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可转债遭“弃购” 一二级市场遇冰火二重天

扑克投资家 2017-12-20

宁波银行可转债遭“弃购” 一二级市场遇冰火二重天

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1家上市银行公布发行或者拟发行可转债的相关公告,计划募资共计2195亿元。而在过去的10年中,仅有民生银行等3家发行了可转债,发行规模仅为850亿元,可见一年的量超过了前十年的规模。

可转债快速降温,宁波银行(002142.SZ)近日公告称,本次最终确定的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的“宁行转债”发行数量为2089.2万张,即20.89亿元,占本次发行总量的20.89%,网上中签率为0.05%。

这相比此前,中签率出现明显的提升。原股东共优先配售宁行转债7910.8万张,共计79.11亿元,占本次发行总量的79.11%。其中,网上申购的20.89亿元宁行转债中,有面值1.49亿元转债中签者放弃缴款,占比超过7%,一签1000元,1.49亿元的弃购相当于约15万户投资者放弃缴款。

此次遭弃购的面值1.49亿元转债,由承销商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包销。

投资者观望情绪升温

这也是今年上市银行发行的第二单可转债。此前3月份,光大银行(601818.SH)发行了规模为300亿元的“光大转债”。

据了解,宁波银行此次可转债发行计划始于去年年初,历时近两年终于落地。

宁波银行为了本次可转债也是铆足了劲,在配售前一天进行了网上路演。宁波银行董事、副行长罗维开在路演中表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该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1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6%。本次可转债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支持该行未来业务发展,并在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宁波银行股东雅戈尔(600177.SH)也非常给力,发布公告表示,基于对宁波银行投资价值的分析和未来前景的预测,公司将行使优先配售权,拟以自有资金13.17亿元全额认购宁波银行发行的6年期可转债。

对于宁波银行本次发行可转债,国信证券表示,宁波银行是A股银行股中估值最贵的银行之一,支持其高估值的原因包括:中小银行的高成长性,近5年的营收同比维持在20%以上,归属净利同比维持在15%以上,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准;资产质量高,不良率行业第二低,拨备覆盖率行业第二高;混合所有制结构,市场化程度高;高管持股比例高,解决经营短期化问题。预计宁行转债上市初期价格应该在101-104元区间。

不过对于券商给出的说法,一位资深投资者谭先生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可转债上市由于没有锁定期限制,此前不少大股东在上市之后,立刻将手上的转债份额进行抛售,进行套现,造成二级市场上可转债价格大幅波动,破发成为常态,部分转债甚至首日即出现破发。因此近半个月我一直都没有参与可转债的申购。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宁行转债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市场除了价值还有情绪,暂时观望为好。”

银行发债“补血”需求迫切

虽然可转债二级市场遇冷,但是一级市场依旧热火朝天。

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1家上市银行公布发行或者拟发行可转债的相关公告,计划募资共计2195亿元。而在过去的10年中,仅有民生银行等3家发行了可转债,发行规模仅为850亿元,可见一年的量超过了前十年的规模。

不论从银行的数量,还是发行规模来看,今年上市银行发行可转债的密集度空前。从发行规模来看,股份制银行拟募资规模高居前列,成为可转债发行主力。具体来看,浦发银行(600000.SH)和民生银行(600010.SH)拟募资规模均分别达到了500亿元;中信银行(601998.SH)紧随其后为400亿;光大银行则在今年3月份通过可转债成功募集到300亿资金;平安银行(000001.SZ)为260亿;宁波银行100亿。

银行可转债发行井喷的背后是急需“补血”的动力。根据银监会资本新规过渡期安排,到2018年底,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9.5%和8.5%,其他银行在这个基础上分别少一个百分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9%以下,有进一步充实的需要。

8月末,张家港行(002839.SZ)表示,拟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未来业务发展,在可转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公司的核心一级资本,进一步增强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夯实各项业务发展的资本基础,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保障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8月初,吴江银行(603323.SH)公告称,拟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不超过25亿元,将用于支持未来业务发展,在可转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整体来看,银行今年的资金补充压力较大,银行业今年的方向是脱虚入实。但是银行的贷款业务资本扣减水平较高,资本消耗速度过快,导致其有较大资金补充压力。此外对于定增,监管开始“收口”,可转债则成了较理想的替补方案。