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shangji 2016-09-06
在追求效率和产出的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敏捷”已不再陌生。
在数字化大时代下传统企业面临着种种挑战:效率永远跟不上市场业务需求,质量总是修修补补过日子,协同在部门墙面前无从谈起。很多企业结识了“敏捷”,开始尝试用敏捷组织转型来应对这些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变化、社会的变化,企业能够有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而不是仅仅在一个成熟的产品上不断的优化,一个新的浪潮过来就被颠覆掉了,使企业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尤其是面对急需转型的传统企业,如何去适应整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向数字化转型成为了一大难题。
▲图:ThoughtWorks中国区咨询总监肖然(左)和ThoughtWorks咨询师姚安峰(右)
敏捷和精益的关系
敏捷和精益的起源不太一样,敏捷的提出更多是通过复杂的软件开发中,要求人们从管理、技术去适应需求的变化。而精益思想更多的是通过传统行业的一套非常成功的方法或理念,让互联网行业认可并借鉴到软件领域,持续优化和改进,改变整个企业文化。比如看板,丰田生产方式中用来支持非集中“拉动式”生产控制而使用的卡片。作为精益生产的工具,它现在已经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制造企业之中。
ThoughtWorks咨询师姚安峰认为,敏捷和精益的很多东西是重叠的。敏捷是适应变化,如果我们不适应变化可能整个开发过程会浪费大量的团队精力以及测试精力,做出没有价值的产品或软件。精益也是消除浪费,通过企业流程的优化或工程技术能力、自动化的提升,从而消除整个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浪费。所以说,敏捷和精益都非常关注客户价值。敏捷是跨职能团队,关注客户价值。精益是需要企业真正去找到客户的价值所在。当然,在实践层面有非常多的重叠,敏捷和精益很难从方法层面把他们完全区分开。
从敏捷到精益,通过多年的发展,人们对敏捷的认知有点固化和定型。但是,敏捷作为怎么快速响应客户的一种理念,并不等于短迭代,也不等于XP、Scrum。
姚安峰补充说,精益从制造行业提出来之后,Poppendieck写了一本《精益软件开发》,美国人Eric Ries通过总结出精益创业的里面,通过管理开发、管理投资,最低成本试验,它所提出的价值驱动慢慢超出了原来传统对敏捷的理解,不再仅仅是开发团队做TDD(测试驱动开发),而是把大家的关注点拉到了更广的范围,最终关注产品交付给用户最终的价值,从市场、业务、开发、运营端到端价值流的优化。
数字化为传统企业带来的挑战
在这个数字化的过程中最能体现出的一个信号是—数字化时代不确定性太强。这种不确定性对于传统的IT部门,一旦提升到数字化部门后,更要求它具有探索能力。这也是在未来的3-5年时间里,传统行业都必须要利用敏捷和精益的思想来做的一件事情,否则根本无法响应数字化时代所带来的价值。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有哪些传统企业会面临挑战呢?ThoughtWorks中国区咨询总监肖然认为,在通讯领域里面,一个产品通过千万行代码的构建,复杂度造成了它们现有的规模。最终还是需要敏捷来管理简化系统。对于金融行业,它的系统更是非常复杂,上一代的主机、小型机都复杂无比,系统有着上千万行代码,且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开发圈子。
所以,无论是按照现在的工程思想,以及存在的IT人员与业务配合的问题,业务已经把IT人员当成了自己的渠道商,特别是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冲突达到了不可调和的阶段。
如何实现精益企业 快速抢占市场
想成为精益企业,需要企业内部有一个数字创新平台,通过业务的动态去探索、实验。也就是频繁、快速的交付,完成数据分析并做好反馈、不断调整方向,以从中寻找最有可能适合企业的创新方向。
姚安峰认为,要让企业内部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创新氛围,从技术平台角度还需要一些公共能力来实现试错,实验,快速反馈。
第一,持续交付能力
对于开发团队来说,任何时候一个想法变成了代码之后,可以让代码库里面的代码随时处于能发布的状态。这需要产品实验的团队有持续交付的能力,具备一行代码、一个单一特性、一个功能可随时推上线的能力,以准确观察每次交付给用户、业务带来的数据变化,从而判断它的价值所在。这对于大多传统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第二,数据分析的能力
很多时候大家都在谈大数据分析给客户带来价值,但是在精益产品开发里面,企业内部,各个业务产品团队也可以借此直接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数据分析,以了解用户行为,业务指标的变化等。但是并不是简单的把数据拿出来,更多的是需要大量的分析结果,这并不是每个团队能够自己搭建的,当然这也可以做为一个服务,直接调用,来提供大数据分析能力,从而支撑业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