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14455 2011-07-22
但是在这个时候,一道曙光照耀在Linux桌面的眼前:历时近两年终于正式进入市场的Chromebook,那个搭载了备受争议的Chrome OS系统、身为正在衰落的上网本一族的Chromebook,在亚马逊上居然卖的很不错!
上架一个多月以来,349美元的宏基的AC700在亚马逊的笔记本类别中销量排名第六(曾经冲到第四的位置),500美元的三星Series 5 3G Chromebook也排在前十名的边缘。在MacBook和Windows 7的双重打压下,Chromebook能够交出这份成绩单,让不少观众们大吃一惊。Google甚至表示其增长了32%的季度盈利也包含了Chromebook的功劳。
那些从一开始就不看好Chrome OS的观众们很快就要发问了:这些买家都是些什么人?难道不都是Google员工和谷粉吗?
根据亚马逊的评论,某外媒评论员得出了下面这条结论:
“看看宏基和三星Chromebook下面的评论,你会发现Chromebook的主流买家都是对Chrome OS了如指掌的那些人。这些技术控们很少会抱怨Chromebook的局限性。(最令人怀疑的是),Google并没有在财报中披露Chromebook的销售情况。”
真实情况真是如此吗?
目前,笔者手上也没有相关的数据表明Chromebook的买家是否都是Geek。
不过,全Geek用户群并不能代表Chromebook的弱势。事实上,PC,手机,游戏机,哪一个不是先在Geek圈子里流行的?包括论坛,博客,微博这些社交网络,最初也都是一群Geek一手创建并发扬光大。对于IT界而言,Geek是在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之外特例独行的一群用户。这群用户虽然人数不多,但由于其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传播能力,使他们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企业用户和普通的个人用户。
Geek是目前Chromebook最重要的用户群。
对于Linux桌面发行版而言也是同样。
不要刚需要粉丝
很多人在推荐Linux的时候将其摆在了Windows替代者的位置,这是把Linux当做实用性产品来推销。的确,Linux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Windows的功能,甚至在技术高手的摆弄下,可以完全取代Windows。问题在于,非Geek根本搞不定!要知道Linux的开发者们也大多是Geek,在缺乏商业化运作,仅靠社区参与的情况下,做不出来特别用户友好的交互系统。即使尝试向Windows或Mac的操作感官靠拢,但细节若做不到位,则画虎不成反类犬,普通用户既不买账,还伤了Geek的心。
这就是实用性产品和粉丝向产品的区别:
实用性产品专注易用性,专注稳定性和可靠性,人们往往因为刚性需求而购买,产品使用的四平八稳,很少有特别大的喜好,即使因为审美疲劳而产生抵触心理,只要没有足够分量的替代品,总是会继续使用。
粉丝向产品注重抓住用户的兴奋点,往往有一些招人喜爱的小特性或设计理念,用户因为喜爱或赶时髦而购买,在兴奋点过了或潮流过了之后,就会弃之不用。
Linux根本不适合做Windows的替代者——这个开放的系统应该专注于做一个粉丝向的产品!就像Mac、iPhone或Palm那样。
它的首席粉丝群就是Geek们。
Geek是谁?
Geek泛指对IT技术比较玩得转的人。说的具体点,Geek是那种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技术难题,都能够通过Google、Wiki、IRC、论坛、邮件列表等渠道,加上自己的摸索,最终自己将问题解决的那帮人。说的简单点,Geek就是那种在学校里经常帮人修电脑的同学们。
正所谓:
爱技术,爱折腾;
爱自由,不爱束缚;
崇尚黑客,特立独行;
善用Google,常混迹于社区;
爱新鲜事物,身处IT潮流最前沿。
就行业而言,Geek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如何取悦Geek?
Geek骨子里有点孤芳自赏的意思,所以如果你把他们当做傻瓜来对待(比如像Windows那样),那只会激怒Geek。
正由于Geek特立独行的性质,也使得取悦Geek变成了一件很复杂的事;再加上Geek善于自己动手,所以一旦他们不满意,他们就会自己做一个取悦自己的产品出来。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这样:
Ubuntu也好,Fedora也好,ArchLinux也好,没有任何一个Linux发行版能够取悦所有的Geek。
但是,有两点是Geek的共同兴奋点:
1、有足够的折腾空间和资源
2、要新潮,要前沿
Linux由于源代码开放,原本是适合折腾的平台。但Geek也有高下之分,要做到适合不同层次的Geek都能折腾,这却是一个高难度动作。像是Slackware那样的发行版,即使是Geek也会在第一次试用之后被吓跑一大批;反观现在流行的发行版,Ubuntu、Fedora、Debian、openSUSE在安装和启动的过程还是门槛比较低的,而且要深入的话也都有丰富的文档和维基支持,社区人也多,给不同层次的Geek准备了充足的空间。
新潮就更不用说了。Linux用户最喜欢干的事情之一就是展示那酷酷的界面。笔者以前的一位同学就特别喜欢展示他的openSUSE系统,将装进自制机箱的电脑与宿舍的电视连接起来,给我们炫KDE的立方体桌面旋转的3D效果。Ubuntu、Mint、Fedora也当仁不让,每次更新都采用最新的桌面环境,Ubuntu还专门开发了Unity桌面环境,搞得跟移动设备一样。对普通用户而言,迫使他们改变用户习惯是很痛苦的事情;但对于Geek而言,正是这些改变使他们兴奋。
(后话:当年那位喜爱openSUSE的同学目前已经投奔了Mandriva,而其服务器上则运行Fedora。Geek的追求新鲜感也使他们很难对某个发行版保持长期的忠诚。)
还缺什么?
要是按照上面的说法,那么Linux已经处在Geek的兴奋点上了,而且与Mac的缺乏折腾空间相比,Linux桌面反而应该更受Geek们欢迎才对。但是,为啥Linux桌面没有Mac那么流行呢?
原因如同之前一篇文章所说:应用的缺乏。
应用的缺乏也有直接的原因:赚不了钱。
因为Linux是开源的,遵循GPL协议,所以在Linux下的应用,往往也都是开源免费的。
Geek们对于开源也有两种态度。一方面,开放源代码意味着知识的共享,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另一方面,开源意味着难以收钱,而Geek群体之一的开发者们是需要赚钱的。
身为一个桌面应用开发者,在Windows上可以开发Windows软件卖钱(这在2000年代是软件开发者的主流收入),在Mac上可以开发Mac软件和iOS软件赚钱(因为iOS应用原则上只能在Mac上开发,可以说iOS的火爆也让Mac系统在开发者当中迅速的流行起来)。而在Linux下呢?除了用来管理服务器的那些软件之外,其他的软件基本上都是Windows或Mac软件的跨平台移植或免费替代品,既不能赚钱,又缺乏唯一性。
Ubuntu花了很大的努力建设Ubuntu软件中心,可是收效甚微。用户不太愿意理睬Ubuntu软件中心里面的收费应用。
但是,这是Ubuntu软件中心不成功的唯一原因吗?
用户同样不愿意理睬Android应用市场当中的收费应用,为什么Android能够成功?
关键还是那句话:你的目标用户是谁?
相比操作系统而言,一款应用软件的目标用户定义的更加细致;而软件商店也同样是有目标用户的。
几年前,Mac系统是很多从事多媒体制作者必备的系统,不为别的,就为了上面那套价格高昂的Logic Pro和Final Cut Pro。同理,Windows之所以屹立不倒,其根源在于微软Office。iOS因为应用软件商店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而其应用软件商店的首要面向用户则是开发者,可以说是完善的分成规则、支付系统和审核保护机制成就了iOS;只是由于iOS市场还比较新,目前还看不出来哪个应用可能成为iOS的银弹,但银弹的出现也只是时间问题。至于Android成功的关键,则在于取悦了HTC、三星等合作伙伴以及山寨机厂商。
Linux社区有丰富的底蕴,但是桌面版迟迟无法崛起,也是一直缺乏此类银弹的原因。不过,这并不是说Linux桌面就没有发展的市场了。正是因为相信Linux在个人用户端的潜力,才有了Canonical、雨林木风、Deepin等厂商的努力,才有了前面说的Chromebook的良好表现,以及Android的成功。
结合各方面的一些经验,可以总结Linux桌面继续发展的几点要素:
Linux桌面发行版推广者的几个方向
1、一定要找一个理解Geek的硬件合作伙伴,就像Chromebook那样,好好包装一下自己,让Geek们一看就喜欢!Chromebook不就是外观比较酷,电池续航比较强,屏幕比较大,触摸板比较好,启动速度比较快么。就性能和功能而言,能做到Chrome OS级别的Linux发行版应该不在少数,价格上也在平起平坐的位置。
当然,如果价格能再压低一个档次,只要比iPad低一档就行,那就更有竞争力了。
2、同理,操作感也要酷,而且最好让人一看就知道不是Windows。
3、软件商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App化是当下所有企业都在关注的方向。就软件商店这一点,确保开发者的利益又是最重要的。在Linux上运营软件商店的难点在于,Linux本身有软件源系统(命令行和GUI的都有),这个系统对于Geek获取软件已经是绰绰有余,使得软件商店的定位重合,沦为单纯的软件推荐平台(一开始的Ubuntu软件中心甚至连推荐的功能都没有实现)。而且,APT或是YUM源都是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也难以统计哪些应用比较火,又没有分类策略,增添了制作应用推荐榜单的难度。
所以,Linux桌面上的软件商店一定要脱离软件源机制,自成体系。
在现有的基于Linux的软件商店当中,Android和MeeGo的体系太过独立,不适合大部分Linux桌面,所以最后剩下的就是:
Web App Store!
Linux桌面应用 vs Web应用
在Linux已经发展了近20年而在桌面领域仍然没什么大成绩的2011年,这样的PK,结果已经很明显了。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如果要在Linux平台和Web平台之间选择,在功能可以通过Web实现的前提下,毫无疑问会优先考虑跨平台的Web App。
而且,用HTML 5+CSS+JS写出来的Web应用,有非常大的可能性能够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HTML 5技术如此被看好,以至于前一阵子忽然有传言说Windows 8将会抛弃.NET API而完全投奔HTML 5+JS技术(当然,这个说法后来被微软澄清是个谣言,相关报道参见《Windows 8为什么会是开发人员的2012》《Windows 8与开发者梦境的轮回》《外媒点评微软Windows战略:XAML与HTML 5》三篇文章)。
而且更令人兴奋的是,基于HTML 5+JS的Web应用也不一定非要在浏览器中运行了:借助PhoneGap等开发框架,已经可以轻松的开发出表面上看是iOS/Android本地应用、但里子完全是HTML 5+JS/Java的“混合应用”——这样的概念当然也可以被应用到Linux桌面上。应该说,Linux平台是此类混合应用的最佳使用场所,因为HTML 5说到底不是为了触屏设计的,PC或笔记本上操作肯定更加顺手。
事实上,Gnome上已经有了WebKit/GTK+,而Qt也已经有了相应的实现:Qt WebKit。其实这两个东西出现的很早,比如Qt WebKit在2008年就有了,Linux平台上的Google Earth就是用Qt WebKit制作的,这个技术在国外很受关注,但国内的资源还比较少。这个技术理论上就是在应用中集成一个浏览器引擎(WebKit),从而支持HTML应用的运行。传统上这个技术主要被用作开发浏览器,不过随着HTML 5技术越来越成熟,用此类框架开发跨平台的Web+Native混合应用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那么,谁能够承担搭建这个应用软件商店的重任,给开发者赚钱呢?Google?诺基亚?还是社区的基金会?
对于面向Geek的Linux应用软件商店而言,其实存在更多的可能性。前一阵子宣传的沸沸扬扬的BitCoin,不就正好适合这些喜欢尝鲜的Geek们吗?
你对于Linux桌面和Linux桌面应用的未来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