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凯:今年要摧枯拉朽冲击市场 商业模式拭目以待

创投方法论 2018-01-25

余凯:今年要摧枯拉朽冲击市场 商业模式拭目以待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AI百人

余凯:今年要摧枯拉朽冲击市场 商业模式拭目以待

“软硬结合”是余凯做产品的信仰,而他自身也表现出某种两面性。

看履历他无疑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技术人才:“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20年深度学研究经验、中国首个深度学习实验室的创办人……

这样的学术大师很可能是气质低调、言辞谨慎的,余凯却在接受《AI百人》采访时表示出某种少年人的锐气、充盈外露的信念感,说及产品时言语间毫不客气。

说创业选择,他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反正我也不是为了钱去创业,所以我就是不喜欢就不做”。

说地平线算法的人脸识别技术:“我从来不跟别人说人脸识别,实际上我们花两三个月推出来的人脸识别,就绝对已经是业界最好。”不说是因为地平线不在人脸识别层面竞争,“这是完全不同的维度”。

说芯片产品:“世界上还没有一款处理器能够达到这样一个水准。跟美国同类千亿美金以上的公司比,他们最好的嵌入式视觉处理器功耗是我们的十倍,但性能差十倍,价格成本也是我们的十倍以上。按照每瓦每一美金能处理的信息量算,跟国际上最好的AI处理器比,我们的效率是一千倍不止。”

余凯说的芯片是去年12月,地平线正式发布的嵌入式AI芯片“旭日(sunrise)”和“征程(journey)”。

两款芯片的名字都跟公司名字“地平线”有关,余凯想要有史诗感的名字,能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痕迹。“用‘豆豆’或者小动物给项目命名——It’s not my style”,最后选了“地平线”,希望能有使命感。

“地平线上旭日初升On the horizon we see the sunrise,然后踏上征程。”

旭日和征程这两款基于高斯架构的嵌入式AI识别处理器,前者主要是应用于智能安防摄像头,后者应用于车载的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它们是我国第一次能大规模量产的AI处理器,毫无疑问的“中国芯”代表作。

说起中国芯,去年,华为推出了AI芯片麒麟970应用在手机产品,跟地平线的芯片应用场景不同,余凯说他还是看好这款芯片,但会觉得:“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属性让我觉得不够兴奋,我还是希望那种在地平线上的大气感。”

余凯:今年要摧枯拉朽冲击市场 商业模式拭目以待

2015年7月,余凯离开百度创立地平线机器人科技,这是第一家中国AI芯片公司。

从巨头高管变成创业者,提及对创业态度的理解,他用了在美国买房时房产经纪人的话:“你买这房子不要看它最后是否升值,否则卖房子时你才享受到它的乐趣,买这个房子是因为你本身就喜欢,住进来的每一天都是享受。”

地平线起步时曾被质疑未触及用户痛点,当时环境来看CPU、GPU就够用了,余凯这么分析生存问题:

“创业要看核心团队有没有使命感,如果一件事情符合未来的大方向,比如十年之后自动驾驶汽车会就会普及,那一定需要一个自动驾驶的芯片。2015年开始做,就算有不确定性,只要能够坚持就一定能够走出来。”

AI处理器是产业上绕不开的环节,地平线必须做,且选择了软件硬件的深度整合,即走软硬结合的路。

软硬结合的核心在于对应用场景的精确理解,了解在某个场景里需要什么样的软件系统,针对其开发最适合它的硬件架构。

余凯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在各个场景下面的落地都要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才能让效率更高、体验足够流畅、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达到一个极致。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其它软硬结合企业,英特尔、英伟达、Mobileye的技术路线不一样,商业模式也不断在变。

因为创始团队都出自互联网巨头,地平线多少带有互联网基因,并不满足于仅仅是造一个芯片然后卖出去,而是希望能够直达场景,形成数据闭环自我迭代。

“所以在商业模式方面我们一定会创新,现在不讲但是后面大家会看到。”余凯直言。

余凯:今年要摧枯拉朽冲击市场 商业模式拭目以待

地平线一直坚持做校招,团队去高校培养的年轻人被评价为能吃苦、踏实肯干,地平线目前有约300人,大多是年轻工程师。

“中国的应用型人才储备还是不错的,但领军型人才还是比较少,就是对未来有洞见,能够相信一件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不受外界风声干扰的人比较少,当然这也需要不断去历练。”

余凯看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年轻人更加急功近利,比较焦虑。

“在软件和硬件上做一个能PK英伟达的处理器,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能不能够忍受这样的寂寞,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少,特别是年轻人。”

地平线的公司使命是打造无处不在的智能大脑,让每个人的生活更加安全、便捷、美好。

百度出来的不少高管在AI方向创业,《AI百人》也有所接触,尤其是自动驾驶领域,然而专注业务却各有所异。地平线的定位是底层赋能,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服务。

自动驾驶从本质上来讲不是技术,更多是一种服务。余凯预测,到2028年,自动驾驶已经成为现实,不同汽车会搭载不同程度的自动驾驶功能,就算不会开车的老年人跟小朋友也能享受出行的便利。

“希望那时候,中国的每辆自动驾驶汽车上用的都是地平线的处理器。”

创业两年终于推出两款芯片,之后两年还会是这样的节奏吗?

余凯透露,势能已经积累到一个高度,今年会摧枯拉朽地扫荡目标用户场景,以非常大的速度和很宽的广度去冲击市场。

他对《AI百人》说:“今年年底来采访的话,希望领略一下我这句话。”

余凯:今年要摧枯拉朽冲击市场 商业模式拭目以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