的巧合如此之多,已经不能用无巧不成书来解释。我们只需把看到外星飞船、捡拾到坠落的探测汽球、看到过光球等这些很小的机率全部归于孟照国这一个人身上,就会发现重新所构筑的新的机率的唯一现实意义就是绝对的零,这即意味着孟照国不是从来不说谎,而是绝对地在说谎。而6月6日这一时间,正是无数个巧合中的一个,所谓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由此将揭开孟照国谎言故事的冰山一角。

其二,孟照国上山采野菜来到凤凰山南坡对面的山坡上。前面已经分析过,一群人往凤凰山南坡的对面山坡上跑去采野菜,只能证明他们全都在撒谎,那么孟照国一个人往那地方跑去采野菜又会怎样呢?首先我们并不怀疑孟照国亲自去过那地方,但目的是不是采野菜,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据调查报告中说,孟照国此人很聪明,家中有许多种植方面的书,而且发明了立体种植法,使他家中的菜园子里的产量提高了一倍,并因此而生活过得还可以。既然是菜园子里菜的产量还不错,就没有任何的必要上山采野,更不可能舍近求远往那么远的地方跑。这只能是孟照国掩耳盗铃之举,借采野菜之名来行采点之实,为次日的行动作准备。

其三,以为是坠落的探测汽球。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这是整个凤凰山事件的结点所在,如果孟照国当时没有这种以为,就不会发生第二天约李洪海上山并目击外星飞船,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凤凰山事件。凤凰山事件是真是假,关键就在于此。

既然是以为,其中必然有其最基本的判断,即这个白色物体与探测汽球有相似可比性。那么这个白色物体是怎样的呢?长有50米,到后来孟照国又称其长度是100 米、150米。也就是说,50米仅仅只是一个保守长度。当然,从5里之外看这种物体时,肯定会存在一定的视觉误差,但这种误差率最大不可能超过百分之五 十。为什么呢?其一是在远距离上看物体时,大脑经验会根据距离的远近来修补一些因距离造成的视觉误差,同时物体旁边的树木等参照物同样会修补一些视觉误差。也就是说,当孟照国看到这个白色物体时,信息反馈到他大脑里的,是一个长度至少在25米以上的大型物体。那么他以前搞到的探测汽球落地长度又有多长呢?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没有任何调查者对此进行详细的调查。有关探测汽球形态的信息非常少,不过笔者却在电视上数次看到过中国境内放飞探测汽球的画面。汽球直径不到3米,有一段绳索与一个小型仪器相连,汽球胶皮与玩具汽球类似,本身不具有任何再利用价值。笔者不排除还有体形更大的探测汽球,但有理由相信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因为这是气象站的日常作业。

如果仅从这一最常见的探测汽球角度看,孟照国所见白色物体在长度与这种探测汽球落地长度是根本不具有相似可比 性的,孟照国也根本就不可能去搞毫无实际用处的胶皮,也不太可能为了几米长的尼龙绳而跑到60里地之外。同时,探测汽球在升到一定高度之后,因空气压力减 小而自爆,几乎不存在有完整落地的可能性。笔者还从电视中看到过美国放飞大型的氦汽球的画面,材质为透明胶皮(感觉就象农用薄膜),大概是对高空粒子进行检测。不过这次放飞阵容强大,仅充气就需要十几个人配合。不仅地面有汽车跟踪,而且天上有直升机尾随,因为科学家们需要回收探测汽球所携带的仪器。

什么孟照国称那东西为金属怪物?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孟照国在向山民们讲述这个金属怪物时,山民们一听都知道那东西是外星飞船。正是因为山民们都知道那东西是外星飞船,才会在山民中炸窝,直接导致林场取证队上山取证。那么,这个一听便知的外星飞船,轮到孟照国亲眼一看并且还亲身感受到那东西的吓阻后,孟照国反而只能称其为金属怪物,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就说明孟照国对外星飞船这方面的知识信息一无所知。那么孟照国对外星飞船一无所知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这就说明孟照国是不可能编造出连他自己都并知道的外星飞船的,不可能编造即意味着真实可信。也就说明,孟照国说是金属怪物要比说外星飞船更加令人相信。

那 么,孟照国是否真的对外星飞船一无所知呢?我们不妨从这几方面分析问题。其一是外星飞船知识从上世纪80年代《飞碟探索》杂志创刊之后,不能说是人尽皆知,但也可称得上是家喻户晓。这方面的知识,不仅通过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传播,人们在闲谈杂议时也或有涉及。这即意味着,所有这些媒体和街头巷议,十多年来对孟照国而言恰巧是一个空白。其二,孟照国目击外星飞船之时,正是央视热播探索不明飞行物专题系列片期间,由于其密度关系,就象广告一样,不论人们愿不愿看,理应能够零碎地获得外星飞船知识信息,但孟照国在家中有一台电视机的情况下,恰巧地在为数不多的其它几个频道上观看而错过了接触这方面信息的机会。其三,相信央视专题节目在山民中会小有影响,山民们难免会在日常闲谈杂议时涉及到这一方面话题,孟照国与山民们在一起时,恰巧山民们都在谈论别的话题。当这么多的恰合汇于孟照国身上时,就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孟照国平时很少看电视,很少看书报杂志,很少与人交往,处于一个对信息极度封闭的状态。那么孟照国是否真的处于这么一种状态呢?

孟照国家中有许多种植方面的书,直接证明了他并不处于对信息极度封闭的状态,而且还能够证明他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是绝不可能自我封闭或安于信息极度封闭状态的。从孟照国与外星人讨论的话题来看,他本人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信息,就没有与外星人讨论或谈论的资本。而如果孟照国知识太少,外星人跟他谈话便无异于对牛弹琴,更不可能让这样一个人来转述外星人对地球问题的关注。这不仅直接否定了孟照国处于对信息极度封闭的状态,反而能证明孟照国 广泛地从媒体上涉猎了大量的知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